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手神品 不同凡响——李白七言绝句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一生纵情山水,但并不甘心隐沦终老,奈何“当路无人”始终与官场无缘,年仅52岁故去。他生前与李白交谊甚笃,两人互相酬唱,时有佳篇,此诗便是其一。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广陵是扬州的别称。那个“之”是个动词,是到、去的意思。

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就是诗歌中的孟浩然,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以故人相称,可见李白与孟浩然的交情深厚。李白在一首赠孟浩然的诗中称赞他“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原来孟浩然也是一位弃绝官场,隐居山林的人物。这和李白一拍即合。因此,这个故友是心交而不是形交。哪个“西”字是点出两人所在之地的方位,因为武昌在扬州的西面,孟浩然从这里乘船去扬州,故用“西辞”。

首句写出作者与孟浩然的关系及送别地点。语出平平,看不出什么特别的高明之处。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如果说首句平平,是寻常笔墨,那么,第二句便得刮目相看,因为其蕴涵十分丰富。三月,点时间,是阳春三月。“烟花”两字,一写江面,一写岸上。阳春三月,江面,烟波浩渺;岸上,繁花盛开。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下”是顺流东下的意思,它既照应了首句的“西辞”二字,又写出了扬州的方位,还有顺流直下,一路畅行的意思,可谓一箭三雕,于不经意间,看出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力。人们往往以为李白写诗是意到笔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李白虽然不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样的苦行诗人,但并非像杜甫说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绝句和律诗一样,就其章法而言,也要讲起、承、转、合。这第三句是个转句,要转出新意来。唐人以送人为题的诗篇甚多,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是写送别的名篇,作者都是大家。这两首诗前两句都是写景,第三句或劝慰,或忠告,用以转出新意,但其立足点都在送行人的身上。而李白的这首诗却是另辟蹊径,而且有悖常“理”,出人意料。他不怕犯诗家大忌,第三句顺承第二句,去写孟浩然所乘舟船。那条悬挂着风帆的船只,从黄鹤楼下驶出,渐行渐远,只能看得见孤帆一片。那孤帆再行再远,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之上只能看得见一个影影绰绰的影子,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之下。那个“尽”是消失的意思,充满了动感。很明显这帆船是孟浩然乘坐,但其景象却并非他在舟中所见,也不是在他附近的过往船只所见。那么,它是那一个人眼里的景象呢?

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上句的“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来看,这是站在高处远眺江面所见到的景象。第四句“唯见”两字前面省去了行为动作的主人,这人便是李白。原来,孟浩然乘坐船只从黄鹤楼离开后,李白并没有打道回府,而是久久的伫立在黄鹤楼头,眼睛一直盯着那条远去的帆船。由帆船而孤帆,由孤帆而远影,直到那模模糊糊的帆影消失在蓝天尽头……。但他还没有离开,看着那仿佛是在天边流淌的浩浩荡荡的长江,千种思绪,万般语言,一起涌上心头,就像那长江天际流水,滔滔不绝,就像这黄鹤楼下万顷碧波浩瀚无际……

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到“唯见长江天际流”,全是李白在送走孟浩然的行舟之后,久久伫立在黄鹤楼头所见。其中无一字是李白,但处处是李白。人在情中,情在景中,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李白对孟浩然这位故人浓浓的友情。

古今往来,描摹送别之景,抒写送别之情的文学作品何止万千?但能够如此者仅太白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离别叫神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日一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
草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诗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