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家山墓葬
楚天快报2013年7月10日 本报讯(记者朱道全 见习记者黄赛)昨日,叶家山墓地艳阳高照。因降雨暂停挖掘的工地恢复施工。记者了解得知,叶家山墓地M111号曾侯大墓再呈惊人发现:发掘出5件方鼎、9件圆鼎和12件簋,后续挖掘有可能出土更多。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称,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和簋,对研究周朝礼制提供了最新研究资料。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墓中清理泥土,发掘出的器物都用黑色塑料布盖着。考古人员介绍,发掘出的鼎和簋均分布在M111号曾侯大墓二层台北面,鼎与鼎分布一起,簋与簋紧挨摆设,最大的圆鼎直径有50到60厘米。研究者通常认为,按照周礼,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其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为何叶家山墓地M111号墓主曾侯使用的鼎和簋的数量如此之多?对此,黄凤春认为,通常所说周礼中的周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等,属于周朝中期礼制最终形成以后的规制。而叶家山墓地M111号墓主的鼎和簋的数量大大超过目前认为的周朝礼制,说明叶家山墓地主人使用鼎和簋的时代更早,可能是周朝礼制的草创阶段,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规制,目前M111号大墓发现的这批鼎和簋对研究周朝礼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黄凤春称,随着发掘的进一步深入,近两天M111和M28两个大墓的整个棺椁将会显露。历经几千年,棺木估计已经腐朽成泥,但通过埋在下面的尸骨可以确定墓主人的性别和年龄,墓主人身份也可得到确定。
编辑词条
叶家山古墓葬群为西周早期墓葬,距今3100多年。叶家山墓地长150米、宽100米,保存非常完整。而且葬规规格高,多属于西周高级贵族墓,随葬品非常丰富, 是湖北省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墓葬。
目录
简介
考古发现
学术价值
编辑本段简介
叶家山墓葬是西周早期曾国的一片墓地,位于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8组。其年代比世界闻名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墓主人曾侯谏,是曾侯乙的祖辈。古墓葬群从2011年2月开始发掘,到2011年10月底,共发现墓葬65座和1座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发掘完毕。发掘的65座墓葬皆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葬最深达9.7米。
编辑本段考古发现
叶家山古墓葬群文物以青铜器为主,还有大量的陶器、漆木器、玉石、原始青瓷等各类文物700多件,其中青铜器多达325件,器形有鼎、爵、觥等。绝大多数青铜器上有“曾侯”和“曾侯谏”等铭文,总字量达400字。这是自曾侯乙墓发掘后,又一个和曾国或曾侯相关的考古发现,对研究西周早期的曾国历史将是重大突破。
编辑本段学术价值
首先,叶家山墓地是近40余年来湖北省首次发现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规格和规模在江汉地区乃至长江流域都是首屈一指。所见墓葬保存之好,出土文物之丰,时代特征之明确都为迄今湖北考古发现之仅有;
其次,叶家山古墓葬发掘所获的大量西周陶器、铜器和原始瓷器等,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组合和共存关系明确,是研究湖北汉水流域西周文化的重要标准性器物群,丰富了西周年代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库;
第三,对西周的曾国研究将是一个重大突破。自曾侯乙墓发现以来,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本次发掘的65号墓是所见大墓之一,从铜器铭文与伴出的铜钺、铜面具等重器可以推定墓主极有可能是曾侯谏,说明曾国早在西周早期就在汉东地区称侯;
第四,大量成熟、品类齐全的原始瓷器屡现于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将有助于解开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
第五,叶家山古墓葬发现的青铜器大多有铭文,已知铭文总字量达400余字,铭文内容除常见的一些西周早期的族氏文字和方国名外,也见有大量过去所未见之人名,对排定墓地世系及与其他方国的关系具有重大价值;
第六,为汉东方国的研究提供了最新材料。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器群的面世,说明西周早期,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的曾国似应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姬姓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家山M111墓是发现的西周早期最大的古墓
曾侯乙家族史前溯500年
湖北叶家山古墓群发掘始末
赫赫曾国|随州市博物馆藏西周青铜器
“曾国之谜”新解
全国首件西周彩绘铜壶出土 叶家山古墓显神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