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项长达10年的成长型思维实验,揭开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儿真相

有关天才的报道到处都是,比如最近的一条新闻——在门萨智商测试中,11岁女孩智商高达162,超过爱因斯坦和霍金。

先不说门萨智商测试是不是靠谱,有天赋的孩子一定会更优秀吗?

经常见到有妈妈说,有天赋(智商高)就是不一样,我们普通孩子再努力也比不上。实际上,正是这种“努力也没意义”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穆罕默德·阿里,在成为美国传奇拳王之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拳击手。在身体素质水平等级测试中,阿里的拳头、臂长、胸围及体重等身体素质,远远达不到测试标准。就连他的拳击姿势也不对,有人这么形容阿里:

就像一个站在铁轨中间的人想要躲开从正面开来的火车,不是向铁轨两旁躲,而是往反方向跑。

而当时他的对手,索尼·利斯顿,符合拳击手的一切条件——身高、力量以及经验,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拳击手。

在那场因为有些荒诞而只坐满了半场人的比赛中,业余拳击手阿里,打败了天才拳击手利斯顿,成为美国新一代传奇拳王。

在采访中,阿里揭开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我几乎读了所有关于他的采访。我和所有他接触过、说过话的人聊天。我躺在床上,将这些信息联系在一起仔细分析,尝试弄清他的思维是如何运作的。”

他不相信人天生就是拳王,而努力练习、观察对方的思维方式,才是成为拳王的必杀技。这样一来,在比赛时,阿里就能提前预知利斯顿的招数,进而给他致命一击。

业余拳击手阿里和天才拳击手的对决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并不是天赋,而是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安琪拉·达克沃斯,提出了从天分到成就间的两道公式:

天分x 努力 = 技能

技能 x 努力 = 成就

并从中提炼出人生关键词:努力。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努力,正是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分界线。努力的孩子,会正面迎接挑战,养成成长型思维;不努力的孩子,则会回避挑战,养成固定型思维。

为了进一步阐释努力在两种思维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德韦克在孩子们间做了一个小测试。她问两组学生,假如你们考试只拿到了57分,你们会怎么想?

一组学生说:我还不够努力,也许我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组学生说:我想我不够聪明,或者我不擅长这个主题。

德韦克接着问:那你们会怎么做呢?

一组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我会在这门课上更努力,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一组学生说:我会尽量避开这个课题(学习的动力消失了)。

前者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接近目标;后者认为,智商决定一切,努力也没有意义。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

为了进一步研究,思维模式的不同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德韦克和她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学龄前儿童,做了长期的研究,得到了一项震惊学术界的结果。

在揭开实验结果之前,先来看看德韦克的实验过程。这场持续十年、覆盖成千上万孩子的研究,分为4个测试环节:

  • 第一轮实验

德韦克把孩子随机分为两组,给他们准备了10个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游戏。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把分数告诉孩子,并且会附加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A组孩子得到的评语是:哇,你拼对了8个拼图,你一定很聪明。

B组孩子得到的评语是:哇,你拼对了8个拼图,你一定非常努力地尝试过,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在实验开始前,德韦克就意识到,孩子对鼓励或表扬是非常敏感的,直觉告诉她,只要一句话就能看到效果。第一轮实验就证明了德韦克的直觉是正确的:

只是简单一句不同的夸奖方式(一组表扬智商、一组鼓励努力),基本已经影响了后面三轮测试的不同结果。

  • 第二轮实验

德韦克准备了10个同样简单的智力拼图游戏,和10个复杂一点的拼图游戏,让两组孩子自由选择拼图难度,并完成拼图。

在上一轮中,被称赞智力的A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拼图;

被称赞努力的B组孩子,90%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德韦克在实验结论中总结:

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因此,即便是4岁的孩子,也会避免出丑的风险,选择更简单的拼图。

  • 第三轮实验

德韦克故意提高测试等级,把智力拼图的难度提升到了初中生的水平。可想而知,两组孩子都失败了。

当被问起失败的原因时,

A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B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有趣的是,在测试的过程中,A组孩子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很沮丧。而B组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 第四轮实验

在最后这次测试中,德韦克又把测试换成了最开始那种简单的拼图,但是这一次,结果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A组孩子的分数,和第一次相比,退步了大概20%,

B组孩子的分数,和第一次相比,提高了30%左右。



在纽约市中心的20所学校中,在成千上万的学龄前儿童中,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多次重复了这个实验,结果都是惊人的相似——

无论有怎样的家庭,只要是被夸奖智力的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聪明,他们大多不愿再接受挑战,不愿学习新知识。

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孩,在失败后遭遇的打击更大,即便是4岁的小孩子,也会因为不正确的表扬,变得输不起;

而被鼓励努力的孩子,大多更愿意接受新挑战,学习新知识。

德韦克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发现了更惊人的事实:被称赞智力的孩子,为了取得好成绩,甚至会在测试中选择作弊和撒谎。

在实验的最后环节,当研究人员要求参与测试的孩子,匿名写下自己被测试的经历和得到的分数时,被称赞智力的孩子中,有40%的孩子选择撒谎,谎称自己获得了很高的分数,而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中,则基本没有发现这种行为。

这项研究,被称为成长型思维实验。

从纽约市中心到爱荷华州的许多学校和幼儿园,多次重复了这项试验后,德韦克发现,大概有40%的孩子是固定型思维,40%是成长型思维,还有20%的孩子,思维方式介于两者之间。

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德韦克又在一项针对100名7年级学生的实验中,研究了不同思维模式和成绩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德韦克把孩子分为两组,A组孩子接受八项常规教育,B组孩子除了接受六项常规教育外,还要接受两项成长型思维的课程及应用。

另外,德韦克还告诉B组孩子,“你的智力还可以增长。有研究表明,大脑可以像肌肉一样得到发育。因此,你锻炼大脑的次数越多,你的大脑越强,就变得越聪明。”

实验结果再一次惊动了美国学术界——

当B组孩子相信自己的智力是可以继续增长时,他们开始对学习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开始频繁参加研讨会,数学成绩也显著提升。

而没有接受成长型思维教育的A组孩子,他们的成绩持续下降,也没有将学习到的技巧付诸实践的动力。


在《请相信,你可以进步》的TED演讲中,德韦克展示了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后,孩子们的明显改变:

来自纽约哈莱姆幼儿园的学生,国家水平测试成绩飞跃到前百分之五;

来自落后的南布朗克斯区的四年级学生,其标准数学测试成绩攀升到纽约州所有四年级学生的第一名;

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某印第安人居留地一所学校里的学生,成绩从全区垫底到名列前茅,那个区有包括西雅图市在内的富饶地区,也就是说,印第安孩子战胜了【微软】孩子……

德韦克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关键是看,你是夸孩子聪明,还是夸孩子努力。

经常夸孩子聪明,会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为了让自己一直保持聪明,有些孩子会避免挑战,不愿接受新知识,甚至会在测试中作弊。他们更愿意站在神坛之巅并让自己看上去完美无缺。

现在,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天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努力才能让人更接近成功。

而来自父母的正确表扬,哪怕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也能鼓励孩子不断努力。

所以,我们不需要夸奖孩子:非常好!你真棒!你真是太聪明了!

而是真诚描述我们看见到的:我看见你自己穿上了T恤衫,套上了裤子,袜子也穿了同一双,还穿好了鞋。你做了这么多事!

通过这种描述性的赞赏,孩子会看到和认可自己的能力,也会慢慢成为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更愿意努力的人。

这才是人人都应该知道的育儿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别再用这句话坑孩子了!
斯坦福心理学家: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鼓励带来的“掌控感”才是关键!
最好的鼓励,是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斯坦福实验:“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有多大?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巨大!
你的心理学家又上线了!又是值得努力的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