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儿子无痛英语启蒙,效果不输牛娃太多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无痛”英语启蒙经验帖,来自网友念念。

在过去三年里,她一直非常坚定的陪儿子走在一条“兴趣为先”的启蒙路上。母子俩配合默契,老母亲负责投娃所好,儿子负责吸取养分。最重要的是,整个启蒙过程看起来好像是她儿子的独角戏,仔细观察却能发现她的用心和陪伴无处不在。

就在今年4月,她6岁的儿子雨果子做了 STAR 测试(美国学生经常使用的阅读水平测试),取得了GE 2.8的成绩(相当于美国小学生2年级第8个月的阅读水平)。

念念回顾了这3年的启蒙过程,总结了五点陪娃心得,可操作性都比较强。每个家庭、每个娃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就算不能照搬,也可以部分借鉴。感谢念念。

最近越来越多的娃爹娃妈开始分享自家娃的阅读成果,亮出各种版本的自定义书单。我发现现在的娃普遍阅读量好大,一年几百本都是有的。

这让我开始回忆雨果子的英文进阶路,今年6岁的他,9月份就要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啦!从 STAR 测试(美国孩子常用的阅读水平测试)结果来看,他目前的英文阅读水平和美国三年级小学生差不多(孩子的英文水平我都尽可能地用国际标准去衡量和定义)。

图为5岁半时雨果儿的STAR测试结果

不得不说,我们英语启蒙其实不“鸡血”,很“无痛”。分级 - 绘本 - 桥梁 - 初章,一路读下来,我们没有靠超大量读物的堆积、也没有强迫雨果子听读、更没有让他刷题。

3-5岁这段时间,雨果子读书从来只看心情,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尽管如此,雨果子还是在3岁半进入自主阅读阶段(独立读简单英文书)、5岁开始读桥梁书(文图结合的儿童读物,帮助儿童过渡到纯文字阅读)、6岁开始读初章书(较为简单的纯文字英文书,能读初章书就代表着和母语国家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近了),似乎不输牛娃太多。

明明“玩着”启蒙就能一步步进阶,何必鼓励鸡娃… 在我看来,“鸡娃”从来不是一个好词,被迫努力学习和内驱力(兴趣)推动学习,哪个更有效,不是一目了然么?

我在娃英语启蒙的时候,把娃的兴趣放到了第一位,这直接决定了我陪伴的方式。以下,简单说一下我是如何配合小朋友完成英语启蒙大业的…

第1个心得:

打造“投娃所好”的家庭英语环境,

留住娃对英语的好奇心

雨果子3岁时,闺蜜邀我带孩子去体验他们创办的美式夏令营。我便只身一人带着雨果子飞去了上海,这时娃才开始正式接触英文。

夏令营只有半个月,我没指望一个3岁的娃能学到什么,但雨果子由此产生了对英文的强烈“好奇心”。

夏令营结束后,为了保住娃学英文的热度,我接连数月投其所好地给娃放英文儿歌(以儿歌视频为主)这是雨果子自己的选择,为此,他把动画片都戒了。

此后,小朋友的英文就像开了挂一样,连梦话都蹦英文单词… 我也就此体会到:“投娃所好”的启蒙方式,也许才是孩子兴趣持久的最佳保障!

没过多久,随着娃单词储备的越来越多。他不再只听儿歌了,开始跟唱每首他听过的儿歌。

平时我给他循环播放的儿歌视频有150首,因为我们还会经常选看不同版本的儿歌视频,额外还会多出大概50首左右。在这200首儿歌视频里,小朋友看着英文字幕妥妥能跟唱的至少有一半

我首推视频类儿歌,即儿歌视频。视频的优势在于,TA是以动画的形式去呈现儿歌内容,能很好的帮助小朋友理解歌词大意,小朋友最终可以“理解“。另外,其实最让我惊喜的是,这种卡拉OK式的同步字幕,与画面结合在一起,让雨果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认读的能力。这也是他3岁半时就可以开始自主阅读的“大功臣”!这里推荐 Super Simple Songs 的音/视频给大家…

Super Simple Songs 是著名的英语启蒙儿歌合集,适合0-6岁孩子,是专门为初学英文、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制作的。歌曲简单易懂,重复性高,好记好唱。整个系列有上百首儿歌,涉及很多生活常见的话题,覆盖了几千个常用单词。

当然,平日里除了儿歌,我也把书、桌游、动画片等等,甚至是iPad这些他常接触的东西,都统统换成了英文版,小朋友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无意识地“吸收”英语…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雨果子用过的书… 比如,这种连线书,对于低幼的小朋友而言,画出有型的内容还比较困难时,可以通过这种数字顺序连线的方式去勾勒、填补一幅画面,完成后,家长可以看图说话给小朋友讲个故事。

《小猪佩奇》这部谁看谁爱的、神一样的动画片,也开发了很多周边游戏书。各种题型都有,可以锻炼小朋友的思维。

小气球出版社(Ursborne 出版社的昵称,源于他们独有的小气球图标。)也出版了很多有趣的思维游戏书,我一般在孩子同意的时候,就拿出来陪他玩一玩、画一画、练一练,消磨了时光,同时还培养了英文思维。

为了激发他的阅读兴趣,我还用了一些有趣的 “Reading Log” 鼓励娃完成阅读打卡

第2个心得:

不精通英语,没法跟娃英文对话,

就给娃报个培训班吧

3-5岁的小朋友是完全可以用母语学习法(像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一样,从小浸润在充满英语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地接触和学习)英语启蒙的,从娃的兴趣点切入,平日里做好日常英语输入,是无痛英语启蒙的关键。除了之前提到的,用儿歌、动画片资源打造英语环境外,日常生活中和娃的英文对话也很重要。

如果不精通英语,没法在日常生活中跟娃英文对话,报培训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雨果子也是培训班大军中的一员)。这里建议学龄前的孩子报线下培训班,学龄后考虑时间成本可以转成线上。

雨果子和他的外教

好玩,玩好,对于培养低幼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其实很重要。我带雨果子上培训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受。通常每到周末,雨果子上午上课,午饭后他还会执意返回学校,像跟屁虫一样纠缠着Emma(他最爱的外教)。老师们见到总说:你可是我们这的VVIP啦!

Emma 课后带雨果子玩…

当然,家长还应该跟进孩子课后的学习,和老师配合引导娃学习… 不过对雨果子来说,平日所学的内容,全靠他在课上自行消化,似乎不需要我们监管,期间我试图问过他几次课上的新知识,人家就回了一句:我都会!老母亲只好继续提供“英文养料”,书、动画片等等…

上了一年培训班,3次测试成绩,雨果子都是A…

就这样,三岁的雨果子从只会abc到自主阅读简单绘本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3岁半的雨果子读绘本…

雨果子在一年多时间里,线下培训班跳了两次级别。他之前有一定的阅读量,基础启蒙课程对他而言节奏过慢,也就不适合了。所以,即使是报培训班,也不能直接撒手,得关注娃的上课情况,及时进行课程调整。

雨果子同时拥有“家庭+培训班”双重英语环境,两者最终有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第3个心得:

想让娃早早开始自主阅读,

试试“分级读物+常见词”组合拳

看到很多人说,自己陪读了很多英文绘本,娃也看了不少英文动画片,培养了一年又一年… 结果,娃仍然只愿意看图画,看到文字就神游四海。总之,不见起色。

我发现,绘本里的故事,即使只描述了最简单的内容和情节,也必然会涉及到语法、时态、不规则的长短句等等… 这对于母语国家的孩子而言是“小菜一碟”,但对咱们家中正处在启蒙阶段的娃而言,简直是横放在面前的“天堑”。

图为Goodnight Moon 内页

而且,动画片也大都不是为了学习而制作的,TA的主要功能还是娱乐,给孩子看着玩儿的!作为辅助也许还是可以的,但不能太高估动画片…

也有少数教学型动画片,转为孩子的学习制作。比如,Big Muzzy 就是BBC制作的启蒙英语教学类动画。内容设置方面,会重点围绕常见词汇、日常用语和句型结构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展示。一个单词或表达里面的角色会夸张地用不同语气重复很多次,有些表达甚至还会以儿歌的形式多次重复,很适合孩子英语学习的启蒙。

陪雨果子一路走下来,我觉得绘本、动画的优势在于内容、形式上的好看,更适合有一点英文基础的小朋友。因为,可理解性输入才是有效的输入

盖兆泉老师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原则是“i+1”。“i”是孩子现有的水平,现在所处的位置。学习发生在哪呢?发生在i加上一个1的地方,i+1。

也就是说,在孩子现有的水平上,加上一点点新知。而且,这些“新知”,还不能超出孩子的认知水平,不能是是那些孩子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的内容。如果所加的东西过多,大大超过学习者的理解能力,那就会像噪音一样达不到任何效果。

最初的英文启蒙(零基础),应该先从看图识字开始,让词汇、短句、长句… 呈螺旋上升且不断复现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才能有效的让小朋友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和英语思维。所以,我为雨果子准备的启蒙读物,是有体系、精心编制的分级读物,而不是绘本

分级是考虑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而专门编写的。从词汇难度、内容难度、句子结构及篇幅长短等都是严格限定的,而且分级的初始级别高频词出现率很高,复现率也很高。有成熟的体系,难度递增。图为《海尼曼》GK级别内页

我比较推荐雨果子用过的三套分级读物,《红火箭》、《Guided Science Readers》和《RAZ》…

读分级读物的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常见词(英文书里80%左右的单词都是常见词)的学习。

常见词一共220个,由美国学者E.W. Dolch在二战前针对儿童读物进行了完整的词汇分析和统计调查后汇整出,依照使用频率,由浅入深,分成五个级别,所以这220个Sight Words也被称为Dolch Sight Words…

不难看出,这220个常见词中包含了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等等… 其中大部分不符合英文发音负责,还有些常见词没法通过简单的图示来释义。启蒙初期,储备这220个常见词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用刻意去背,多看、多练就够了…

雨果子用过很多常见词练习资源(小花生社区里有很多花友分享过这种Worksheets),其中很多练习其实和游戏没什么区别…

雨果子3岁时做的常见词练习

网上可以买到很多常见词主题的游戏卡片(可找资源自制),这样就可以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去记忆。

如此坚持一年,积累一定的分级读物输入量后(100-200本),再加入绘本,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读懂大意,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这样,分级和绘本就可以穿插配合使用了…

绘本选经典、获奖的就好(配套的音/视频资源较多)。比如,卡尔爷爷和安东尼·布朗的绘本,都非常适合小朋友阅读。

卡尔爷爷和安东尼·布朗的绘本代表作…

第4个心得:

词汇量不足影响阅读理解,

英英词典解放了老母亲

随着娃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理解能力也要跟上。而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碍其实还是词汇量的不足。

一次,雨果子读《牛津树》遇到生词,让我帮他查。(平时看书,读到生词他会习惯性的通过语境去猜词意,实在影响阅读了才会求助于我。)我突然想起了老师说过,在孩子读书遇到生词时,请家长不要用手机帮他们查词,他们要学会并习惯用词典去查!因此,尽管雨果子还是个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我还是决定教他查词典。

当时,家里的字典都是这种乏味的英汉双解词典。我抱着这本厚厚的词典给他示范如何查单词,他学会后,马上照猫画虎的自己查了起来。一开始可能还新鲜这种“玩法”,查了几次下来,就又开始“妈妈妈妈…”循环起来,再也不愿意碰这本“无趣”的词典了…

也是,这密密麻麻的字,我们大人看的都眼晕,就更别提还要靠图形理解释义的孩子了!所以我决定,一定要给娃挑一本适合儿童的、便于记忆的词典。这里推荐一本雨果子3岁时候经常翻的单词书《Big Book Of English Words》,也算是适合低幼的启蒙英英词典吧!

《Big Book of English》中描绘了28个主题,涵盖了约1000个贴近儿童生活的常用词,里面还藏着一个找小老鼠的游戏,孩子可以享受着边玩边记单词的乐趣。

硬纸板装帧不怕撕,边角做了圆角处理,阅读安全,非常适合刚启蒙的小朋友。

还有一些推荐的英英词典,就不细说了,列在这里:

1、《First Picture Dictionary》学乐儿童启蒙图片字典,适合3-6岁小朋友

2、《100 Useful Words》DK出版社出版,适合3-6岁小朋友

3、《My First Dictionary》DK出版社出版,适合4-10岁小朋友

4、《First Dictionary》Macmillan(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适合4-10岁小朋友

5、《Children's Illustrated Dictionary》DK出版社出版,适合6-10岁小朋友。

以上推荐的这些英英词典,大家做好功课,看好难度级别再下手。不要选择太超出孩子认知范畴的,解释的深浅也要跟孩子的英文水平成正比,并不是单词释义越多就越好。

《Big Book Of English Words》这本书小朋友随便翻一翻、玩一玩,就能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其他几本也不要只当成工具书来用,平时大可以拿出来玩一玩,和娃互动、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单词,当大百科去读。

第5个心得:

海量输入到输出,原版书精读功不可没

雨果子5岁半之前的英语学习,我基本没怎么发力,更多的是培养兴趣,顺便陪着玩。现在他就要上小学了,今年又莫名多了一个超长假期,半年不用去幼儿园,他的英语学习就从原来的主要靠“习得”变成了“低比例学得+高比例习得”(习得就是孩子自然而然的被动掌握,学得就是老师教、主动学习)。

随着孩子学习能力的增强,英文原版阅读就可以不只停留在泛读(读明白大概的意思就过)的阶段了,小朋友在输入向输出转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精读(不仅要理解意思,还要做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拓展)…

我们的中文学习就是精、泛读结合,一边巩固, 一边积累的穿插配合下得以有效提高的。语文课就是精读,要求我们读懂词汇、句式、背景、隐喻……强化阅读技巧,培养好的语言感受力、表达力和写作能力。课外书就是泛读,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书,从量变到质变。

精读可以更好的调动背景知识引导深度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力,鼓励批判性思维,促进跨文化了解。只是精读的时间成本很高,需要查找拓展的相关资料又多,对孩子也有一定的门槛,对家长的英文水平更是有要求。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精读,我还是选择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平时的泛读与有针对性的精读,同步推进。

雨果子报的精读课,是怎么带他精读的呢?以这本国家地理出版的《Ants》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

带小朋友了解书的:series - 系列,title - 书名,editor - 编者,genre - 体裁,catalog - 目录…

比起故事书,科普书更能帮助孩子快速和系统的接触新知识、概念及专有词汇,满足求知欲,锻炼延展思考能力。阅读方法也和故事书不太一样…

接下来就读到了关于蚂蚁的各种科普,书中内容知识点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娃通过泛读是能了解一些皮毛的,但换成精读就不一样了!比如,娃可以跟着课程由蚂蚁延伸到昆虫…

结合思维导图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再一起看看同为昆虫,蝴蝶的生长过程和蚂蚁的有哪些不同?

略显枯燥的科普,我们可以给娃加入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关于蚂蚁的儿歌、动画片等,进一步了解蚂蚁的习性。

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考虑看看电影《蚁人》

当然,还可以找很多关于各类蚂蚁的视频和实验做补充。雨果子从中认识了斗牛蚁、切叶蚁、行军蚁、锯针蚁…

值得一提的是,精读并不会忽略语法,而是在真实语境下培养语感。雨果子上的精读课也会结合原版书中具体语境加入语法内容的讲解及练习。还会涉及到句型分析、推敲词意、句子排序等等练习。

平时泛读时,雨果子习惯默读,一目十行、速度很快。精读期间,他会自然转变为朗读,老师会对他的语音语调、阅读节奏等进行点评纠音

一本《Ants》精读下来,拓展的内容比上面列举出来的要多得多。雨果子不仅仅学到了关于蚂蚁的知识,蚂蚁身上的无穷奥秘还激发了他探索自然的好奇心,这是泛很难达到的效果。

写在后面 :

精、泛读结合,顺利从桥梁读到初章,

我们还在继续

雨果子最近3个月中,精读和泛读一直搭配进行,这期间他精读了以下几本书。看起来很少,但收获多多…

他还泛读了《大侦探内特》、《神奇树屋》、《老鼠记者》(正在读),基本是每天一本的进度,不知不觉就从桥梁读到了初章。当然,读的同时也有裸听(雨果子的听读不同步,一般是听力引导阅读)。

以上就是我的陪读经历,在阅读这件事上雨果子用到我的时候真的不多。这也说明以培养兴趣和获取知识为导向的家庭原版阅读,是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让孩子学好英文,可能不需要我们很懂“英文学习”,但需要我们懂“怎么引导”。父母往往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要记得适合自家娃的才是最好的,雨果子的成长之路供大家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优秀,不过是付出了大量练习罢了
经典英文儿歌系列
快乐学英语
父母英语水平一般,做到这4件事,也能轻松辅导孩子英语!
成功家庭英语启蒙的3个步骤
父母必须知道十五种儿童早教AP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