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周新书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达·芬奇童年的记忆》

他,列奥纳多·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为什么会是同性恋、左撇子、素食者?


  •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原作名:Eine Kindheitserinnerung des Leonardo Da Vinci

  • 译者:李雪涛

  • 出版年月:2017-04

  • 页数:150页

  • 定价:48.00元

  • 装帧:精装

  • ISBN:978-7-5097-8846-2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犹太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今属捷克),后因躲避纳粹,迁居英国伦敦。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影响很大。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译者简介


李雪涛,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全球史研究院院长。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中国学术史的研究。近期的专著有:《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2013)。目前正主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四十卷本著作集的翻译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弗洛伊德有关达·芬奇童年记忆的心理史学经典著作,对达·芬奇一些画作呈现的心理学潜意识状态进行分析。

对于达·芬奇这位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将其人与其作品分开。尽管作品伟大,但创作作品的人与常人无异,有着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及愿望。他的人生也和常人一样,被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早年遭遇所影响。弗洛伊德对达·芬奇很感兴趣,1898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也许,最著名的‘左撇子’就是达·芬奇了,没人知道他有过什么风流韵事。”

洛伊德利用临床精神分析法对达·芬奇的性心理踪迹研究,这是他唯一一次大规模地涉足传记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他研究的主题从早年开始的列奥纳多的感情生活,其艺术和科学冲动之间的冲突,他的性心理历史轨迹,到同样重要的次主题:创造性艺术家的心理本质,某种特殊类型同性恋的起源,对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自恋症概念。这些都无一例外地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译序节选

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

列奥纳多·达·芬奇无疑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旷世天才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位创作了《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雕塑家、建筑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收藏于巴黎卢浮宫万国大厅中的这幅木板油画《蒙娜丽莎》,尽管仅有77 厘米×53厘米大小,画中人物脸上露出的让人着迷又无法接近的浅浅微笑,赋予了这幅油画不朽的名声。

近五百年来,《蒙娜丽莎》——这个编号为779的卢浮宫镇宫之宝,是人类艺术品中名头最响亮的杰作,每年吸引了约550万游客造访。

它微妙地捉弄着人类的智性,令其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悬谜:肖像中的人物到底是谁?她在向谁微笑?为何如此微笑?在她光芒四射的微笑里,究竟隐含着怎样的人类学深意? 

蒙娜丽莎的出现,引发了作为私生子的列奥纳多对生母的痛切记忆,他向那位生母的化身倾诉了自己的孤独身世。这次倾诉导致了一场长达四年乃至更久的爱慕: 画家狂热地迷恋自己的模特儿,并在她的肖像上涂满了隐秘的激情。但只有奥地利的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发现了列奥纳多的秘密,并用“恋母情结”解码了“微笑” 的语义。弗洛伊德宣称,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对母爱的渴望。他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替代品,蒙娜丽莎之所以成为伟大女性,是因为她就是人类母亲的最高形象。破解列奥纳多秘密的这部著作便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弗洛伊德于1910年撰写的《达·芬奇童年的记忆》。这是一部将精神分析学理论用于历史人物研究的先驱之作, 它的出版标志着心理史学的创立。



长按即可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奥纳多·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高清放大图
忘了《蒙娜丽莎》吧,达芬奇还应该叫“发明家”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艺术精品
恋母情节影响达芬奇画风
达芬奇画为何痴迷女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