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周新书 | 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 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

日本蒙古史大家杉山正明

荣获三得利学艺奖的代表作

超越以西欧、中国为主体的观点

不仅再现忽必烈创建地跨欧亚大陆军事与通商帝国的历史

更颠覆了蒙古“野蛮入侵者”的形象


  • 作者:【日】杉山正明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原作名: クビライの挑戦 モンゴルによる世界史の大転回

  • 译者:周俊宇

  • 出版年:2017-5

  • 页数:268页

  • 定价:45.00元

  • 装帧:平装

  • 丛书:甲骨文丛书

  • ISBN :978-7-5201-0618-4


忽必烈与妻子狩猎聚会


作者简介


杉山正明,1952年生,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欧亚史学者。曾参与日本NHK“大蒙古”系列纪录片制作。专攻蒙古史、中亚游牧民族史。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获日本学士院奖,代表作有《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等。


译者简介


周俊宇,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博士在读。


 内容简介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猝死在征服南宋的前线上,皇弟忽必烈突然有了争夺大汗位的机会,同时忽必烈也面临着威胁与挑战。他面临着什么挑战?他不只要击败竞争者登上大汗之位,还得创造不世之功与巨大财富才能给蒙古共同体带来繁荣与安定。忽必烈不只要克服地形天险才能在军事上打败南宋,还要尽可能减少双方损伤,才能顺利达成接收江南财富的目标。而且,忽必烈面临如何建构世界国家和经济体系——地跨欧亚陆上海上的军事与通商帝国的难题。

杉山正明这部1995年三得利学艺奖获奖作品,超越了以西欧、中国为主体的观点,描绘出别开生面的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将蒙古的“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这几个在近代西欧列强兴起之前的世界强国,在杉山正明看来,也与蒙古帝国有着内在的联系。


本书获誉

杉山正明的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对世界史崭新的思考方式。

——山内昌之(东京大学教授),三得利学艺奖评审感言


历史研究常令人想到“如果”、“可能”的发展,这本书呈现了蒙古历史耐人寻味的一面,相当有趣。

——日本“读书志”


它其实是一本视野广阔的政治经济史,他在书中试图把一直为世人刻意曲解,蒙受甚于事实的指责的蒙古帝国的真实面貌,大白于天下。

——台湾“读书笔记”网站读者评论


本书目录


第一部 追寻世界史的新面貌

1 蒙古及其时代

2 蒙古是中国文明的破坏者吗? 

3 中亚、伊朗被破坏了吗? 

4 俄罗斯的不幸是真的吗? 

5 元代中国是悲惨的吗? 

6 责难与称赞

7 世界史与蒙古时代


第二部 世界史的大转向

8 改变世界史的那一年 

9 忽必烈营帐

10 忽必烈与他的策士 

11 夺权的过程 


第三部 忽必烈的军事与通商帝国

12 大建设的时代 

13 系统化的战争 

14 一跃成为海上帝国 

15 重商主义与自由经济

16 为何未尽全功?


后记 


学术文库版后记


书摘:后记

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

历史上有许多颇难证明的事物。这不是虚构所致,正因为那是真正发生过的事物,所以反而才很难证明。

微小的事物、老套的模式,或者只在某些时候才稍有不同的事物,这些都是容易证明的。然而,只要时间或空间的规模很大,就很难证明。因为仅凭一人之力很难简单地应对。

对当时人们来讲太大而不易察觉的情况不多。当然,由这些人们记述的文献或著作中,以近乎全体样貌来书写的很稀少。因此,对于要靠这些记录或遗物的“史料”,研究过去发生事物的后世人们而言,要看到实际面貌或规模是非常难的。

然而,只要仔细比较之前与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有明显的不同。那到底是什么?疑问形成旋涡涌上来。于是,当我们看到极为微小事象的一端,那旋涡就越来越大。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引发更多的谜题。

蒙古和蒙古时代,以及其为世界与人类进程所带来的变化不也是这样吗?

历史研究作为近代学术在欧洲已经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其间,以领导了亚洲历史研究的俄国学者巴托尔德(Vasily Bartold)、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为首的,被称为“巨匠”的历史学者们,致力于蒙古帝国与其时代的历史研究。其研究的深厚与传统是出类拔萃的,不过,所获仍然极少。

杉山正明另一部著作《大蒙古世界》

蒙古时代的研究还处于“少年时代”。许多部分仍飘在梦里。满怀气魄的研究者跨越年龄、世代、国境,埋首庞大的多语言文献堆中。若是可能,希望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有关此一领域,日本的研究成果与贡献在世界上一直是一流的,近年还要迎来新的一波浪潮。不只局限于汉文文献这一个日本东洋史学的“优点”,还出现要迈向更广泛多样的原典史料大海的动向。视野正豁然开朗。作为研究者,生逢这一浪潮,是很幸运的。

很久以前我就受到邀约,被问及要不要写一点关于忽必烈与其国家的东西。那时我曾尽微薄之力参与编辑的NHK特别节目“大蒙古”(大モンゴル)意外受到好评,自己也感觉到在我脑海中部分只是假设的知识透过影像逐渐“常识化”的恐怖。大约在同一时期发行的拙著《大蒙古世界》(大モンゴルの世界,角川选书)也是如此,在后半段有关忽必烈国家的部分,我从友人、知己等诸多人士那里得到写得太过草率而不满意的意见,令我感到很惭愧。因此,我非常感谢此次撰稿的邀约。

但是,我和一般人一样总拿“很忙”等不成借口的借口当理由,一直磨磨蹭蹭没有开始。然而,在这忙碌之间,真的会陆陆续续出现许多该做的事。我还曾有过“今年真的是犯太岁吗”这种不合自己身份的想法。就算是好不容易潦草写完,还是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途中赴美也是其中一件。

……



长按即可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新:元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
蒙古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吗?
[图文]杉山正明的野望
从游牧到开放: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天天快报
周六荐书 |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