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网—无锡前洲家乡父老喜庆“12?9” 冯其庸学术馆开馆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12月10发布

 

200919, 冯其庸学术馆开馆工程启动, 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工作,2012129日正式开馆,这是无锡前洲家乡父老的盛大节日,前洲群众以传统的节日礼仪迎接庆典的到来,庆祝无锡前州人民的伟大儿子冯其庸的学术馆在家乡落成开馆。扎根家乡、自学成才、心系中华、放眼世界的中华学术文化大师冯其庸学术馆的开馆庆典标志着前洲人迈向文化学术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以下的照片13,是我作为会议嘉宾走进前洲街道冯其庸学术馆广场时随机拍摄的。


129,在数百名身穿汉服的小学生朗朗吟诵声中,经过3精雕细琢、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冯其庸学术馆在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老先生的家乡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正式开馆。该馆集中展示了冯老的生平经历与其学术成就、摄影、书画等作品,整体馆型从空中俯瞰似一方中国篆刻,印记在江南水乡无锡这片沃土上。

 

  冯其庸1924年出生于无锡前洲,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等职,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红学家及西域文化研究倡导者,在红学研究中,冯其庸拨开了曹雪芹家世的迷雾,并在版本、脂评、思想艺术探索等方面都取得卓越成果,201112月,冯老获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记者在今日开馆的冯其庸学术馆广场前看到,该馆体灰白相间,以长方体带斜顶展览室为核心,外墙融入中国古典建筑透景式风格,兼具中国书法之妙。在学术馆广场东南角小山坡上,一座2.6米高的冯其庸全身铜像呈现了其当年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形象。

  走进学术馆,是冯其庸亲自命名的稻乡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五个展厅,珍贵的馆藏实物详述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书法绘画、西部文化摄影、古代石刻收藏等内容。其中,翰墨余香瀚海孤征展厅展出了冯老捐赠的众多书画精品以及他追踪玄奘足迹、十进新疆时拍摄的一批珍贵摄影作品。

  据该学术馆馆长介绍,馆内还收藏了由冯老捐赠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标本、汉画像石、佛菩萨造像、陶器、瓷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由27件北魏及唐、宋时期石刻精品组成的佛缘遗迹展品堪称镇馆之宝。

  把自己的手稿、书画、文物等悉数捐给家乡,传递的是一代国学大师对家乡的浓浓深情。从设计方案、馆藏实物收集到最后的布馆,冯老都全程参与。曾多次进京接触冯其庸的冯老家乡官员许燕云向记者介绍,冯老一生低调谦虚,学术专研执着,家乡情结很浓,学术馆的筹建与布展都得到了老先生的肯定与支持。

  学术馆虽冠我之名,但它是无锡人民的学术馆,是用来培养下一代的,今天的学术馆开馆仪式上,90高龄的冯其庸老先生表示,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在家乡打下的基础,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乡深厚文化底蕴的影响。

  据悉,该学术馆既作为展示冯其庸先生对中华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贡献,更是无锡惠山区着力打造的传承国学特色基地,馆内设有多功能展厅、学生互动区、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应用多媒体等手段,对参观者开展免费的国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百名身穿汉服小学生的朗诵声中,展示红学泰斗、文史大家冯其庸学术成就及艺术作品的“冯其庸学术馆”9日在老先生故乡无锡惠山区前洲街道开馆。年过90高龄的冯其庸将自己毕生收藏文物、书画、手稿等无偿捐给该馆,并亲自出席了开馆仪式。

  【解说】冯其庸学术馆启建于2009年,由当地政府及冯其庸本人参与,经3年“精雕细琢”而成。馆内分5个展厅,以珍贵照片、实物等详述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艺术造诣、考古研究等内容。包括冯老“文革”期间逐字逐句手抄而成的心血巨作庚辰版《石头记》,十入新疆、考证玄奘东归足迹时的摄影作品以及个人书画精品,全方位留存了这位国学大师的辉煌成就。

  百名身穿汉服小学生的朗诵声中,展示红学泰斗、文史大家冯其庸学术成就及艺术作品的“冯其庸学术馆”9日在老先生故乡无锡惠山区前洲街道开馆。年过90高龄的冯其庸将自己毕生收藏文物、书画、手稿等无偿捐给该馆,并亲自出席了开馆仪式。

  【解说】冯其庸学术馆启建于2009年,由当地政府及冯其庸本人参与,经3年“精雕细琢”而成。馆内分5个展厅,以珍贵照片、实物等详述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艺术造诣、考古研究等内容。包括冯老“文革”期间逐字逐句手抄而成的心血巨作庚辰版《石头记》,十入新疆、考证玄奘东归足迹时的摄影作品以及个人书画精品,全方位留存了这位国学大师的辉煌成就。

  【解说】五个展厅中,由27件石刻精品组成的“佛缘遗迹”展厅最夺人眼球,这批总重5吨多的石刻,展示了从汉朝至唐宋时期的各类石刻佛像,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解说】冯其庸在开馆仪式上表示,从儿时辍学,受教于邻里乡亲,自己在文学、书画等领域的成就都来自家乡,这片浓厚的家乡情结,让他将毕生所藏捐赠于此,希望用于教育后人,弘扬传统文化。

  【同期】冯其庸

  我只希望这个机构,这个学术馆成为一个文化的中心,让它充分地使用,充分地用来培养家乡的年轻的朋友,年轻的孩子,让他们走上文化的道路,学术的道路,走上为人民创造文化、创造艺术的基地、培养基地。我只用下我的名字,其他都不是我所需要的。

  【解说】据介绍,开放后的冯其庸学术馆将用于文化教育、艺术交流、展览等,同时还为当地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

 

contentimageurl = 'http://image.xinmin.cn/template/www.xinmin.cn/201011/images/e.jpg';   【新民晚报?新民网】89岁高龄的国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又一次回到家乡无锡。今天,先生精神格外地好,经过3精雕细琢的冯其庸学术馆上午在无锡惠山前洲正式开馆。学术馆集中展示了冯其庸先生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以及他的摄影、书画等作品。从空中鸟瞰,学术馆似一方中国篆刻印章,将文化的印迹烙在江南水乡。

  冯其庸先生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等职,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史、文化史、戏曲史、艺术史、中国大西部文化艺术历史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均有重大建树。他对于中国传统的史地、考古、文物、书画、诗词亦有精深的研究,特别在红学研究领域,考证了五庆堂宗谱,撰成了《曹雪芹家世新考》,拨开了曹雪芹家世的迷雾,并在红楼梦版本、脂评、思想艺术探索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

  经冯其庸先生允诺,惠山区人民政府、前洲街道于2009年起开始规划设计并建设冯其庸学术馆。学术馆灰白相间,透景式的风格将传统元素嵌于现代建筑之中。学术馆的五个展厅由先生亲自命名:稻乡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珍贵的照片、实物等详述了冯其庸先生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和艺术造诣。

  把自己的手稿、书画,收藏论证文物等捐给家乡,传递的是一代国学大师对家乡的浓浓深情。从设计方案、馆藏实物收集到最后的布馆,冯老都全程参与。学术馆馆长介绍说,冯老一生低调谦虚,学术专研执着,家乡情结浓厚。学术馆虽冠我之名,但它是前洲人民的学术馆,是用来培养下一代的,冯老质朴的语言,表露了对家乡的深情。

  冯其庸学术馆开馆后,将发挥展览、教育、交流、活动等功能,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陶冶和浸润江南人民。同时,学术馆将与前洲中心小学一起开展国学诵读、红楼布艺等互动式、参与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

  据悉,除无锡前洲街道之外,目前新建的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也将开辟冯其庸学术馆。

  本报无锡上午电(特派记者 李天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其庸学术馆,追寻大师的足迹
第27届书博会“致敬读书人物”:冯其庸
惠海拾遗|红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的家乡情怀
著名学者、红学家冯其庸逝世:本月刚出版“红学”新作|纪念
地灵人杰
冯其庸书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