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源县桃花石
桃花石,又名桃花玉、桃花玉石,产于湖南省慈利县、桃源县。桃花石分布于奥陶系地层,是一种变质岩,含有方解石、云母、石英等矿物,品种较多。多通体呈浅红色泽,石上布满桃花状斑点,花朵以红色为主,偶有绿色。此外,学术界认为,“桃花石”是中国的一种故称。
桃花石的由来
桃花石为花岗岩,内有墨绿色的花纹。据宋乾道《四明图经》记载:“相传安期生学道炼丹于此,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如天然,人多取之以珍玩。” 桃花石花纹痕迹面积较大,且清晰,若珊瑚、若开满桃花的桃花树枝,疑为古代蕨类植物遗迹化石,质地细腻,耐观赏,分布在桃花岛各处及周边岛屿。桃花石分布于桃花岛,以散花峰支脉连追山为正宗,常可裸露的山石上看到大片的、痕迹清晰的、有较完整桃花枝叶形状的桃花石,可加工成上乘的工艺品珍品加以收藏。
1980年3月,在新疆阿图什县发现了大批喀喇汗朝的钱币,其中十余枚背面铭文中有“苏来曼卡得尔桃花石可汗”字样。据学者推测,这些钱币很可能是1O32年(北宋仁宗明道元年)登上大可汗之位的苏来曼·本·玉素甫时期铸造的。引人注意的是“桃花石”一词、铸有这一名词的喀喇汗朝钱币,在我国是第一次发现。不过,有关这一名词的讨论,则在中外学者中早已展开。早在公元七世纪上半叶,东罗马史学家在其所著史学著作中已使用了“桃花石”一词,此后在突厥、回鹘文献中也不断出现这一名词,后来更传入阿拉伯世界。汉文典籍中首次出现这一名词,是在十三世纪。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二年(1227),长春真人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去中亚,途经阿里玛城(今新疆霍城县境内),看见当地“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却以瓶取水,载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日:‘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渭汉人也”。邱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下了此事。“桃花石”一词在东罗马、阿拉伯世界及操突厥语各部中的流传,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考证。学者们的意见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桃花石”一词是占代中亚人对中同和中国人的称谓,然而关于这一称谓的来源则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一种意见认为,“桃花石”为“拓跋”的对音。由于拓跋氏曾在中国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国力强盛,影响远及中亚地区,因而“桃花石”便成为中国或中国人的代称。国内外学者持这一观点的人很多,他们还举出证据,说:“自隋唐以来,东罗马帝国及其他西域诸国皆称中国曰Tangas。”(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托拔氏考》)从语音的角度看,Tangas确与“桃花石”、“拓跋氏”相近。
另一种意见认为,“桃花石”来源于“唐家”一称,系“唐家子”的讹音,因而指的是唐朝,而非拓跋族建立的北魏。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鄂尔浑河碑文中曾出现“唐家赤汗”这一称号为依据。确实,建立于公元712至716年的《敦欲谷碑》,建立于732年的《阙特勤碑》,建立于735年的《毗伽可汗碑》和建立于759年的《磨延啜碑》中,共约二十七处出现“桃花石”一词,词义都是指唐朝。这种观点虽有碑文作为依据,但如果因此断定“桃花石”即源于“唐家”,尚有问题。因为七世纪初的东罗马史家席摩喀塔所著《莫利斯皇帝大事记》中,已出现“桃花石”一词,此时相当于隋末,唐王朝还未建立。
近年还有学者从文献记载与语言学角度进行考证,认为“桃花石”一词既非源于“拓跋”,也非源于“唐家”,而是源于回纥的“大汗”一称。
“桃花石”一词的来源问题,还有待于更为广泛而深人的研究。 
 桃花石的特点
桃花石石质坚硬细润,色彩绚丽,有红、黄、绿、蓝、紫等色;;其花纹亦有大花、小花、波状花之分。纹理美、质细润,适宜于雕刻。早在汉代,桃源艺人就开始用桃花石雕琢图章、笔筒、笔架、酒杯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图什县出土“桃花石”怪币,它揭开了三件,鲜为人知的历史之谜
突厥人为何称呼中国为“桃花石”?这个词如今是中国认同的象征
《木兰辞》为何说“可汗”大点兵?可汗是谁?她“参与”的哪一战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其人
历史 | 称天子,配龙饰:西夏皇室如何打造正统形象?
桃源县学(宫)记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