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厕所文化:德国免费公厕年收入3000万

本报首席记者王彦

一座小小的公共厕所能有多大价值?解人内急之余是否还有其他用途?国人通常避而远之的地方能否登上大雅之堂与文化挂钩,同创新创业相连?

近来,一组德国公厕照片走红网络,随之带起一个新名词“公厕文化经济学”。顾名思义,这些矗立于柏林街头的公共厕所既是文化创意的展示平台,也在商业收益上风生水起。

考察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公厕是最重要的标杆之一。过去我们谈论公厕时,惯常的思维被框定在洁净度与便利度上。但当这组照片被随手转发时,一个崭新问号也浮出水面——我们的城市能谈谈公厕的文化品相与商业路径吗?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所长杨雄说:“当然可以。如今是个讲究用户体验的时代,也是个讨论传播流量的时代。在完成公厕的文明革新之后,文化内涵与商业效应就是水到渠成的高阶需求。”

如何以创新的思维模式、管理制度来运行城市的公共设施,成为谈论公厕商业路径和文化品相背后的核心价值所在。

所有的城市公共设施,都具有典型的人群集纳效应。就像电梯旁有显示屏,公共汽车上张贴广告,公厕内外被塑造成文化创意、商业创意的生发地,未尝不可。而现在,这就是个被忽视的产业。

引发围观的德国公厕中,有厕纸被印上德国文学作品,有外墙面上一幅名牌化妆品广告赫然在目。前者“傲娇”着德国人的文化品位,后者则彰显着公厕的商业运作。

如何能将文化内涵与商业属性完美嫁接到公厕之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所长杨雄分析该案例说:“德国这名商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打商业旗,再出文化牌,最后利用科技创新将产品体验做到极致。”

这位德国商人名叫汉斯·瓦尔,他同柏林市政府做了笔交易。瓦尔的公司给柏林市免费提供公厕设施,且连同这些设施的维护和清洁工作也全盘包揽。作为回报,政府授予他公厕外墙广告的经营权。但广告经营权对于公厕而言多半属于“空头支票”,因为很少有企业会对公厕青睐有加。此时,瓦尔的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为柏林建造的都市公厕,陌生人很难从外形上一眼分辨其功能属性。材质精良,圆柱外形,与其说这些具有金属感的建筑物是公厕,毋宁把它们看作是散落在城市里的一件件“家具”。有了可爱的外表之后,这些获得欧盟多项专利的公厕很快就成为德国创新领域的标兵典范。经由互联网传播,瓦尔的别出心裁俘获到了诺基亚、苹果甚至香奈儿等金主的芳心。

资本在手,瓦尔对公厕进行第二轮的文化修饰。德国人如厕时有阅读习惯,他就把第二轮投放的公厕内外部摆设变成文化载体。印有德国诗歌的厕纸、印刻成德国文豪模样的卡通挂钩被摆到蹲位旁触手可及的地方,而德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雕塑则跃然公厕顶端,第二批公厕一站上柏林街头,立马引来游客驻足合影。杨雄说:“在标准化厕所建造的基础上,把建筑外立面简单改造一下,就可以变身为有文化体验的厕所。而通过这种文化的植入,不仅增加游客对旅游体验的印象,也能在他们回顾旅游时让厕所也成为记忆中的一抹亮色。”如此,对美丽城市的塑造不仅在于大型的景点,也在乎细枝末节的公共厕所。

海外媒体披露,瓦尔对公厕进行的终极创新还考虑进了时兴的用户体验。人们能把瓦尔公厕里的水直接舀来就喝,这是环保科技的极致;瓦尔请来意大利的时装设计师给公厕打造试衣间,这是时尚文化的极致;而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在公厕内安置国际运通卡公用电话,与餐饮公司合作赠送就餐券,这些都是商业开发的极致。

完成这三部曲,瓦尔的公厕除了收获文化口碑,更引来滚滚财源。2013年,瓦尔公厕甚至完胜宝马和奔驰,荣膺德国最具创意企业,与此同时,公司每年的广告收入高达3000万欧元。

在专家看来,更多城市其实都具备了瓦尔公厕的开发基因。只不过,对于让公厕成为文化与商业的标识,许多观念尚未更新,这也让公厕成为产业的一片蓝海。

建设文明城市须从细节做起,公厕虽小却意义深远,人们对于厕所文明的必然需求已经达成共识。而如何推广厕所文化,如何在有了文明之后,以创新的思维与模式,以创新的管理制度来运行城市的公共设施,这更需要智慧。

瓦尔厕所的奇迹之所以诞生,推手是瓦尔,起跑令则握在德国政府手中。在德国,政府的公共事业走的都是市场化路线,比如公共交通、城市环保、公用电话等都是如此。谁想获得经营权,就得先参加政府关于公共事业承包权的拍卖会。一旦竞拍成功,政府就会一路开启绿灯,为这些公共设施的上马运行保驾护航。

杨雄说:“但在更多地方,城市公共设施由政府负责,由政府包干,由政府买单。若没有市场化机制介入,很难产生鲶鱼效应。”好比韩国,他们的公厕革命是一场耗时20年的持久战。

20年前,韩国公厕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不断摸索后,1999年,带动韩国公厕大幅度进步的韩国厕所协会成立。其主要职能包括:受政府委托进行公共卫生间的相关研究;实施公厕品质认证;促进韩国公厕品牌开发事业;组织各种关于公厕的研讨会;对公厕管理人员实施相关教育;征集关于公厕的设计和创意;对全国的公厕实施等级制度等。协会每年还会公布全国公厕的调查结果。各分组专家对厕所的10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这些评定标准涵盖了整洁度、标识设计、建筑外形、周边环境等多方面,评定结果则交由各个地方政府,优奖劣惩。直到2010年,该协会才昭告天下,韩国的公厕已经跟上时代步伐。

有专家认为,韩国厕所革命如此旷日持久,原因在于,这不仅仅是对公共厕所硬件的改造,更是对公厕管理者的细致考验。这对中国是有借鉴意义的。对我们而言,厕所何时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文化脸面,不仅是城市文明的试纸,还是对全体管理者的现实考验;而我们的厕所革命,也需要弥补之前只在硬件上下功夫却忽视管理问题的短板。

杨雄说:“公厕的文化内涵在于它是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文化符号。从这一点上说,无论是如厕者对待厕所的态度、使用方式,还是管理者、运营人对公厕在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作为,都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伦理标准,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的态度,也表明对城市建设和相关政府行为的认识水平。”

动态文明,从细节做起:旅游厕所3年内升级

国家旅游局不久前公布《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要求自今年起到2017年,全国各省市将通过多种方式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7万座,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有媒体评论,作为旅游大国,旅游服务质量必须与之相匹配。然而,我国不少旅游景区及周边地区厕所数量不足、质量低劣、布局不合理、管理缺位等问题,一旦游客出现内急,找不到厕所或厕所过于拥挤的现象并不鲜见。旅游如厕,看似事小,却非小事。全国年接待游客37亿多人次,按平均每人上旅游厕所8次算,游客每年如厕近300亿次。

根据《计划》要求,旅游厕所的设计要体现出旅游视野,符合现代时尚、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等的要求,体现人性化,方便游客。要尽量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体现地方特色、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

除此外,《计划》还对厕所建设的环保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各地在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节水、节能、除臭新技术、新材料,适应中国大规模、大流量游客需求;探索解决高原寒冷地区厕所的防冻问题、缺水地区厕所的免水冲技术等。

拓展阅读创意设计,优化社会生活的体验

创意设计已经成为社会服务类产品的重要构成。良好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公共服务追求的目标。大到布局小到细节,不妨看看邻国日本如何将节约、有效、文化气息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之中。

节约社会使用成本

日本社会以节约著称,节约不仅体现在使用自然资源上,更体现在对用户使用社会服务资源的成本上。日本街头随处可见自动售卖机,其出售物品的价格比人工售卖的便利店优惠。一些快餐店会设置自动点餐机,厨房收到订单后不久就把餐端上来。

日本的许多邮筒有大小两个投递口,这种设计等于是为收件人做好第一次筛选,收件的人取出邮件时,连方向都是统一的,节约出很多整理的时间。

图文并茂高效推送公共服务信息

如何让人们迅速了解哪里是逃生通道,哪里是厕所电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非得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为了改善公共空间的阅读体验,有的日本楼宇采用图标加文字的表示方法。纯文字信息量大阅读有障碍,纯图标话也容易产生误解。经过精心设计,这种图标+文字的信息版面不仅可以提供楼层服务,在版式设计和文字大小上也能够融入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

让广告换一种呈现方式

电线杆上的牛皮癣、马路上避之不及的传单,一度是城市文明的顽疾。在日本,也时常会遇到分发“小广告”的情况。不过,广告不是一张花花绿绿的宣传纸,而是印有广告信息的餐巾纸。这样,不仅避免路人接到手上直接随手扔掉,延长了广告信息在受众手上的接收时间,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方便,一举两得。

除此外,日本街道上的广告牌设计也注意到周围环境,首先广告要尽量的贴合建筑的造型,不让建筑上长“角”。像禁烟的广告是按建筑本身的面砖大小进行设计。其次广告内容要符合所在区域的文化,像高达的广告被安排在著名的动漫步行街。(根据《日本没有用户体验》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厕所大王”的生意经:公厕免费,一年却赚3个亿!
德国最具创意的公司居然是开公厕的
臭厕所还可以这样玩?他就靠这个创造了年赚30亿的商业奇迹!
论如何把公厕变成"聚宝盆",看完我只服德国
德国免费公厕竟可年赚3000万
在德国感受公共厕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