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56年追踪14个孩子,发现对孩子人生影响最大的,不是贫穷,不是打骂,而是这5个关键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示范作用。

——萨姐


作者:春雨不谷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1964年,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7UP》,成为了传世经典。

他选取14个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7岁孩子,用真人秀的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此后,每隔7年,导演都会再次找到这些孩子,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发展变化,并整理成新的《人生七年》。

转眼间,到了2019年,这部纪录片已经拍摄到了第九部,《63UP》问世了,当年的这群孩童,都已经白发苍苍,迈入暮年。

漫长的半个世纪里,这部纪录片就像一只巨型的画笔,勾勒出了他们的生命轨迹。

究竟是什么左右着人生选择?又是什么在操控着命运之手?

透过这部纪录片,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隐藏着的5个关键点。

01

童年,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英国有一句谚语:

“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能看到他今后的人生。”

看完整部纪录片,对这句话又平添了几分真切的感受。

童年的色彩,描绘出了孩子的人生底色,那些童年灰暗的孩子,终生都在寻找安全感。

片中有两个被寄养在儿童之家的男孩,保罗和西蒙,他们缺少家人的陪伴和关爱,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情感内敛封闭。

63岁的保罗面对镜头说:

“我小时候被拥抱的机会很少,我很缺乏安全感,我到现在都记得。”

因为被寄养,保罗经常遭受大龄孩子的欺负,有时候明明什么都没做,就被暴力地赶出房间。

没有人能承接他的恐惧和孤独,没有人能带给他温暖和呵护,这种冰冷的童年基调,筑成了一颗脆弱、自卑、讨好的灵魂。

而童年时期获得足够关注和爱的孩子,常常会变得有自信、开朗、斗志昂扬。

就像来自平民区的男孩托尼,他的童年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虽然物质条件并不优渥,但是内心的安全感,让他敢闯敢干,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和向往。

最终,他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家庭也很幸福,人生迈入新篇章。

童年之于孩子,如同根脉之于植物。

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温馨,尽可能的给予他们高质量的陪伴,这是父母的天职,也是孩子一生幸福感的源泉。

02

家庭,是孩子一生的羁绊

一个人究竟能否逃离原生家庭?

这部影片中,给了我们答案。

没有人能彻底摆脱原生家庭,越是想要逃离,越会摔得很惨。

片中那个叫尼尔的主人公,来自一个教师家庭,7岁那年,他明眸皓齿,被称为“眼睛里有星星”的男孩。

然而,仅仅7年后,14岁的尼尔却眼神暗淡,失去了光彩。

父母对他期望过高,总是想要规划和干涉他的生活,对他的教育也很严厉,只要尼尔一犯错,就会遭到惩罚。

这样的控制和高压教育,让他的精神压力很大,变得很叛逆,几乎耗费了大半个人生,只为了脱离父母的掌控。

他经常居无定所,流浪度日,收入状况堪忧,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如果,一个孩子的精力,全都用在反抗和摆脱父母这件事情上,实际上更加说明,他们依然被家庭牵绊着,而没有全身心投入寻找自己的生活。

虽然半生已过,56岁的尼尔终于跟母亲达成了和解,但是人生的轨迹,注定无法再去改写。

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

不一定要很多财富,但是一定是一个盈满尊重、民主、自由和爱的角落。

能让孩子从这个爱的港湾中,吸收到成长所需的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

做到这些,这样的原生家庭就已经足够美好,将会成为孩子人生向上的动力。

03

父母,影响孩子人生的格局

片中有个“高富帅”三人组——约翰、查尔斯和安德鲁。

7岁时,他们就已经可以犀利地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侃侃而谈,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也有清晰的规划。

三人目标都是要进入私立学校,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然后步入剑桥大学,进修法律专业。

当其他孩子还在捉迷藏、交小女朋友、打架玩闹的时候,这霸气三人组,早已举起了《金融时报》或《泰晤士报》,阅读财经、时政等新闻资讯。

看到他们,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巨大的鸿沟。

当很多父母秉承快乐教育,放养孩子时,具有更多资源和实力的父母,早已经把孩子举到了肩膀之上,让他们见更大的世面。

这些孩子的知识面、眼界、高度和表达能力,某种程度上已经狠狠地碾压其他一些孩子。

最终,这三名高富帅,都精准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进入律所、成为英国皇家律师、做知名媒体制片人,延续着父母的辉煌。

有句话是说:“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事实的确如此。

父母的能力、资源不同,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就不同;父母的态度、认知不同,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就不同。

主持人杨澜曾经说过:“孩子需要有实力的伙伴,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怎样生活,孩子都会尽收眼底。”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父母要活出自己的价值,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不断充实自己。

或许我们都是平凡的父母,但是我们依然要尽可能带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见识更大的世界,感受更丰盈的人生。

如此,孩子的眼界更宽阔,未来的选择才会更多样、更精彩。

04

教育,是人生逆袭的金钥匙

虽然说,家庭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但是命运这张大网里,依然会有漏网之鱼。

出生在乡下农场的尼古拉斯就是。

他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高知的父母,全凭一己之力,搭上了人生开挂的列车。

先是进入了牛津大学物理系就读,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受聘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并担任该校教授,承担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他实现了寒门贵子的逆袭,完成了身份的巨大跃迁。

这样的奇迹,来自于教育的魔力。

看到尼古拉斯,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感动全网的博士生——黄国平。

他出身贫寒,亲人离去,但是他硬是死死拽住教育这根救命稻草,一路攀登,拿下了博士学位,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还有更多鲜活的例子,比如,从山村里走出来,考上国防科技大学的魏凯伦,毕业后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家里穷得连门都没有的北大才女刘媛媛,如今在北京安家,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看了太多励志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理: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让孩子读书,珍惜学习的机会,是实现成功的一条捷径。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放任不管,或许能让他们暂时少吃学习的苦,但是他们将来可能要吃更多生活的苦。

就像影片中的大多数主人公,在吃尽生活之苦后才恍然悔悟:

“年轻时,应该多读一些书就好了。”

人生没有回头路,督促孩子好好读书,趁现在还来得及。

05

努力,是收获成功的王牌

影片中的约翰,出身名门,外祖父是保加利亚前首相。

21岁那年,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很多人只看到了我们的家庭背景,却忽略了我们个人的努力和拼搏。”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辛苦工作撑起这个家,而他之所以能就读于牛津大学,全依仗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后来,他成为了职业律师,还坐上了英国皇家律师的席位。

这一切的成绩,除了家庭背景带给他的远见和目标,还有约翰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自律。

有时候,人们看到成就斐然的伟人,总喜欢归因于外在条件,比如家庭、父母、出身、人脉、财富。

其实即便以上因素全部符合,如果个人放弃努力和进取,谁也无法走上人生巅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没有实力和真本领的人,仅靠家人扶持是远远不够,真正谁也无法取代的位置,是靠能力赢取的。

每天沉溺于享乐的人,终究无法取得好成绩,唯有扎实的努力和汗水,才能铺就成功之路。

曾经看过一个TED演讲,心理学家Angela Duckworth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特质,便是意志力。

意志力强大的人,目标坚定有热情、自律、坚持、有韧劲儿,不管在哪一个领域,未来更容易成功。

如何培养强大的意志力?

Angela Duckworth给出的建议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自己的努力发展变化,这样孩子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

无论跌倒低谷还是面临挑战,拥有意志力的孩子,才能绝地逢生,迎来新机。

06

14个主人公,在长达56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生都发生了巨变。

一路走来,他们有人迷失在当下,兜兜转转;有人突破自己,踏上人生新旅程。

他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成长缩影?

愿我们都能明白:

生命只有一次,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一身行走世界的本领,是父母的职责所在。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带上这些行囊,书写出一幅圆满、美丽、丰沛的人生画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自己的“无能”怪罪于原生家庭,是无知
孩子自卑内向,骨子里缺的是安全感,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怎样改变
看透一切又无可奈何,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这是为什么?
【露曦微课】原生家庭在婚恋中的影响(四)
父母双全的“孤儿”,灵魂无处安放!
家教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