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男,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伟大的先知,犹太人[1]
1970年6月8日逝世。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亚伯拉罕·马斯洛
外文名
Abraham Harold Maslow
出生日期
1908年4月1日
人物生平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
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其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亚伯拉罕·马斯洛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
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其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其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
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其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其把书籍当成避难所。
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其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马斯洛从五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其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当其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其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其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其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
青少年时期其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借锻炼身体冀求得到补偿。进入大学后读到 A.阿德勒著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从此改变了其一生。
马斯洛的早年经历不仅影响了儿时的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说之前其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其父母未受过教育,但其们坚持让其学习法律。起初其满足其们的愿望于1926年进入纽约市立学院专修法律。但仅仅两个星期,其就断定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法律上,感觉自己不适合当律师而广泛地另选择各种喜欢的学科。三个学期之后,其转往康奈尔大学。其心理学导论课的教师是 W.冯特的学生-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E.铁钦纳,但其很快厌倦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分析和铁钦纳的枯燥乏味。不久又返回纽约市立学院。
1928年,马斯洛不顾父母的反对和其表妹,也是高中同学贝莎(Bertha Goodman)结婚,其们有两个女儿。马斯洛宣称,其真正的生命是从结婚和转学威斯康星大学时开始的,那时马斯洛20岁,贝莎19岁。婚后,马斯洛和贝莎迁往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继续其学业,这也是其真正进入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马斯洛发现了行为主义并为之欣喜若狂,不久即师从当时行为主义代表之一 C.赫尔研究动物学习行为。
然而,随着其日益增多地研读格式塔心理学和 S.弗洛伊德心理学,马斯洛对行为主义的热情渐渐减退。当年轻的马斯洛夫妇有了自己的家庭后,马斯洛又有了个重要的发现。
马斯洛于193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威斯康星大学,其选修了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以研究罗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并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其第一个博士生。期间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师。至此,其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
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马斯洛每天花数小时,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对不同种类的35个灵长目动物悄悄进行观察,并做详细的笔记。并完成了题为《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的博士论文,用来证明不仅在猿猴,而且在其其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其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
在某种意义上,其正在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由于其论文非常出色,其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E.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哥伦比亚大学给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后奖学金,并邀请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自己进行新的课题研究。
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见马斯洛虽反对行为主义,但受的却是行为主义教育。直到1937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其在思想上才放弃行为主义,改而走向人本主义
五层次理论在布鲁克林学院期间影响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转变的原因有四:
1、其第一个孩子出世后,其观察婴儿行为的奇妙现象,使其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借动物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
2、受现象论中所强调的立即和直接经验观念的影响。
3、受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强调的个人存在和自由意志观念的影响。
4、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中整体论理念的影响。马斯洛在布鲁克林任教期间,正是德国纳粹迫害学术思想时期,很多欧洲著名心理学家避难美国,其亦因而得识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这些人的思想都对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产生了影响。
1951年马斯洛应马萨诸塞州新成立的布兰代斯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
1954年其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惟以当时行为主义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视,连其文章都无法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直到1961年结合志同道合者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后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至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才获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其在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69年退休后赴加州,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Laughlin)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
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
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其多年为此事尽瘁所获致的成果。
亚伯拉罕·马斯洛
其他作品
《人的动机理论》 (1943)
《动机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
科学心理学》(196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
人物评价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其:'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其看到了光明与前途,其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主要成就
心理学基础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其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审美活动的形象性、无直接功利性、超时空性、主客体交融性,使之对完美人格的创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审美与完美的紧密关系,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内容丰富的性质。这样,通过审美活动,包含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审美活动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高峰体验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以外的知觉印象的寻求获得,只要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都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如爱的体验、神秘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等。高峰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其人或其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同时意义和价值被返回给审美主体;主体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其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需要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马斯洛在人生的两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一些书上只能看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
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其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认知需要
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
审美需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马斯洛认为七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一层一层向高层次递进。只有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去满足高层次。所以一定程度上,过于机械化。但是我们也要肯定马斯洛理论的完整性,以及其对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启示。
两类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高峰体验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心理学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2个基本假设:
马斯洛理论图示
人要生存,其需要能够影响其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斯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第三种心理学与第四种心理学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指出'大于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使人本心理学成了一种具有终极关切的心理学,一种通向超越性心理学的桥梁。这种桥梁也是一种通向信仰广义上帝的桥梁。
马斯洛在晚年还明确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在一些地方,其没有把这一概念与自我实现需要区分开,但是,其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马斯洛:《洞察未来》,第258页,许金声译,改革出版社,1998年)这篇文章马斯洛生前没有发表,后来经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的编辑,收入了《洞察未来》一书。
我们是否应该认为,马斯洛在晚年修改了其需要层次论呢?关于超越性需要问题,马斯洛似乎还没有考虑成熟。其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增加一个层次,不过,其越来越多地研究了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问题。
马斯洛于1969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其去世后发表的《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一书。在这篇文章中,其一共归纳了二十四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即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超越性体验。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有较多的高峰体验,而后者没有。(参阅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第56页,许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由于在自我实现需要里面已经包含了超越的层面,我们还有必要这样做吗?
其实,是关于人的超越性追求。关于超越性的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论述。例如,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认为,对生活之意义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本性的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够令我们满足,那就必定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从直接环境无法达到的深度。(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其认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生命,这种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显现。所以,它既是内在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
鲁道夫·奥伊肯所说的这种'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其所说的东西,用马斯洛的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这就是'超越性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超越性需要与其其基本需要一样,具有'类本能'的性质。
'类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所谓'类本能',是指人类的基本需要既有与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与本能不同的一面。'Instinctoid'(类本能的)这一个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的,它们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是,它们的满足与表现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需要的层次越高,与先天遗传的联系越弱,对于后天环境的依赖越大。
无论是从进化论还是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类本能'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从马斯洛的'类本能'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推演,我们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断进化,人类的需要层次在不断增加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超越性需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如果用神学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之所以是'类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给了我们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基础。只有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才能够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状态。
从行为的生物发生和社会发生的统一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在自我实现的人的身上,由于其们的超越性的进一步扩大,又进一步发展出了一些新的需要,但是,我们有必要用'超越性需要'来表示这些新的需要?这符合理论应该做到用语简洁的要求吗?
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还必须做大量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人格特征
马斯洛根据其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
马斯洛观点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其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其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2)接纳自然、自己与其人。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然、自身及其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其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其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其人和自然过不去。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其们不会装假或做作,其们的行为坦诚、自然。一般而言,其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就使得其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与常人相比,其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对其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其们依靠的只是自己。其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其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B一驱动),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D一驱动),因而其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抵制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者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其们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其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新鲜,那么美妙。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当它到来时,人会感觉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其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其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其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其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其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其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就对爱的理解来说,其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其们能够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
(11)具备民主的精神。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对其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们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12)区分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界限。一般说来,其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l3)富于创造性。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其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其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其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14)处事幽默、风趣。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其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其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
(15)反对盲目遵从。自我实现者对随意应和其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其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而不应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其们这种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有意轻视,而是其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爱戴。其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其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
为此,马斯洛采用了自由联想、心理测验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法去探讨'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其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身边的学生和熟人中选择出了48人作进一步研究,这些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其称之为'案例',即基本符合其所设想的'自我实现者'要求的人,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杰弗逊(T.Jefferson)、罗斯福(T.ROOsevelt) 、斯宾诺莎(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第二类有10人,其称之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实现者,与所设想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类有26人,其称之为'潜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年轻人;也包括历史上一些有一定贡献的人物。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
超越特征
在《Z理论》中,马斯洛区分了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它是这样一种过程:不断地实现潜能,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这种人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其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实现则是指超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这种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经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
因此,在马斯洛看来,有两种不同水平的自我实现者,一种是个人水平上的,另一种是超个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后者主要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马斯洛对超越水平上的自我实现者(以下简称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描述,是其为超个人心理学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之一。
马斯洛发现,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音乐家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其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人,对另外一、二百人也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其承认,其对超越者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接触而不是审慎的、最后的研究,不一定合乎正规印证的科学的要求。其样本也只集中于其所认为的最好的样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结果只能算作前科学的。但其强调,其每一个论点都是可以加以验证的。
两种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均具有前述自我实现者的全部描述特征。不同的是,高峰体验、高原体验与存在认知在超越者身上存在着或较多地存在着,而在个人水平的自我实现者身上则不存在或只有较少的存在。除此以外,超越者还较多地具有下列特征:(1)对于超越者,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其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点,是生命的见证和生活的最宝贵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3)超越者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的同时,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能随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圣化,即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存在价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统一、二歧超越等是其们的主要或动机。等等。马斯洛共列举了23种特征。⑤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积极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在精神上自我实现的本性。精神具有自然主义的意义,无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
马斯洛著作
参考资料
[1] 亚伯拉罕·马斯洛 (豆瓣)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22-01-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原来人类的需求有这5个
马斯洛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巅峰体验
人本主义的幸福心理学理论
自我超越: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新层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