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时的几种称谓
一、陛下 [bì xià] :陛下是对包括中国皇帝、日本天皇等,皇帝和女皇帝的敬称,后来也引伸为对其他君主敬称。此外,Majesty作为陛下的等义词,是在国际外交上对君主制国家元首及其法定配偶的敬称。
秦始皇画像
陛,《说文》:“升高阶也。从阜,坒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后来,司马迁编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本纪中使用陛下做为秦始皇的代词,故自秦汉以后,“陛下”也就演变成对皇帝的敬称。再后来,“陛下”一词的用法也随着中原文化的向外发展而流通到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周边地区。
二、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也常用于书信中。原意也是由于亲朋同辈间相互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三、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后来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唐玄宗 注:“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用作对父母的亲敬之称,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这是说自己离别母亲已三十五年了。
四、麾下[huī xià]:麾下的“麾”,旌旗之属,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周礼.春宫.巾车》:“建大麾。”“麾”,亦作“指挥”、“招手”讲。麾下,谓在将帅旗之下。《史记.魏其武安侯传》:“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麾下,所杀伤数十人。”《汉书.李广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麾下”亦是对将帅的敬称,《三国志.吴书.张弦传》谏孙策“愿麾下重天授资,副四海之望,毋令国内上下危惧。”后引申为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也指在有权势者的手下。《红楼梦》第五三回:“男人只有 贾芹 、 贾芸 、 贾菖 、 贾菱 四个--现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
五、在下:旧时用作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者在上,所以自称在下。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们都散罢,待明年容在下还席。”古人常用“区区在下”表自谦辞,同样“区区”亦能代表“在下”。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哥哥,休怪是在下不是了也。”《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妇人问道:‘不敢动问官人,高姓尊讳?’许宣答道:‘在下姓许名宣,排行第一。’”
六、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对同辈、朋友的敬称,古时也用于对上。“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声名,所以逃到赵国。
战国以后,不仅是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可以用“足下”来称呼。如《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意思是说,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揖说:“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声传扬到四方,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您把我排斥在外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膝下、在下、麾下的意思
陛下、殿下、阁下、膝下、麾下,足下、在下,节下各是什么意思?
浅释 陛下殿下阁下膝下麾下在下足下
中国文化常识(二)
陛下
古代人称称谓(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