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辩证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哲学研究》2021年7期,李潇潇   王志强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2期P37—P38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是坚持运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在政治学、政治政策实践、政党建设等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对中国共产党信仰何以必然、革命何以必需、代表何以可能、领导何以实现等基础性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答,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学术担当,也是哲学工作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理论自觉。

基于历史规律的科学信仰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始终不渝,更把这一信仰作为政党确定其存在、彰显其先进的质的规定性。

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这一历史进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以铁的必然性呈现出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是远大理想与现实运动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首先表现为是最高理想。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社会形态作为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是其理论逻辑使然。

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不懈奋斗,因为共产主义理想就在正前方;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而不是别的什么事情,因为这一切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要求与必要准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奋斗牺牲、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都是指向这一理想,也因为这一理想而益发彰显出其现实运动的伟大意义,益发激励出其奋勇前行的力量与豪情。

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因共产主义的漫长历史进程而放弃;坚持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不把共产主义庸俗化,把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贯穿具体的实践活动始终。远大理想与现实运动的辩证统一让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建立在坚实的基石之上。

中国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是自然历史进程与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开始了快速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探索。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社会形态,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然历史进程不等于坐等历史自然实现,立足既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但始终不忘向更高社会发展阶段跨越;坚持走好当下每一步,但始终着眼前行路,努力“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这体现的就是来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积极努力的奋斗。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就是把自然历史进程与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辩证统一起来的历史实践活动。

历史实践要求革命

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共产主义来自革命并且只有在革命中才会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首先体现为推进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革命,对象、任务、动力有着很大不同,但根本指向始终一致,就是通过革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此,社会主义革命是如此,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如此,没有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也就没有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更是一以贯之地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百年征程就是“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自觉。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是革故鼎新,是对旧社会、旧制度、旧模式、旧实践的彻底决裂与彻底根除。自我革命则是回归初心,恢复本来,是把遮蔽住共产党肌体的灰尘涤荡干净。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辩证统一体现在政党历史方位上是革命党与执政党的辩证统一。对中国共产党来讲,执政与革命不是对立的。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把革命和执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为什么中国社会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能始终保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在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被动局面中能坚定走自己的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就在于革命精神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永不泯灭的政治基因,永不褪色的斗争品格。

主体地位的历史自觉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代表全世界希望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人们,这是对阶级属性的高度自觉和历史发展的理性回应。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初心使命与担当,也是建立在最鲜明、最广泛、最真实的代表之上。

代表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必然要求和当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者、工人阶级也就代表了未来,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集中体现为人民立场。在迈向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彻底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实现来自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对民族和国家复兴的担当。

中国共产党生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滋养的广袤大地,与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代表中华民族,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华民族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但是中国共产党还要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从20世纪上半叶投身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到后来推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基本格局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再到21世纪以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代表着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梦想,用现实的行动告诉世界,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

主体关系的实践自觉

中国共产党以核心与工具辩证统一的身份实现领导。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身份,毛泽东讲过两句话:一句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讲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一句是在接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时讲的,“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这其实讲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基础的身份定位——“核心”。人民群众踏上漫漫征途需要舵手领航,应对复杂环境需要“定海神针”,作出困难决断需要“主心骨”,由之而拥戴、遵从、维护核心,领导关系自然形成。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中,领导不只是一种单向的主导性关系,还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认同关系。中国共产党不仅以核心、以主导者的身份行使领导,还以工具、以从属者的身份来实现领导。在政治实践中,奉献与牺牲是最有力的领导方式,也是最深刻的领导关系。

中国共产党通过教育组织与联系服务辩证统一的行为实现领导。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一定阶段特定环境中的人民群众群体需要教育与组织。教育组织不是命令主义,不是强迫群众服从,而是要走到群众中去,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中发现群众的关切与期待,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来回应群众的关切,满足群众的期待。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为领导而领导,是为坚守初心而领导,为担负使命而领导,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科学的信仰、正确的策略、有效的行动是实现领导最大的底气。因为中国共产党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最能真心体察民情,最有作为、最能为人民带来最真实的获得感。中国人民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正让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真正发挥出历史创造者的磅礴之力。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共产党治理探索与中国特色治理的形成
??作曲家李焕之逝世17周年,曾创作《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
专访德国共产党主席帕特里克·克贝勒:“中国成就让全世界共产党人自豪”
党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毛主席纪念堂南北雕塑群都蕴含了什么意义?
【微团课】共青团知识第5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