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年材料字数竟超百万?写材料压垮笔杆子?

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持续推进,一些苗头性问题值得注意。据媒体报道,有的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全靠材料撑,让“笔杆子”扎耳挠腮、好不痛苦,甚至调研科都没空调研,“平均一周要给领导写3篇四五千字的稿子。”

从工作总结,到留痕记录,写材料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必要形式。这本身无可非议,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形式大于内容,就沦为形式主义。就拿调查研究来说,理应调研在先,材料在后;调研扎实,材料平实;当写则写,无事不写;写则求真,不能作假。但从新闻报道看,问题集中于将调查研究异化为“纸面工程”——上面调研主要看材料,下面汇报主要靠材料,材料成了主角,现实反而成了配角。

既然材料取胜,上上下下的精力自然向此倾斜。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文字内卷,动辄追求合辙押韵、对仗工整、用词华丽,三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也要注水到两三千字。报道中一位研究室干部感慨,每年最终形成的材料字数超过100万,算上反复修改的材料,字数就更多了。一堆穿靴戴帽的文字,遮蔽了真实问题,耽误了情况上报。短期看,可能影响实际工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长期看,更助长材料政绩、浮躁风气。


写文章需要源头活水,有效输入才能更好输出。没有沉入一线,没有深入思考,怎会生产出有含金量的文稿?久而久之,胡编乱造、快速成稿的本领大增,思辨能力却没有见长,糊弄之风一旦弥散,坑害的还是广大群众。

“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党100多年来的“闯关秘籍”。如今,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要对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摸清真实情况,进而制定解渴方案。

读材料固然是途径之一,但绝不应该喧宾夺主。事实上,也只有自己到了一线、感受生活,领导干部才可能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这个意义上,真正负责的领导干部应该追求一种沉浸式体验。哪怕只是挤挤地铁上下班,坐坐公交买买菜,也能看到更加清晰的“社会真实”。拿出这样的务实精神来,才能在调查研究中取得真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唯实精神和实干作风的时候。少些精致的形式主义,听清民之所呼,解决现实问题,这比写多少份材料都有价值。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评论员 崔文佳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评论员 崔文佳【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说会写: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要当大笔杆子,不当材料狗
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握住“笔杆子”
调查研究:“随机”才能掌握“实际”
办公室笔杆子一直以来都是为领导代笔
【市委书记:领导干部要坚决避免“逃避式”责任担当、“散漫式”纪律作风、“美图式”工作实效、“签单式”履行职责、“佛系式”对待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