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评】对伦敦大火不能隔岸观火

当地时间6月14日凌晨,西伦敦一座名为“格伦费尔”的24层公寓内发生大火。截至目前,灾难已带走12人的生命,致使至少68人受伤。



因为令人惊骇的程度不啻于一场恐怖袭击,伦敦大火的消息迅速引起了世界性关注。机构媒体拍摄的照片、社交媒体提供的细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采访,真实地还原了这场悲剧:瞬间被大火吞没的、包含一千多套房间的巨大建筑物,从高层跳下的着火的孩子,在窗口声嘶力竭呼救的母亲,自制降落伞从窗口跳出的男人,以及,至今仍处于“失踪”状态的居民。正如目击者所言,这个过程“如人间炼狱”。


当然,与恐怖袭击不同、却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火灾相同的是,这场大火并非没有各种形式的预警。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称,当地居民组织早就认为这片街区有一系列火灾隐患,曾多次就可能发生火灾一事发出警告,却并未引发管理者有益的行动。而此次大火的多名幸存者则称,火灾发生时大楼内部并没有火灾警报响起,且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也没有应急工作,凌晨还在熟睡的人们多半靠邻居的敲门声惊醒。半个多世纪前提出“海恩法则”在这场灾难又一次显效——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原始的徒手自救,与作为“现代社会标志”而出现的高层建筑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反讽。现代化的形式与现代化人文内含之间的落差,因为一场火灾而现形。这种类型的悲剧,原因具有典型性、教训具有共享性,对正处于急速城镇化和打造现代城市热情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如同一声来自大洋彼岸的警钟。


高层建筑的“立体燃烧火灾”,有着很大的救援消防难度。2010年上海静安28层高层公寓大火中,就曾出现90米云梯车难以全面封住火势、直升机降索救援难以施行的困境。这还是在中国最发达城市的核心区域的救援,几乎代表了消防救援实际操作最高能达到的程度。因而,预防性就变得极端重要,高层建筑的防火、报警、内部消防装置就几乎成了生死线。



但恰恰是这种预防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并没有跟得上一个崛起社会的“大楼审美”。近些年来,仅主流媒体报道过的高层火灾隐患就多不胜数,火灾事故后的修工程违法违规追责、违反消防法规追责时有耳闻,天津著名的“65层超高楼”(后被拆除)就是其中极端的例子。


这栋楼高超过200米的巨型建筑,距离海河只有50到60米的距离,而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只有“一线天”,建筑容积率(密度)超过4.9,单层楼内住户就超过七十户。仅仅考虑火灾这一种情况,建筑内的消防通道都无法承受如此多住户的疏散压力。但正是这样一个奇葩的超高层住宅,波澜不兴地通过了近二十个房地产项目单位的审批。这个极端例子固是个案,但它刷新了人们对公共安全“最坏的可能”的估计,回头再来审视“中国高层建筑10万幢”的数据,整个社会都应该有些“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滋味。


当“格伦费尔”巨型的钢铁骨架变为焦炭,一位接受媒体采访的消防界人士哀叹,“这居然是发生在2017年的事情,简直是太悲哀了。”这句话颇具深意,如果一切管理和技术都不能始终向人本主义原则不断趋近,那么这种形式主义的现代化随时可能被一场灾难化为夯土。



内容来源:光明网《对伦敦大火不能隔岸观火》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伦敦华人怎么看“伦敦大火”
伦敦大火烧痛了谁
【高层建筑消防治理专栏】伦敦大火引深思,隔岸观火要不得!
消防专家谈今晨伦敦公寓大火
高层建筑火灾警示教育片 | 震撼
说说伦敦高层建筑大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