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政治学讲堂 | 席天扬:权力的影子

4月2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政治学讲堂”第四期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廖凯原楼207会议室举行。本期讲座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席天扬主讲,主题是“权力的影子:非正式约束如何影响政治领导力嬗变和组织效能”,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马啸主持讲座。校内外8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主讲人简介

席天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政治经济学长聘副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和经济史。

讲座内容

席天扬老师从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针对“权力”的定义出发,探讨了组织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决定性因素。他指出,比较政治学中主流的制度主义范式强调组织的权力,主张通过规则限制个人的权力。但是该范式没有回答制度是如何通过人的策略性行动得以创立和维持的。由于制度内生于权力结构,所以席天扬老师提出“为什么在不同的组织或政治体中,制度和个人权力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这一问题。

席天扬老师发表演讲

席天扬老师从中国南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同时期和场景的案例出发,回顾比较政治学的文献,总结了前任领导人对现任领导人进行决策时施加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核心命题,即前任领导者的健在和活跃会对现任政治领袖所具有的个人化权力形成限制;同时,当前任领导者在任时的政治影响力越大,这种限制就会更加有效。

席天扬老师向参加讲座的师生展示了其检验命题的实证研究方法。该研究创造性地使用了Google Ngram(谷歌文本语料库)等新的数据来源,构建了各国领导人的权力指数,并结合坦桑尼亚和墨西哥等代表性案例说明了该指数的有效性。用该指标构建的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论文提出的核心命题。

席天扬老师在讲座最后总结称,非正式约束对于政治组织内部权力运行的方式有重要影响;个人化的影响因素在代际权力约束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是互补关系;制度化对于领导权威的长期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

师生讨论

参加讲座的多位教师和学生与席天扬老师进行了学术探讨。马啸老师就研究中前任领导人施加干涉的意愿与制度化水平的关系、Google Ngram的测量指标与领导人在电视、社交媒体等非纸媒上的影响力的相关关系、前任领导人的数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向主讲人进行了提问。

费海汀老师从行政科层的差异如何影响分析结果的角度提问。徐湘林老师从比较政治学发展的方向对讲座进行了评论。他从宏观角度指出,比较政治学希望找到一个通则性规则对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结构的国家进行研究,但是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使用这种研究方法还有待学界进一步讨论与验证。席天扬老师对提问和建议一一作出回应。

讲座现场

SHOTS

在讲座最后的开放讨论环节,现场同学从理论在国家层面的适用性和政治文化对于理论适用性的影响等角度进行了提问,与主讲人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策划: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

文字:马佳磊 刘子辉

摄影 | 排版:曹政杰

声音来源:天夏F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可平“北大政治学讲堂”开讲:权力与权威
讣告上的政治学
参阅 | 各国领导人小时候什么样?有现在的影子吗?
【视频】水陆洲老师在红旗大讲堂系列讲座大全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治--宋学琴 大讲堂005
邱泽奇:数字治理——技术赋能与组织创新 | 北大政治学讲堂第十一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