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军的军功考核标准,真的只看人头数吗?

本 文 约 385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提及秦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军功首级制。有人认为,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方军官)的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正是这种军功首级制度让秦军成为了“虎狼”,从而一统天下。

但是,一个基层小兵真的能靠一直砍人头逆袭成贵族吗?秦国有那么多爵位和土地去封赏吗?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秦军军功首级制度的KPI考核办法。

影视剧中的秦军阵容。来源/电视剧《大秦赋》截图

“爵”的本意是一种酒器


中国古代有一种古老的礼制,叫乡饮酒礼,起源于社区共同体的集体聚餐会饮。在这个会饮的场面上,长者、尊者、幼者、卑者各就其位,敬酒行爵的次序就是每个人身份地位的直接反映,也是最原始的爵列与爵序。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酒的容器。图源/网络

封爵是一种封赏大臣的重要手段。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封爵制度,即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五等爵制度宣告崩溃,一种新兴的适应时代特点的封爵制度逐渐形成,这便是军功爵制度。

西周时期的政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军政合一”制度,带有浓郁的“尚武”色彩。而毗邻西戎、又脱胎于西周的秦国自然也是骁勇好斗、武德充沛。

事实上,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就已经开启了缓慢改革的步伐,到了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期,变法的步伐进一步加大。秦献公在魏国流亡过,见识过魏国变法后的强盛。回国后,秦献公开始推行县制,缩小贵族的直属封地,并将国都迁徙到靠近魏国边境的栎阳。

即位后的秦孝公意识到以往的变法并不彻底,所以针对六国发出了求贤令,这才有了后来的卫鞅(商鞅)入秦的故事。

商鞅主张“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同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以达到“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目的。

影视剧中的商鞅。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剧照

落实到执行层面,商鞅把爵位依据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公士、上造、簪褭、不更、大夫等十几个等级。附带在爵位之上是社会地位的提升、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其它优厚的待遇。
 

打怪升级没有那么简单


按照秦制,从“公士”到“不更”这四等是“士爵”。一个普通士兵斩首四级,就可以升级到屯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标准很难达到。

当你只是一名无爵位的士兵时,必须听伍长指挥,跟其他战友协同作战。如果自己脑袋一热就冲出去,会乱了百人队的行次,先被执行战场纪律。秦国军法,每伍若有一人阵亡,其他四人就会有罪。但如果每人杀死一名敌兵就能免于惩罚。因此,你脑子里必须想着先保护同伍的战友,而不是如何砍敌人的脑袋。伍长、什长、屯长、百将同样得服从上级的指挥,除非部队建制被打乱,否则你无法像打擂台那样跟敌兵单挑。

影视剧中的军阵。来源/电视剧《大秦赋》截图


双方大军交战最终会分解为万人阵、千人队、百人队、什伍小队之间的厮杀。按照战国兵法“斗一守二”的兵力分配原则,只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会直接投入战斗。大部分士兵主要是作为预备队,或围观、或追击,不一定有砍脑袋的机会。直接参战者受限于固定的战术位置,能斩首一两级就很不错了。

秦军战神白起从第十级“左庶长”升到“武安君”,用了整整十六年。秦统一战争的头号功臣王翦,也曾抱怨秦国封侯难。事实上,在商鞅设计的军功爵制度中,就连升到左庶长爵的猛士都很少。原因很简单,秦国军功首级制度的早期准入门槛很低,但后期升迁的限制条件非常多。

影视剧中的白起。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截图

军功爵法规定,无爵的士伍斩首一级就晋爵一级,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相当于伍长),斩首二级就晋爵二级,有资格做百石之官(相当于什长)。当你成为伍长时,会增加一个指标:全伍杀敌多过损失才记军功,杀敌和损失相当则无功无过,损失多于杀敌则集体有罪。当你升到屯长和百将级别的指挥官时,自己得不到敌兵首级就要被斩首。

在士爵过后,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这四级是“大夫爵”,基本是为封建时代的大夫所准备。他们通过军功可以成为县一级别的官僚和将领。可在获得方式上不同于士爵位只需个人斩首记功就可获得,大夫爵位的升级需要计算集体战功。大夫爵位的军官,需要指挥所在单位斩首33人以上,才能“盈论”(达到奖励条件),百将和屯长才能晋爵一级,且己方单位的伤亡要小于33人。

如果你是将军,盈论标准则变为攻城战要斩首八千以上,野战斩首二千。只要达到标准,上至统兵大将,下至后勤杂役都能得到奖赏。也就是说,秦将不仅要打胜仗,并且歼灭至少数千敌军才有晋爵的资格。大多数军官受限于指挥能力,永远停留在较低的层级。

所以,秦军功爵制度的特点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重罚而轻赏”。爵位升着升着,很容易就掉回原处,甚至可能连脑袋也掉了。
 

  怎么防范杀良冒功?


这里面还有一个疑问,如何鉴别秦军士兵杀的是敌方士兵还是普通老百姓呢?如果秦国士兵用良民的头颅来充当杀敌的功劳,不就乱套了吗?

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在实行以首级来记录军功的制度后,秦国确实发生过多起“杀良冒功”案件。为了防范“杀良冒功”,秦国制定了很多律法,比如上交的首级要带有颈部的喉结,防止用妇女和小孩的首级冒充等。另外,秦军还将五名士兵编成一个战斗小组(伍),每个伍的成员之间要互相监督,一人犯法,全体受罚。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商鞅设计的军功爵1.0版只有十八个层级,没有彻侯、关内侯和驷车庶长。军功爵1.0分为两个序列。第一个序列是赐给军中的校、徒、操、出公等勤杂人员的爵位,由“小夫”和一级公士两个爵组成;第二个序列是赐给战斗兵的爵位,包括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客卿(左庶长),十一正卿(右庶长),十二级大庶长,十三级左更,十四级中更,十五级右更,十六级少上造,十七级大良造(大上造)。两个序列总共十八级爵位,其中二级上造至四级不更都是“卒”,五级大夫及以上都属于军官。

军功爵法表格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把原先的小夫、客卿、正卿等爵位剔除,又把关内侯、彻侯等纳入军功爵体系,才正式形成拥有二十个层级军功爵2.0版。
 

晋升的天花板在哪里?


早期军功爵的爵位和职务不太分明,庶长爵几乎是将军的代名词。随着爵职进一步分离,即便担任高级武官的人,也未必能得到大良造爵。

战国灭蜀名将司马错功劳大吧?但他做邦尉时只相当于左庶长的客卿爵。白起攻克新城后从左庶长迁为左更,爵位高于司马错。白起任邦尉没多久,再立战功迁为大良造。司马错已经改任秩级二千石的上郡守,但他只是军功爵1.0中的左更。而长平之战时的秦军副将王龁才是左庶长,首攻邯郸的将军王陵只是五大夫。

由于早期军功爵最高只到大良造,白起虽屡立奇功,却多年没能再晋爵。其他武将做到左庶长后,也只有立下重要战功的几位佼佼者能继续晋爵。武安君封号和商君一样,是只有极少数人在军功爵封顶后,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这是王翦抱怨封侯难的根本原因。

在秦国,最欢迎军功爵体系的其实不是本国平民,而是山东六国的人才。从秦穆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段时间,秦军对外作战总数大约是130次。在留下统帅名字的80次战争中,任命客卿为主将的多达56次。从秦惠文王四年(公元前 334 年)设立丞相一职开始,直到秦二世亡国(公元前206年灭亡),有24人担任过秦国丞相,其中16人都是客卿出身。

李斯便是秦国客卿。来源/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有人可能要问,秦军胜仗那么多,朝廷有那么多土地和爵位封赏吗?这个其实不用担心。秦国变法之初地广人稀,国家掌握的土地很多,后来又通过战争掠夺大量土地。关中因远离战事而人口猛增,秦国通过大规模移民来给关中爵户腾地,新爵户则成为新领土的镇守者。更重要的是,秦国不像六国动辄赐给贵族几十万亩田,为奖励军功留足了资源。

秦军功赐田是在普通授田基础上逐级递增。每赏爵一级就增加一顷田产和九亩宅,申请一名无爵的庶民给自己当庶子,可以担任与爵位相对应的官职。秦汉律令规定1宅大30方步,恰好是9小亩,九亩宅恰好是“一宅”。秦汉的宅包括园圃、庭院。根据杨振红教授的计算,秦汉普通住宅约为30-40平方米,而1宅的总面积为1713.96平方米(足够召集同伍的小伙伴在庭院里练武了)

按照早期军功爵,最高爵位的大良造最多也只能在基础授田上再增加十七顷田。不过,从第九级五大夫开始会得到三百家税邑,立功之后会再增加三百家税邑。爵位越高,获得的税邑(食邑)越多,但得到的授田还是不多。即使到了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中的彻侯、关内侯虽能得到数量巨大的税邑,但直接掌握的田产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后来,王翦向始皇帝“请善田者五辈”,实际上是在法定授田标准外申请足够子孙五辈享有的田产。除了秦军功爵益田数量有限的原因外,另一个因素是秦的侯爵不世袭,最多是降爵继承制。田产会随着爵位降低而减少。如果子孙无军功,五辈之后只比平民略多一点。

史书没说始皇有没有破格赐田,王翦最终如愿封侯,其子王贲、其孙王离都是帝国的彻侯。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还是很够意思的,但没有改变商君设置的底线。事实上,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可以视为三晋时期类似制度的改良版,在当时并不鲜见,它充其量也只是秦国横扫六合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而已。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图源/《大秦赋》截图

总体来看,秦的军功爵制度存在着一个“阶层天花板”。贵族拥有的“封邑”和“高爵”,在商鞅变法后并没有绝迹。一些理论上的上升路径,对秦国平民来说其实是隔绝的。

频繁的战争以及大秦虎狼之师的“高胜率”,让普通将军们能够相对容易获得新的爵位,这个难度,远比普通百姓通过斩首封爵小得多。

参考资料:

1.朱绍侯 《军功爵制考论》

2.朱绍侯 《军功爵制探源》

3.张金光 《秦制研究》

4.张金光 《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

5.杨振红 《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

END

者丨原廓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袁晓
排版 | 于嘉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鞅变法的本质——一场传销大升级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衔制度:秦国的20级军功爵位,你知道多少?
军功爵制与秦社会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中国最
秦二十爵位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