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热浪中死得最多的总是老年人?
这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市(Lytton)6月29日爆表的气温数字,打破了加拿大有统计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
人们印象中气候凉爽乃至寒冷的枫叶国,正在饱受热浪的袭击。

 加拿大相关气象部门在推文中写道:「(6月29日)下午4点20分,利顿市气象站报告气温为49.5°C,连续3天打破了每日和历史温度记录。」
图片来源:Twitter

热浪滚滚而来,被高温侵袭的不仅仅是这一座城市,历史级别的热浪在迅速席卷整个北美地区。

加拿大西南部的温哥华,美国西部的西雅图、波特兰,东部的波士顿、哈特福德等城市都难逃厄运,气温相继突破地区历史最高点。

 2021年6月29日,北美地区气温示意图。美国西北部与加拿大西南部地区气温普遍都在40℃左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市的气温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9.6℃。

图片来源:BBC

热浪之下,人命为此买单。

据统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五日内的死亡人数(主要为猝死)已达到486例,相比往年同一时段平均死亡人数165例,增加了195%。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席验尸官丽莎·拉普安特(Lisa Lapointe)认为:

「自上周末热浪侵袭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验尸官服务处接到的死亡报告大幅增加,我们怀疑极端高温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在死亡人群里,最为突出的是老年群体(特别是独居老人),他们占据了死亡数字中相当大的比例。

警方专门提示民众要注意查访年老与有健康风险的亲人与邻居: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天气对社区的脆弱成员们来讲是致命的,特别是老人和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在这种极端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必须互相探访检查。」

 北美很多人家中没有空调,在空前的热浪下,一些人会选择睡在政府提供的降温庇护所当中。

图片来源:IG News

一般认为,老年人身体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出现意外而身亡,老年人遇到极端情况,死亡率偏高,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但美国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极端天气中,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比高,并不只是身体因素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


死于热浪的老年人

1995年,美国芝加哥出现过一次极为严重的热浪,一周之内造成了700多人死亡,芝加哥成了「死亡之城」。
与加拿大热浪情况类似,芝加哥热浪中的死者也是以老年人为主。
美国社会学者埃里克·克里纳伯格(Eric M. Klinenberg)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现象,进行了大量调查,在《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Heat Wave: A Social Autopsy of Disaster in Chicago)这本书中提出了质疑:

为什么许多老人在热浪中孤独而死却无人过问?

为什么老人们不愿前往凉爽的地方或寻求邻里帮助?

为什么不少老人在死前门窗紧闭,以至于需要警察和社会福利人员大力破门才能进入房间?

《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一书以1995年7月美国芝加哥市遭遇的造成700余人死亡的热浪为研究对象。作者结合具体的事件背景,提出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孤独中去世?进一步的相关问题是:人应该如何有尊严活着和死去。通过对城市家庭传统、邻里关系、公共政策、新闻报道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剖析,作者探讨了造成灾害的社会因素。这一深入并富有解释力的社会剖析,使此个案研究具有典范性的指导意义。
作者:[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
译者:徐家良、孙龙、王彦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4年
这些追问让人们意识到,热浪中杀死老年人的不仅是炎热,还有社会本身:
(1)独身生活;
在美国,选择过独身生活的人数逐渐增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十分孤独,如果再遭遇疾病,那么就会基本失去个人活动和交往能力。
(2)失去社会资源;
老人没有子女照料,在更大范围中,会容易失去社会网络的帮扶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3)社会生态恶化;
一些老人生活在贫穷、暴力和疾病盛行的街区中,社会生态恶劣、几乎没有公共社交场所,因而老年的社交空间往往也被剥夺。
(4)文化因素。
社会犯罪率上升,使老年人对出门社交逐渐产生恐惧心理,加之美国传统观念对个人主义和私生活价值的看重,使得老年人趋于闭门自守,孤立独处。
这些老年人在没有社会关系,还受到各类犯罪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蜷缩在家中这个唯一还算是安全的地方,以求保全自身。
当热浪来袭时,这唯一安全之处也不再安全。
可是,这些老人又能去哪里呢?
根本无处可去。
在芝加哥热浪中,正在被抬上急救车辆的老人。
图片来源:Chicago Tribune

不仅如此,在老年人死亡数量居多的情况下,不同族裔的邻近社区,死亡率的高低也有天差地别。

比如,某个黑人社区的死亡率是芝加哥热浪平均死亡率的5倍;而一个相邻拉美族裔社区的死亡率仅有平均死亡率的1/2。

10倍的巨大差别,难以用简单的「种族文化差异」来进行解释。

克里纳伯格在研究后提出,这种死亡率差别主要由「社区的经济活动」和「商业环境的演变」这两点导致。

芝加哥工业衰落后,黑人社区的商业活动逐渐凋敝,大量居民离开,不少土地变成荒芜无主之地,成为了犯罪者的乐园。

黑人社区原本负责加强人们社会联系的教会组织,也因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而资源枯竭,对老人们的关照非常有限。没有离开当地的老年人只得终日蜗居家中,动弹不得。

只有一街之隔的拉美社区,情况却截然不同。

这里商业依然坚挺,商店街道繁荣、广告牌林立、街上人车众多,邻里关系普遍和睦,生活空间一片和谐。正常运转的教会组织也有足够的资源给独居老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在他们有困难时给予帮助,不至于孤独而死。

在酷热中,打开消防栓解暑的青少年。
图片来源:WordPress
由此可以看出,当热浪来袭时,社会关系对老年人有多重要。
甚至可以说,在灾难发生时,社会关系是帮扶老人一把,还是与热浪合谋,决定了老年人的命运。
不过,社区还只是影响老年人生死的因素之一,克里纳伯格指出,政府与媒体在热浪中的作为同样重要。

热浪中的政府与媒体

人们通常认为,当有重大突发情况时,政府责无旁贷,应尽力帮助民众解决问题。
那么,1995年的7月,芝加哥市政府做到尽职尽责了吗?
克里纳伯格的观点是:
完全没有。
《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中写道:

「市政紧急事件反应系统要求行政管理者不仅要信任在第一线发回报告的官员,而且要将有关重要信息上报给有关的决策领导层。医务工作人员抱怨说,在热浪期间,消防部门内部的分工以及消防管理机构在处理公共健康危机方面的经验不足堵塞了信息渠道,延误了市政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

芝加哥市政府对灾情预估不足,且没有准备好应对重大灾难所需的设施,直到热浪爆发的最后一天才发布预警。
为了节省开支,消防部门并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医务人员,耽误了救援时间。
期间,城市停电,人们无法抵御酷暑,市政府还顺势将锅甩给了供电问题。
同时,由于芝加哥市政府为了减少公共服务支出,于是推行改革,把公共服务设施大都转移给了私人来运营。
但这样的改革又不够彻底,结果便是大多数私人公司将资源投入到救援富裕群体中,富有的老人得到了更多帮助,而穷人,特别是贫穷的老人则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更重要的是,由于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民主党内部提名总统竞选人的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第二年(1996年)要在芝加哥召开,作为市长的理查德·迈克尔·戴利(Lichard Michael Daley)想要打造芝加哥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形象工程上大量投资。
这就导致当灾害来临时,芝加哥市政府因害怕形象被抹黑,便全力否认政府在决策上出现的失误,各个部门互相推诿责任,淡化事件影响,将人为问题全部归咎于自然灾害,在事后调查时表示「这次热浪是一些关键的自然因素罕见地聚合在一起所导致的气象事件」,人们的死亡是由于「人类在自然肆虐下的脆弱」。
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1995年受到热浪侵袭的芝加哥航拍图。
图片来源:Climate Signals
而作为「第四权」的拥有者,媒体在此事上亦没有承担起足够的责任。
大部分媒体都在获取材料后,刊发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文章,以追逐利润。
在当地颇有影响的《芝加哥论坛报》报道了部分受灾者的情况,可并未引起什么反响。
热浪过后不久,大多数媒体就不再关注这件过了热点时效的「旧闻」,转而去追逐更新奇的劲爆消息。
虽然有部分记者在灾后进行了受害者回访,并试图进行反思,可报社和电视台的经营者们收到材料后,并不认为几个月前的事情还能引起什么波澜,便随便处理,草草了事。

1995年7月17日,《芝加哥太阳报》的新闻标题为《被热死的人数可能达到300》。

图片来源:South Side Weekly

一场700多人死亡的灾难不再有人关心。政府发布新的政策,媒体追逐新的消息,仿佛热浪从没来过,那些死亡的老年人被所有人迅速遗忘。
可灾难不应该就这么简单地过去。
作为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热浪发生时,年仅24岁的克里纳伯格正在加州读社会学博士。他对家乡的关爱,让他将灾难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
经过克里纳伯格的调查研究,芝加哥热浪的悲剧重新进入公共讨论中,也引起了人们对灾难的深层反思。
 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克里纳伯格。

图片来源:Facebook @Eric Klinenberg

许多灾难,虽是天灾,更是人祸。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周雪光老师在《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一文中便指出,各类组织(尤其是政府)理应从此事上吸取教训,对深层的组织机制进行革新:

「这些现象和问题反映了科层制正式组织的结构在追求效率和适应环境两者之间的深刻矛盾。......,正式组织大多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运作,这种常态运行的状态在本质上无法(也不可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不应该期待正式组织同时拥有常态状况下的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提高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是组织设计的目标,那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组织结构。从组织设计上,需要考虑如何在突发事件出现时从常态到紧急状况的转化机制,例如如何将原来的常态机制暂停,如何启动紧急运行机制,以及建立预警系统、多重决策程序等等一系列课题。」

从制度层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所有政府的责任。
不过,这种提升,并非是要强化政府的权力,将所有公共事务都包揽在自己身上。
相反,在周雪光老师看来,正式的政府组织在应对危机时,由于科层制本身的局限性,无法及时、灵活地处理灾害和危险,政府更应该赋权社会自组织,提高社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尤其是在气候变暖愈发严重的今天(参见《什么是极端天气?》),人类即便开始关注气候,节能减排,全球变暖的趋势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被遏制的,诸如热浪一类的极端天气还会层出不穷(关于全球变暖,参见《关于全球变暖,别再疑神疑鬼了》)。
就像这次加拿大热浪,便是全球变暖所引发的。
世界气象组织的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Clare Nullis)就表示,此次严重高温是由「大气阻塞模式(Atmospheric Blocking Pattern)」引起的,这一模式会导致两侧低压形成「热穹顶(Heat Dome)」:
「通常人们会看到一条巨大的高速运动的风带形成的『急流』推动天气变化,但这次不是这样。现在的经历几乎像一种『高压锅效应』,气温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加拿大的环境气象学家阿梅尔·卡斯特兰(Armel Castellan)认为高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警告人们注意防暑:
「我们正在创造纪录,但在这个季节这么早就创造纪录实属罕见。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发现温度更高的日子已持续很多天了,这是很危险的:这样会导致人们脱水。」
卡斯特兰的警告非常重要。
事实上,在北美各个地区,已经出现不少因高温而患病就医的情况。
截止到7月1日,美国俄勒冈州卫生局已经报告在5天内有633人因高温导致的症状前往医院就诊。华盛顿州的就医人数则超过1300人,是俄勒冈州的一倍。
 一只在炎热天气中跳入水中避暑的狗。
图片来源:Reuters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65岁以上老人在2018年经历的热浪,要比1986年至2005年间的平均水平多出2.2亿人次。
这一数字在未来恐怕会更大。
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在灾害中仍会遭到比其他人更严重的打击。
从制度层面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让人们在天灾中不至于死于人祸,这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个社会能否推动文明进步,就在于其反思能力。
就像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让这个城市一夜崩溃,却也重新塑造了芝加哥,其他城市也借鉴了治理经验,让悲剧不再重演。
在《热浪》这本书的后记《永远在一起》中,克里纳伯格记录了那些死去的独居老人因无人认领尸体,被芝加哥市政府安葬在公墓。
时隔五年(2000年),当他再次来到这些墓地前时,他发现,虽然从来没有死者的家属来访,但是记者会时不时来这里。
经过这次事件,媒体对灾难,也有了更多反思。
而《热浪》一书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学的经典之作,让芝加哥热浪悲剧能重回公共政策的讨论视野,能让2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检视加拿大热浪和其他灾害危机时,也能从中获益,很重要的原因就如周雪光老师所言:
「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灵活的研究环境和研究生训练项目的支持, 使得作者可以从事耐心的长时间的深入观察, 这项研究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深度和力度。」
「一个好的学术作品的产生, 也得益于一个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因为有言论自由的环境,克里纳伯格才能在芝加哥做长期的调查,他没有遭遇其他国家学者研究本国灾难时所遇到的种种阻挠:没有骚扰、阻碍甚至恐吓其中断研究的地方政府,也没有为了怕得罪地方政府而在事后不敢接受采访的独居老人。
也因如此,克里纳伯格能够通过学术作品将这起天灾背后的人祸,以社会学家的视野解剖清楚,换在其他国家,这是难以想象的。
灾难不可怕,人为因素导致灾害加剧也不可怕,怕的是为了掩盖一个错误,用十倍的谎言和暴力手段来层层加码,错误不断翻倍,最后整个社会掉入塔西佗陷阱,公信力丧失,谣言与阴谋论四起,真相被永久掩埋。
这才是现代社会的悲剧。
而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参考资料

Aya Elamroussi, Amir Vera. Hundreds of deaths reported as cities urge residents to conserve power during ravaging heat wave. CNN. 2021-07-01.

Christina Maxouris. This is what happens to your body during extreme heat. CNN. 2021-06-30.

Sarah Moon, Jon Passantino, Rebekah Riess. More than 230 deaths reported in British Columbia amid historic heat wave. CNN. 2021-06-30.

[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 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 徐家良、孙龙、王彦玮(译). 商务印书馆. 2014.

周雪光. 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 社会学研究. 2006,(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雪光: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
穷人的灾难:高温考验中国热灾应急机制
长江游轮倾覆:弱者同处孤岛
莫到重阳才尊老
空调与精神病
历史上的贱老弃老杀老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