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行知: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 传世经典《家庭教育》

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冤枉哭多少回。估计起来全中国六岁以下的小孩子每年流的眼泪该有两万万斤。如果做父母的肯像陈先生这样细心教导儿童或是采用陈先生的教导方法,我敢说小孩子的眼泪是可以省掉一万万八千万斤咧。

——陶行知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925年,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开创者、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陈鹤琴(1892-1982)的两本教育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与姊妹著作《家庭教育》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印行。

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将对三岁的儿子一鸣与刚出生的女儿秀霞的教育过程与心得记录下来,结合儿童心理学原理与儿童发育、成长规律,归纳、总结为101条教导原则,成为中国的现代儿童教育传世经典

自1925年《家庭教育》一书问世至今,近一个世纪,《家庭教育》多次再版,持续影响了几代读者。陈鹤琴也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教育改造》是他在他所进行的中国教育改造实验——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是20世纪对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的一本著作。


在本书首次出版时,陶行知已经形成基本观念: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要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简言之,中西古今的知识与文化应当是所写、所信、所行的初始条件。

在《中国教育改造》的自序里他更是写下: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陶行知认为《家庭教育》是儿童幸福的泉源,也是父母幸福的泉源,期待书中的知识能帮助解决为人父母的许多疑难问题


评陈著之《家庭教育》

——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在这书里,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了很充分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负家庭教育责任的,都有很具体的指导。

书中取材的来源不一,但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陈先生的儿子,一鸣。著者在《自序》中曾声明各项材料之来源,但未指明一鸣就是这本书之中心人物。倘使我们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它一遍,就觉得这是无可怀疑的。一百多条举例当中,在一鸣那儿来的,就占了七十三条之多。其余的事实只可算为陪客。陈先生得了这个实验的中心,于是可以把别人的学说在一鸣身上印证,自己的学说在一鸣身上归纳。据他自己所说,我们晓得《佛戴之教育》(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e)一书对于他研究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是很有影响的。佛戴小时通五国方言,九岁进大学,十四岁得哲学博士,十六岁得法律博士并任柏林大学教授∶都是他的父亲大佛戴的教育理想之实现。一鸣就是陈先生的佛戴。《家庭教育》一书就当作《一鸣之教育》看,也是可以的。

郑宗海氏的《序文》上说∶'我阅过之后,但觉珠玑满幅,美不胜收,有数处神乎其技,已臻乎艺术的范域。'这种称赞并不过分。我现在要举一两个例来证明陈先生的艺术化的家庭教育。当他讨论游戏式的教育法时,他举了下面一个例∶

今天(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下午我手里拿着一只照相机,叫我的妻子把我们的女儿秀雅放在摇椅里,预备要替她拍照的时候,一鸣就捷足先登,爬到椅子里去,也要我替他拍照。我再三劝告他,他总不肯。后来我笑嘻嘻的对他说∶'一鸣你听着!我叫一,二,三;我叫'三'的时候,你就爬出来,爬得愈快愈好。'他看见我同他玩,也很高兴的答应我。歇了一款我就一,二,三的叫起来,说到'二'的时候,他一只足踏在椅子的坐板上,两只手挨在椅子边上,目光闪闪的朝我看着,等到我说到'三'的时候,他就一跃而出,以显出他敏捷的样子。(《家庭教育》,三五面)

一鸣三岁大的时候,陈先生要一鸣把东西玩好以后,整理好放在原处,一鸣不依,他就想了下面说的一个法子∶

后来我对他说∶'我帮助你一同弄。'我就'海荷''海荷'的叫着,替他整理起来;他看见我已经替他整理好,也'海荷'海荷'的叫着,把书籍搬到他的书架上去了。(《家庭教育》,七六面)

他讨论小孩子为什么怕,为什么哭的时候举了两个例,也可以显出他神乎其技的教育法∶

我同一鸣(一岁零十个月)在草地上游玩的时候,他看见一只大蟾蜍就举起手来向着后退,并且喊叫说∶'咬,咬!'我走过去,在地上拾了一根棒头轻轻地去刺着那只蟾蜍说∶'蟾蜍你好吗?'后来他拿了我的棒头也去刺刺看,但是一触就缩回,仍显出怕的样子,但比当初好得多了。(《家庭教育》,九五面)

有一天,我带一鸣(一岁零三个月)到东大附小去看小学生做戏,做戏的小学生们共有三百多人,戏做得很好,观戏的人大家都鼓掌。在这个当儿,小孩子应当发生惧怕。但我一抱一鸣进门,就笑嘻嘻的对我说∶'你看这里许多小孩子。'后来看见小孩子要鼓掌的时候,我就对他说∶'我们也来拍掌。'他一听见小孩子拍掌,也就欢欢喜喜地鼓起掌来。(《家庭教育》,九五面)

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冤枉哭多少回。在这种家庭里面,小孩子早上醒了要哭,吃奶要哭,穿衣服要哭,换尿布要哭,洗脸要哭,拭鼻涕要哭,看见生人要哭,喊人抱要哭,讨糖吃要哭,跌了要哭,睡时脱衣服要哭。一天平均总得要哭十几回。估计起来全中国六岁以下的小孩子每年流的眼泪该有两万万斤。如果做父母的肯像陈先生这样细心教导儿童或是采用陈先生的教导方法,我敢说小孩子的眼泪是可以省掉一万万八千万斤咧。

陈宪生写这本书有一个一贯的主张。这个主张就是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住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陈先生此书所述各种教育方法,或宽或严,都以事体的性质为根据,不以施教育的人为转移。他和他的夫人对于一鸣的育就是往这条路去走的。我们看他教一鸣觉得他是个母亲化的父亲,姊姊化的父亲,但他从没有失掉父亲的本色。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泉源,也是父母幸福的泉源。著者既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我愿读此书者亦务须用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肠去领会此书之意义。我深信此书能解决父母许多疑难问题,就说他是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也不为过。这本书虽有许多贡献,但还是初步试验的成绩。有志儿童幸福者倘能拿此书来做个基础,再谋进一步的贡献,那就更是我们所希望的了。

(文字摘自《中国教育改造》)


1.《家庭教育》

陈鹤琴 著 


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因小孩子难以教养就不去教养他呢?我们知道幼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去教养我们小孩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行知教育名篇——评陈著之《家庭教育》
检索教育家陈鹤琴《家庭教育》教导原则
小孩子处处与你作对,该怎么办?
家教名人名言
【父母必读】好父母的标准是:做好这12个字!
关于教育孩子最精辟的话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