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掏耳朵用力不当或致聋 清理耳道深度勿超2厘米

掏耳朵是生活中很多人的习惯,耳道中传来的那种酥麻麻的感觉让人通体舒畅,以前老理发师傅都有一手掏耳屎的好功夫。不过,在耳科专家看来,掏耳朵这样的小动作,却隐藏着大风险,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还是不要随便挖比较好。

  人们掏耳朵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清理耳屎,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医院主任医师王武庆指出,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作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从理论上来讲,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外耳道内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而且,耵聍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其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并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还可防止小虫接近。

  也有不少人掏耳朵是因为外耳道瘙痒,或者干脆是为了享受掏耳朵的快感。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将工具深入耳道挖都容易造成耳道损伤。王武庆解释,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且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另外,由于耳道较深,工具深入耳道后对深浅稍有控制不当就会触及鼓膜。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一旦鼓膜被刺破穿孔,人就会失去听力。

  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孙建军表示,只有当某些人的耵聍过多,引起耵聍栓塞,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时,才是真正需要掏耳朵的时候。不过也最好去医院请耳科医生帮忙清理耳道。医生会在耳镜的帮助下,使用甘油将耵聍软化,在不伤害耳道的情况下清理。

  如果耵聍生长过快,在家自行清理耳道时,建议最好使用软质棉棒,不要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朵,且深度不宜超过2厘米(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5厘米)。

搜狐健康 生活从此健康

受访专家:王武庆 孙建军
简介:

王武庆,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除熟练诊治各种耳鼻喉科疾病外,擅长耳显微外科,如中耳炎、中耳畸形,中耳听力重建、周围性面瘫等疾病的诊治,以及耳聋、眩晕诊治和平衡功能检测和康复。
孙建军,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本专业研究25余年,擅长耳显微与耳神经外科、激光微创外科、睡眠呼吸障碍、颅底、颌面及头颈外科、鼻腔与鼻窦外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误食耳屎会致哑,是真的还是假的?
采耳就是神仙般的存在?世界上最爽的事也要悠着点!
那些爱掏耳屎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应该怎样正确掏耳朵呢?
耳屎需不需要掏?你先住手听我说
注意!掏耳一时爽 掏耳不当危害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