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种族主义

   在人民日报一篇《大量使用WiFi、iPad等词伤害汉语纯洁性》的报道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语词的过度使用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引起公众不满。比如说:“采用了基于OpenEdX开源平台,开发了HTML5视频播放器,不再依赖国外课程播放首选的YouTube,解决了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edX平台问题。”类似的表述,如今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WiFi、CEO、MBA、CBD、VIP、PM2.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可是,这样的“零翻译”,不知有多少读者看得懂?专家表示,“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一个英语专业的同学一个问题:“如果几百年前发起工业革命的是中国而不是欧洲,如果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将欧美甩了几百年而不是人家把我们甩了几百年,那现在的计算机上所使用的语言是不是都会变成汉语?”我记得这个问题那同学当时没有回答出来,但是此问题却一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这几年来总是不经意地就去思考当初的疑问,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彻底被《人民日报》的那篇文章给唤醒了。

   经过好几年的思考,我终于搞明白了,对于一种文化或者语言,只要它是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具有极大的实用性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文化种族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它,不能仅仅因为它会破坏本国语言的纯洁性而将其改编或者摒弃。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认为:除了不再发展的原始语言,世界上没有一种自给自足的语言,没有一种绝对纯洁性的语言。自然规律下人为地去维护一种语言的纯洁性是徒劳无益的。我们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很多语言正是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生机。

   至于汉语被其它语言,主要是英语所“入侵”我觉得主要是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欧美的科技有着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先进性与强势性,这也就是我上大学时候的那个疑问,如果不是欧洲而是中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但是历史和假设恰好是相反的。这种困境就导致了我们所使用的日常用品基本上全是别人发明的东西,人家发明的自然要用人家的语言来命名,对于我们这种“拿来主义”或者“借来主义”者,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用原始名,要么翻译成本国语言。

   其次,英语字母更符合现代数学和逻辑学的编码方式。当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为数学发明了一套符号体系之后,数学和逻辑学的发展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代,数学出现了各种分支,包括最后出现的计算机学。然而计算机学仍然沿用了数学的编码方式,并且英语字母有着无可比拟的便捷性。记得明清时期中国数学家将国外的符号体系翻译成中国文字的时候,加减乘除这些运算是用天干地支来表示的,这种表示方法繁琐、冗杂,不易进行计算和阅读。况且英文字母在排版方面亦有着其它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英文字母都可以翻译成汉语。这其中优秀翻译人才是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的英文单词比如Nokia可以翻译成诺基亚,Microsoft可以翻译成微软,但是总不能把iPhone翻译成“爱疯”或者“爱风”,将iPod翻译成“爱破的”或者“挨炮的”,这样的翻译不但起不到顾名思义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当科技的发展速度超过平民的脚步时,必然会出现表示与理解之间脱节的现象。一个普通人没有必要理解高深的计算机和数学表示符号,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有用、可以干什么、怎么用就可以,总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向科学家一样去思考。

   对于那些易于翻译的,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亲切的本国语言,对于那些翻译有难度或者无法翻译的何不保持其原有形态。至于认为外来词汇会伤害汉语的纯洁性,纯属杞人忧天。对于优秀文化,我们没必要以文化种族主义的态度来对待。

   正如曼彻斯特大学的Brain.Cox教授所说的那样:“科学必须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在科学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之前,我们应该对其持以包容的态度,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就粗制滥造地胡乱翻译。亦正如Sapir所说:“除了不再发展的原始语言,世界上没有一种自给自足的语言,没有一种绝对纯洁性的语言。自然规律下人为地去维护一种语言的纯洁性是徒劳无益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筱一:好的翻译,是不是以维护母语的纯洁性为最高标准?
NBA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键盘字母是否必须换成中文?
我国行政强制保卫汉语 多少书会成“禁书”? (1)
杜吹剑:保持汉语纯洁性,何错之有?
生活中的语言经济学:四个案例
左看右看字母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