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西缘 民族情

40年前,就已闻说湘西与张家界的大名,一直无缘前来实地走一走,4月下旬在岳阳参加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一次研讨会,巧遇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园长简德彬先生,诚恳邀请与会的专家学者,前来参加5月中旬的“武陵山区扶贫文艺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能有一次近距离接触大湘西,与专家学者们沟通交流的良机,本人非常高兴,也倍觉荣幸,因此特地前来凑个热闹。

我与大湘西,其实非常有缘。早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我下放在老家九嶷山下的一个小山村的时候,有个带队的队长——区卫生院的彭光辉医生,就是湘西人,土家族,他的两个儿女,也同样下放在那里,我们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彭队长性情特别豪爽,讲话办事“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拖泥带水。他特别注意影响,对子女要求非常严,需要大家遵守的,首先要他俩带头做到。后来,彭队长调回湘西老家去工作,把这两个儿女也带走了,从此我们失去了联系。

77年恢复高考,我有幸迈进了大学的门槛,在湖南师院零陵分院就读。8010月,我大学毕业后,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自愿报名,经省教育厅、人事厅选派,前往西藏工作。当时,湖南进藏的有8个同志,其中两个就是吉首大学的张雄和胡蓉(一个中文,一个数学)。

11月中旬,我们在省军区招待所集中省里有关部门给我们送行,领导接见,参观座谈。然后经郑州西安,甘肃柳园,再分别乘坐大卡车,前往拉萨。进藏后,张雄被分到日喀则地区,听说改行到县里的公安局工作,后来内调回到湘西,我们再也没有联系。

和胡蓉,被分配到藏北高原西部的一所县中学工作,而且同住一间宿舍,在一起生活了两年,亲如手足。此地海拔4760多米,高寒缺氧,每年9月到次年的5月,都是雪飞霜降滴水成冰的季节。里没有一棵树,连牧草都只长几寸高,6月份小草才开始泛青吐嫩,8月底就变黄枯萎了。茫茫羌塘,地广人稀,交通十分困难,近1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还是荒芜冷落的“无人区”。

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藏族孩子,语言不通,教学困难重重,而且生活上的困难也不少。每天都是用牛粪生火,在小河沟里取冰化水,做饭菜。由于地区和县城之间不通公共汽车,连邮车也得十天半月才跑一趟。长年累月吃不上新鲜蔬菜,有时只好用酱油拌点辣椒面,借以下饭。但当地的藏族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关心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照顾。不仅培养我们入了党,还先后提拔我们成了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我们在那里一道工作了将近8年,后来,我调到地区,在教体委和地委组织部工作了几年,然后到地直小学和师范学校工作。胡蓉老家就在原来的大庸县,他也是个土家族,找了个河南的姑娘,92年内调,去了河南原阳的一所中学。97年香港回归,11月,在组织上的关怀与照顾下,我好不容易内调回到湘南老家,在原零陵师范学校和永州职业学院任职;2015年退休,如今定居在长沙。

我在工作之余,喜欢舞文弄墨,曾经有歌词、中篇小说与散文作品,在省里和全国获奖。2013年6月,长篇历史小说《灞亭柳》30万余字,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有20余名专家教授,来信来函或撰文,予以点评、赞誉;另有电影剧本《愚者宗元》,正在筹拍中。

2016元月,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吾道南来》,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苦耕”,终于完成书稿。小说第一部36章,45万字左右;主要描述南宋宰相、主战派领袖张浚,为朝分忧、为民解难,艰难曲折的抗金斗争人生历程。小说第二部40章,45万字左右;主要描述宋代理学大师、湖湘文化奠基人张栻,重教兴学、为国育才,精研与弘扬理学、不遗余力,为政清廉、造福一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历程。多谢省作协各位评委和友人们的关怀与青睐,三月底将拙著《吾道南来》,确定为2019年度重点扶持的20部作品之一,实在感到非常庆幸。

此外,自己去年下半年,开始将创作的重心,往现当代转移,撰写了一部祁剧《南风之歌》,共六场(瑶寨访贫、不辱家门、游山惊魂、抗灾防汛、难忘初心、福满新村),主题为大瑶山脱贫致富。主要内容为:南风岭瑶族乡羊角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但因交通不便,许多瑶民分散居住在大瑶山中,生活十分艰难;从省城交通厅选派到该乡担任党委书记的黄南风,和乡长赵晓凤一道,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实行精准扶贫,集中搬迁。他们想方设法,动员民众,筹集资金,新修通村公路,引进企业,筹备成立旅游度假村有限股份公司、石蛙等特种养殖场,齐心协力,战胜山洪灾害,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崭新瑶寨,描绘了一幅最新最美的瑶山脱贫致富图。

本剧所反映的题材,虽然较为常见,但角度新颖,立意独特:一是讴歌民族团结,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剧中的两位主要角色,都是瑶族干部,而且是乡镇领导,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流血流汗,成长不易,很有代表性,非常值得关注;二是对四十多年前的下放知青,如何反哺农村,感恩和回报社会,引人深思;三是关注企业扶贫,怎样精准发力,广开门路,帮到点子上,提出个人见解;四是对乡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如何排忧解难?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自己的独特优势?扶贫领域的反腐倡廉,如何扶正祛邪?高干家庭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的家风,教育自己的子女,经得起挫折,为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引路铺石等等,都有所涉及,希望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我的剧本中,也提到了湘西的十八洞村。

回首短暂的人生,我在藏北工作十七年,那曲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自己早就离开了西藏,但我的血管中一直流淌着一股浓浓的民族情结。因此,我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与民族地区相关联。

这一趟湘西和张家界之行,会议期间,那些领导和的专家们精彩的演讲,琳琅满目的盆景、剪纸作品,异彩纷呈、别具特色的文艺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亲临十八洞,实地参观考察,大开眼界,收获甚多。会后自费游览,领略了天门山、黄龙洞、芙蓉镇、凤凰等地的秀美与惊险奇绝,不仅为湘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所陶醉,更为湘西人的智慧和才情所钦佩,也被他们那种热情好客、忠厚善良、淳朴豪爽的个性品格所打动。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新的时代,湖南的“文艺湘军”,应该奉献更多“含有隽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荡之气”的“高峰”之作;我这头“奔七老牛”,虽然先天不足,成不了气候,但愿实心实意地学习,多写一些“带露水、沾泥巴、接地气”的东西,为“文艺湘军”们重振雄风,再塑辉煌,而力尽所能,摇旗呐喊。我衷心感谢湘西的朋友和同道们,也希望能多多借鉴,交流互助,努力讴歌中国梦,讴歌华夏民族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被称为“扶贫专列”,车票最低只需1元
湖南游记.夯吾苗寨
2021年湖南急需修建的5条高速公路 有经过你的家乡吗
湖南127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
游张家界
湖南“第二个张家界”被发现了:美得惊人!不去后悔一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