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世间:非虚构故事|四种孤独
userphoto

2022.07.24 北京

关注
九月 音乐: 周云蓬 - 清炒苦瓜


最近天天都有人在我的公号后台,不好好说话,扔下一、两句骂人的话就跑。我就写写个体,看看谁还会那么狠毒,连个体都不放过。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以下几个人,有的是我的亲戚,有的是我的朋友,我写他们的困境,也写他们的忧伤和寂寞。

在他们的孤独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念高二。暑假了,她天天呆在家,把自己关在不足五平米的小房间里。她的爸妈也在家,但是一个屋檐下,活成了两家人。

若不是一根血缘联系着她和父母,用亲情、友情是很难维系的。

他们一家人的日常对话是这样的。

“月月,吃饭了。”妈妈说。

“好。”月月回应。

爸爸沉默。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月月,你能不能不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妈妈近乎哀求的语气。

“我不关着,我能干什么?”月月反问。

“我带你出去玩。”妈妈说。

“我不想和你们出去。”月月坚决地说。

“那你好好看书,不要看手机了。”爸爸终于发话了。

“知道了。”月月很不耐烦地回应,语气里充满了抵触的情绪。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这样的交流,又是循环往复。

月月渴望,能和爸妈像好朋友式的聊天。除了学习、吃饭,还有别的乐趣,比如音乐、旅行。她认为,爸妈除了说教,除了让她好好学习,要超过某某某亲戚,没有别的话。

月月的爸妈认为,月月很自闭,不与人交流,自己和女儿除了谈生活,谈吃什么,没有别的语言。

月月很痛苦,月月的爸妈也很痛苦,他们找不到打开对方心灵的钥匙。父母和女儿在一个屋檐下,过着各自的生活,想着各自的心事。






她是一个乡村老人,今年78岁。

她喜欢坐在屋檐下,有时候闭着眼睛,有时候看着路人发呆,有时候望着对面的山坡不语。山坡上,住着她的老伴,已经和土地在一起十五年了。

她像一个雕塑,坐在静止里。在她的潜意识里,时间已经不重要了。每天就这样坐着,只有吃饭的时候,走到堂屋,吃几口,又坐在外面。

她的家里,有儿媳、有孙子、有孙媳妇、还有重孙子。她的儿子在缅甸,因为疫情,已经两年没有回乡了。

她坐在屋檐下,偶尔还要和妹妹说说话,她是妹妹的影子。妹妹75岁,住在她的对面。两姐妹嫁在同一个村几十年了。

她们成了彼此的画外音。

妹妹去世后,她更加落寞了。她的第一次死亡,是老伴去世当天,她的精神已经死去了,剩下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借来的,借着自己的呼吸活着。她的妹妹去世后,她面临第二次死亡,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她面对山坡上的两个坟头,经常掉着眼泪,她在细数,自己去陪他们的时间不远了。

眼泪哭干后,她越发消瘦了。活在过去和活在未来的她,当下仿佛是她清零的时间。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木偶,没有表情,没有眼泪,只有在太阳底下,映出来的影子,越来越小,越来越瘦,最后瘦成了一个点。





她喜欢发朋友圈,发的都是一些比较尖锐的文章,有对当下热点的质疑和批判,也有对个体不公的抨击和同情。

今年春节到阳春三月,她为一个女人流泪,经常坐在房间默默地刷着帖子。她心里明白,虽是极端的个案,但生活的剪影,被短视频博主报了出来,放在太阳底下,让人看了心生难过。也许还有一些无人的暗角下,那些哭过伤过痛过正在煎熬的人,还在忍受生活的捶打。她从铁链的命运里,看到了他人的命运。她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她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多一些转发,生活并不是随时都在静好。

她的家里,儿子和丈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属于歌德派。

她一个人成了一个世界,属于亲人眼里的负能量。

正中无法掺杂负,负中也容不下正。两种力在暗自较量,无法调和。

有一次,丈夫忍不住对她大发雷霆,“儿子要考事业编了,你这是在害儿子。”

虽然她和儿子三观不同,但是儿子是她的软肋,为了儿子的前途,她只好放下自己,偷偷把朋友圈清零,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着那些不公、委屈、眼泪、悲苦,独自忧伤。

她对我说,很抱歉,不能转发你的文章了。我对她说,不要转发了,不要给自己带来麻烦。把生活过好,要让自己开心。






他(她)的性别,我不知道。自从加了我的微信后,几乎天天发私信给我。发他的文学观、生活观、岁月静好观。

我和他(她)的冲突,来源于他对的过度关心,到了偏执的地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域空间,他认为作为半个公众人物,应该为不公发声,这样才能对得起大家对的发声。

我认为一个宝妈,每天面对婴儿,把自己和孩子照顾好,就是最好的给予。

的朋友圈,每一条,他都要点评,用很长一段话,发给我,同时发给田田。

最开始我对他的私信,很少看,有时候匆匆掠过,我几乎不回复。我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就像现在,我下午4点,陪孩子们去儿童公园,回家已是晚上九点过,我拖着疲惫的身子本应该躺平了,但我依然坐在电脑面前与自己对话。如果我把精力用于聊天,用于和朋友们的争执,我的一天,就要毁了。

他写了两首诗发给我,是关于的。他以旁观者的角度,以儒家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来劝慰要如何如何,以他自认为正确的主张,告诫关于唐山打人事件,应该如何发朋友圈,也对我关于烧烤店打人的评论文章进行批评指点。他看了我写的支持余秀华的文章,他认为余要学习史铁生,这样才能完美。总之,他喜欢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还把自己曾对的文章的赞赏、转发、购书等等所有的帮助,全部罗列出来。他最后一次发关于批评的诗歌给我,我回复他,“不必发这些给我了,这些可以当成你的抽屉文学”。

我刚刚再一次看了他给我发的私信,他有自己的主张和思考,特别热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许期待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同路的人,和他交流,形成共鸣。而我对传统文化是白痴,我喜欢看国外的经典著作,我更没有喝着茶,有着闲情逸致和他畅聊。对于一个精神的追求者和完美主义者,还喜欢表达,善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予人的人,在生活中找不到心灵的朋友,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

我提醒他不要再发信息给我后,这几天,我的微信清净了不少,他的朋友圈,对我是一条灰色的线。他把我删除,是他的进步。

我肤浅的认为,用上帝的尺度来衡量和批评别人,会把自己逼得越来越狭隘。一个人的定力在于,与孤独共存,并和自己交朋友。

巴尔扎克说,痛苦能使一切变得伟大。

承受孤独,与孤独和解,会变得强大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我今生永恒的温暖
幽默段子:实现愿望
父亲去世时留下个包裹,叮嘱儿子结婚才能打开,儿子打开后傻了眼
来自妹妹的温暖
害怕孤独
爸妈200%的爱换来了你手机里1%的位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