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高中:我经历的那个北大附中已然成为了历史。
userphoto

2023.10.04 湖北

关注

刚刚开启公众号的时,我先后写了我的小学和我的初中,转眼现在我已经高中毕业念上了大学。

之前刷朋友圈发现北大附中改校训了,这才意识到我经历的那个北大附中已然成为了历史。

在此展示下之前的校训,因为我非常认同它传达的教育理念。

“北大附中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快毕业的时候一位同学跟我抱怨道:“在北大附中的三年什么'干货’也没学到。”

这种评价在学校非常常见,但实话说在北大附中的三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三年,她把我当人,允许我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

很难总结在学校的三年做了些什么,想了许久感觉把自己当时申请荣誉文凭的稿子放出来会比较全面。

不过我并没有申请上荣誉文凭。

写在前面:

对于是否申请荣誉文凭我纠结了很久,我浏览了很多学姐学长的文凭申请,哪一个都不像我,我暗自神伤,老师在校会上那句“北大附中没有你会不会不一样”盘旋在我脑海里。我几乎要在脑子里大叫:“啊!北大附中没了我没准儿还更好呢!”

可是,就在前一秒,我突然想起了自己来到北大附中前写的一片文章,那里诉说了我对于升学的一些不安和暗暗的期待。我写到:“还记得小升初之前班主任请她带过的毕业生分享经验。来的有初中生,也有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听他们的分享总会令我更加疑问、更加不安。我总是听不到我想要听的内容,我觉得他们没有一个人和我的情况相似,没有一个人明白我的疑问和不安。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讲得不好,而是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去卫生间无人结伴就不去了”的小学生,我还不知道'我’是谁。”

所以为什么要为“哪一个都不像我”而神伤呢?经过高中的生活我已然不是那个“去卫生间无人结伴就不去了”的小学生了,我清晰的明确我就是我,也正如我在普通文凭申请中提到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类多样性“作者”——我也有自己那值得书写的故事。

我认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当人们提到关系时,很容易联想到爱,这也是我理解关系的一个基本元素。在高中成长的过程中,我以爱为基础,保持着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

我和自我|“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是在五岁左右。那一天,我在一个商店的展柜前撒泼打滚,可是哭了一场之后,我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听到一个内心的声音对我说:“你真的需要这个玩具吗?”在这次经历之后,我的自我开始对话我的超我,并试图与它保持关系,以抵抗我的本我。

进入初中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只有教室阳台上的阅读角陪伴着我。在书中,我读到“人生中第一个爱的对象应该是自己”(蒋勋,2009)。从那时起,超我开始督促我阅读,以帮助它改进和反思。

初中的经历过后我意识到,成长中的每一阶段、每一瞬间冥冥中都是在召唤未来。人生过程就是做基底,好像材料绘画,有的薄涂,有的厚抹,叠加画面的厚度和意义,为下一秒塑造模样。于是我暗下决定,我一定要通过高中生活去主动学习获得更多体验。

入教模拟戏剧节《灰色的盒子》在入教的模拟戏剧节活动上,我编排导演了小组内名为《灰色的盒子》的戏剧。还记得当时抽到学姐学长们准备的关键词:灰色的盒子、指压板、“你和他说过了吗?”,我的灵感一下子迸发出来。我创作了一个能源枯竭的世界,管理者在被旁人称作“灰色盒子”的建筑中圈养了一些人肉劳动力。楼外的人每天能看见有人往楼里送饭菜,不明真相的他们盲目羡慕着楼内的生活。经过30分钟的排练我们就上场了。我非常享受舞台,那一刻我就是剧中的角色,我为角色的痛苦而痛苦着、为角色的担忧而担忧着。表演结束我的作品得到了学姐学长的认可。

虽然在真正的戏剧节到来时我因为个人原因没能参与,但我相信戏剧作品不在于演出的时间和场合,我的作品曾在北大附中的黑匣子剧场表演过,我想表达的东西已经通过戏剧的形式传递了,我就非常心满意足了。

2. 篮球杯

篮球是我一只很感兴趣的运动,于是听到篮球杯需要招新我就去了。这是我第一次打篮球比赛,球到手里的时候我就拼命朝篮筐跑去。

3.《冬日》水煮蛋&足球杯开幕式

冬天快到了的时候,水煮蛋设计工作室设计了羽绒服,他们委托我创作一首关于冬天的歌曲放在羽绒服推送公众号里。

说来也巧,我接到这个委约作品的那几天差不多天气刚刚有点冬意。走在路上时吸一口凉气的感觉让我回到了上一个冬天,那时候还是在初中。很多事都浮现在眼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啊,冬天到了呀!”,我还很感概人感官记忆的强大。

但当我坐下来写这首歌的时没什么思路,一开始写得特别做作,把自己都难受到了,于是后来我还修改了好几遍,这是我第一次修改作品。

后来新一年的冬天又来到了,水煮蛋设计了新的冬装,这首歌又出现了,听说《冬日》这首歌将会承包水煮蛋设计的所有羽绒服~希望如此吧!

除此之外,这首歌在足球杯开幕式也出现过,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

4. Zipper个人专访 Cara乱糟糟| 眼里有诗 自在远方

因为我给水煮蛋写了《冬日》那首歌Zipper采访了我。这是我第一次被专访,我很意外。被采访的过程也是我个人梳理的过程,我想到从最初的歌词“小时候妈妈对我说”这种希望独立但又需要家长的关照,到现在自己也能说出些有道理的话,这些歌词和旋律都在记录我的成长。

5. M.A.C 原创音乐俱乐部流行之夜《我的问题》

加入M.A.C原创音乐俱乐部后,除了《冬日》我还创作了歌曲《我的问题》。那时我正在和自己斗争,我甚至“希望自己消失在黑夜,也没有人去说我可怜”。

我不认为这首歌过度悲伤负面,人人在青春期都会思考生命,感到迷茫,它是我的一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一定要走过的阶段。

最后,感谢郭老师给我登台演唱这首歌的机会。我也希望我的歌能让感到失落的人不是独自行走在夜里。

6. 加入Daybreak 成为主唱

入教的时候我看到学姐学长从下沉剧场一侧的楼梯走上去,手里提着琴箱。同学对我说他们好像是乐队的。我回忆到从小想组建乐队的愿望,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北大附中有乐队。

2020年圣诞节前一天是周四,上完上午两节课后我在学校里闲逛。我知道明天有Daybreak演出,礼堂里传出的排练的声音辐射到学校每一个角落,我的心脏随之震颤。那时的我完全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加入Daybreak并成为主唱。

7. Daybreak&Dainyvile开放日联合演出

这是我作为Daybreak主唱的第一次演出,地点在致慧礼堂,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

8. 艺术家不设限 | Daybreak乐队采访录

刚刚加入Daybreak就赶上Verge的采访。期待了很久的采访记录终于发表,内容让我惊讶。

“平时安安静静,脑内却有一整个灿烂宇宙的创作人主唱。”

当时我觉得我的人生都值得了。

我和他人|“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

曾经我非常注意环境带给我的刺激,因此避免与他人过度交流。有时我会觉得我不是我,我活在一个壳子里,我留给自己了很大的余地,但其实我非常孤独。

进入高中后的一天,我在书中读到“如果你以你的观点自居,把你的观点等同于你的“我”,当你错的时候,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就会严重受到死亡的威胁。”(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

那时我才发现我被小我带偏了,我的孤独产生于看不到他人的存在。于是我渐渐尝试把心打开,自那之后所有状况都发生了改变。

入教 开学典礼项目组负责人

入教那段时光是我在北大附中最开心的日子。书院真的带给了我归属感,对于“狼”的身份我十分自洽。于是我参加了开学典礼项目组负责人的竞选,我早已经忘记了精选内容我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究竟如何在十几个人中脱颖而出。我想,或许是来自对书院热情而产生的坚定信念吧,当时我坚信觉得我一定可以当选。

自从我们将舞台剧确定为表演形式之后,我和另外三个负责人以及一些热情很高的同学没日没夜的讨论剧本内容。终于一个有头有尾并且还有主题升华的故事出现了——一只小狼回归狼群的故事。

故事确定后,我和同学又设计起舞台灯光:开场如何打光?如何跟光?如何用灯光创造出梦境的感觉?一个个在之前根本从未设想过自己会涉及的问题一一被我们解决了。

随后选角色、选音乐,那首存在于我歌单中很久的“I'm coming home”就这样歪打正着的被23届每一个至善人所熟知了。

等到表演当天学生家长和新民书院的同学们欢聚一堂,我在后台看着大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演出,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以后能当导演!

设计网球俱乐部队徽

网球是我从6岁开始接触的体育运动,入学前我就期待着继续进行这项运动了。很巧的是23届是网球俱乐部建成元年,我们第一批队员成了元老级别的人物,很多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构建。很幸运的是,俱乐部征用了我的作品作为队徽,也算在网球俱乐部留下了一笔痕迹。除此之外我还参与撰写过网球俱乐部公众号推文,为宣传俱乐部出了一份力。

“聊天不算浪费时间”公众号专栏 

最开始想到“聊天不算浪费时间”这句话来源于一日中我和好友阿辟坐在学校户外长椅上的对话。我们初中在同一个班,升入高中之后进入了不同的书院,那天我们互相交换着多日未见而产生的想法,秋风抚过被阳光烤热的外套,我对她说:“聊天真好!不算浪费时间!”

自那以后我意识到时不时和周围的人交流没准儿能碰撞出新的想法,而且如果在公众号里开一个同名专题,放一些有趣的聊天的内容,或许听或看的人也能有所收获。就这样“聊天不算浪费时间”这个栏目就此成立。

栏目中被邀请最多的还是北大附中的同学。通过和同龄人对话,我很震惊大家思想的深度,我们不仅仅聊看过的书、听过的歌,聊人之间的关系,聊原生家庭和创伤治愈,聊我们的选择,甚至聊一些跟我们学生无关的事,比如婚姻和职场。

我越发觉得自己的栏目具有价值,这些记录是鲜活的资料。21世纪的青少年在思考什么?他们不仅仅只有游戏、娱乐、恋爱,他们还有人在真正关心这个社会,真正关心什么对人最重要,要让人们知道有这样的人存在。

创办Usual Basement乐队&演出

22届升入预科部后,Daybreak只剩我和格物LSY,为了我们能放开玩乐队并且保留Daybreak的辉煌,我们决定从新开始,创立一个自己的乐队。因为排练室在地下室的原因,我就将乐队取名为“Usual Basement”(普通地下室),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普通的地下室隐藏着不普通的我们。

在招新文案中我写到“我们欢迎一切爱好音乐,并且有一定音乐基础和技能的同学参与我们随后的面试选拔。希望你能在普通地下室玩的开心,尽情演绎出属于你的“不普通”的高中生活。”

因为原先参与过乐队的缘故,这一次我少了原来的羞涩和拘谨。有时我们甚至会不开灯排练(虽然这种行为常引来老师的不满,哈哈),但那个时候我们完全浸泡在音乐之中,我甚至觉得我在缓缓上升。

Usual Basement在黑匣子的第一次演出

演出前去新街口买设备

图书馆公众号撰写 

因为很喜欢读书,在北大附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图书馆呆着。附中的图书馆真的包罗万象。我曾经在期末考试前拿着一本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编写的初等数学学习三角函数。别说,在工厂事例的解释下数学好像活了起来。图书馆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旧书,我无法抵抗时间作用在文字上留下的痕迹,翻开它们甚至能闻到一阵沉香。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去问老师图书馆是否需要图书管理员,做些整理图书的工作。老师说已经有志愿者轮岗,不过现在图书馆公众号还需要写手,问我有没有兴趣。我想:好啊!除了读书,我第二喜欢写作。读了就写不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吗?于是,我加入了图书馆文案组。

在文案组内我一共撰写了两篇内容,一是《心灵境地——走进你自己的秘密花园》,二是《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写《花园》是因为CLA课上讲到人与自然单元,在老师罗列的选读书籍中有一本叫做《花园——谈人之为人》的书,作者是罗伯特·伯格·哈里森。在书中作者自习论述了人与花园的关系,这打开了我的思路,原来花园不仅仅是一个种植花草树木供游玩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呈现生命形态的混合体,是精神净地。这启发我寻找自己的花园,过程充满乐趣,于是我也想启发大家去寻找自己的花园。

写《活着》是探索好奇生命的意义。等我读完余华的《活着》我获得了一个和常人不太相同的看法:活着为了活着本身而活,不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而活。这样的活着不是苟且,没有狰狞,而是去体验生活的苦难、幸福和无趣。这样的活着即是平庸的也是充满力量的。

《初等数学》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编

6. 画鼓励贴纸 祝愿学姐学长“翠鹿”

这完全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只是看到老师在群里问了一句谁会画画我就接下了这个单子。原来是22届的学姐学长正值申请季,希望能制作一个保佑脆录的贴纸。

当天晚上我就借着好朋友的ipad设计出来了一只可爱的翠绿色的鹿。后来不经意看到学姐学长本子上贴着我画的小鹿,也觉得自己留下了些痕迹。

我和社会|“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平常放学我会乘地铁回家,那时我就观察他人。我发现人们的穿着趋近相同,也无一不盯着手机屏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己、自己周围的人,这一切都太窄了!我还能做什么?我能不能做些更有意思的,或者说别人做不到的事?我踏上了探索的旅程。1. 荣升铲屎官养猫是我一只向往的事情,仅是想一想小猫那毛茸茸的手感我的心好像就要融化了。一天我的邻居称她即将出差,家里的猫没人照顾,于是我自告奋勇报名了这等美差。让我很意外的是我的爸爸在和对方交涉的时候提到了我是北大附中的学生很有责任心。我想一定好好照顾小猫,附中学子名声在外呀!

雨中的阿柴

一天出门迎面撞上一只没有牵绳的柴犬,身上很干净,我看了它半天也没见主人的身影。就一个箭步飞上去抓住了它的项圈,怕他跑远了。小区看门的保安见状给了我一根绳子拴住它,我牵着它绕小区跑了一圈也没问出来谁家丢了狗。于是我就走出小区来到隔壁小区,问保安是否有人丢了狗。那个保安说刚有个人在找狗,就是他们家的柴犬,然后等到主人来我才放心离开。还短短体验了一把遛狗,心情很不错。

3.救了一只鸽子

当时我正如往常一样晃悠悠走进ELA教室,眼前的景象突然乱作一团。我听到同学的尖叫声,还有一些混杂的笑声,老师叫同学们保持安静,原来是一只学校养的鸽子飞进了教室。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五层,为了安全窗户只能打开一半,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小之又小,包括我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新奇。为了不扰乱课程安排我们照常上课,教室很大,鸽子在另一头乱飞,能听到它撞在玻璃上的声音,令我心痛。那节课我除了回答问题,剩下的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我一定能给鸽子自由。

等到下课我脱掉外套,找准时机向鸽子扑了过去,正好逮住!然后从窗户把鸽子放了出去,它留给我了好几根羽毛。听说羽毛代表着打招呼的含义。

4. 疆进酒 高中生公益音乐节

这是我第一次在live house登台演出,Daybreak是作为北大附中的唯一乐队被邀请过去参加的。为了这次表演乐队排练了很久,每个中午、周末下午我们都挤在北楼地下室,插上电源,打开音响,心脏都随之颤动。

虽然daybreak作为最后一个演出,但我们很早就来到了演出现场,有很长一段时间熟悉环境。临近演出,我们在后台聊天,我很激动但不是很紧张。

等到登上舞台,看着台下的人群,我真的非常快乐,当我开始唱歌,边跳边挥舞手臂,台下的人随之跃动,我才意识到乐队是一种信仰,音乐和节奏如何直接作用于人心。

在学校捡垃圾

对于如何度过上学时间我经常异想天开。看到学校升旗台前那个因为“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地方我曾询问相关人员能不能“承包”给我来亲手种植草皮,可惜最终被回绝了,不过没过几天那里也铺设了新的地砖。我还想过去食堂开设一个餐口,亲自给同学们制作午饭,甚至做好了办健康证的打算。可惜的是刚产生这个想法没几天我们就因为疫情居家了,我想:唉!还是不要在疫情这个节骨眼添乱了!

虽然上述的想法没有实现,但是也有实现了的,那就是在学校捡垃圾。刚刚设置垃圾桶管理条例的时候,我曾每天带垃圾袋上学,等到课间和中午午休就戴着手套在学校里游荡。在开放空间看到同学手边喝完的水瓶都会问一句:“请问同学需要丢垃圾吗?”那时的经历对治愈我的社交恐惧症起到了非常好的疗效。

我在操场捡垃圾(不是摆拍!)

EdwithU 为友教育社区实习生

当我看到导师发布实习的相关咨询时,我第一次了解到Edwithu为友。那时他们是一个教育社区,我对他们“打造一个高质量、有温度的终身发展社区”的创办理念非常感兴趣,因此希望能通过实习的方式加入他们。

尽管我仅仅是一个高中生,但是我非常关心教育,我经常通过我的个人公众号平台发布成长中思考性的内容。还记得我的一位朋友曾非常激动地对我说:“你的文章总带给我新的想法,并且我也打算开始写文章了!”。意识到我的公众号内容在同龄人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我非常开心。再加上了解到新媒体运营在这次招聘岗位之中,工作内容与我平日经营个人公众号有很多类似甚至重叠的部分,使我有信心胜任这项工作。

以实习生身份加入EdwithU为友后参与整理了几篇公众号和知乎文章。除了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开心来自于接收文章内容本身。教育是一个很大但非常非常有意义的领域,庆幸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就能有转换视角的途径接触教育话题。

7.For Her女性栏目

For Her是我在个人公众号上为女性开启的专题栏目,其中包括给女性的故事,给女性的诗,给女性的音乐和给女性的绘画。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偶然在IRP课上看到的一份研究论文,研究结论得到:“听到传统女性角色故事的女孩比听到非传统女性角色故事的女孩表现出了更传统、更刻板的反应趋势。由于儿童文学往往只以有限的、'传统’的角色呈现女孩和妇女,接触这种文学的女孩可能会限制自己的自我认知和抱负。”

再回忆起儿时读过的大部分童话故事,公主都在等待着白马王子的救赎。所以,创立一个能让女孩读到、听到、看到非传统、非刻板女性角色故事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GPA

那句“上帝给你开了一扇窗,就会关上一扇门”很准确,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我或许能总结更多缤纷的色彩,但相对而言我也更容易对自己充满疑问。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初中的时候我度过了一段很失落的日子,等到高中开学我身上还留有很多那时的遗留问题。我时常焦虑、压抑、悲愤,在高中生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和自己抗争。在那种时刻我很难顾及那些我应该去做的事。

不过好的是,现在的我越来越好了,我的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对于成绩我并不那么遗憾,因为我相信有些路有走过的必要。

如果没有那些辗转反侧,我也不会成为现在的我。

写在最后:

我想,没有人是普通的,也没有人是不普通的。普通的我坚定的在自己普通的道路上坚持着,只要这条路走得光明磊落,那时我就能够和更多人分享我所收集到的沿途的美丽风景。而我的路只需留在那里就会激励更多的人去探出他们自己的路。

二上面那些内容可能还是过于正规,下面我再仔细回忆下我的北大附中。特别幸运的,宿舍的舍友外加两个高一一起上网球的同学成了我在附中最紧密的朋友。在学校里我们最喜欢待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三层,我们简称“图三”,一个“自闭角”——体育馆一层大厅的角落。我们总是把椅子搬到杂志阅览架之间,把电脑放在阅览架上写作业。可是后来学校就不让我们这样做了,直到所有带桌子的滑轮椅子都消失之后我们转移到体育馆去了。

体育馆大厅有正方形的凳子,我们总是将两个摞在一起当作桌子。后来学我们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自闭角”也没办法“自闭”了。每到中午我总是最早去吃饭,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最早。11:30食堂刚做好饭,空无一人,我就会选一个窗边的位子坐下,吹着风,望着天吃饭。

学校的食堂换过一家公司,高三之前食堂有饺子,换过之后就没有了,但是新来的豆角肉沫拌面连吃三天也不会腻。

吃完饭再回到图三或者自闭角学习。在自闭角坐累了,就去体育馆后门正对面栏杆的平台处站着写作业。不想写作业了就去图书馆翻几本最旧的书来读。

高三之前,西楼三四层都是图书馆,后来四层变成了教室,书架挪走了,少了很多书。在这之前,学校里有各种各样奇怪的书,各种主题,各种年代。有些书的内容甚至早就过时了,认真地探讨着一些现在人看了会生气的话,又或是记录一些再看不到的事。

... ...

学校之前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师,这些老师把我们当人看,把教育当作心与心的链接,灵魂间的互助。但等我快毕业之后老师换得差不多了。来了一些新人,我脑子里就莫名总出现一句话:劣币驱逐良币。

我最不喜欢不善良的老师。我写过小学的老师,也写过初中的老师,终于迎来了高中的老师。

高三的一节课上,一位老师让我们绘制关于研究方法的思维导图。

所有人画完后,老师请一位同学将图抄画在白板上,并且稍作分享。连画带问答10分钟过去了,所有同学都不在听课了,开始看电脑,因为那些问题和答案太过个人化。

我又没忍住,问老师:“我们还在上课吗?”

老师一愣,然后说:“你没跟上吗?”

我说:“我没,而且看起来大家都开始做自己的事了。”

老师顺势让大家课间休息。接着走过来问我,刚才说的研究方法写了什么。我给她简单讲了我画的思维导图,她却露出不解的神色,好似我说的全部都是错误的。

可是这不是我第一次学习研究方法,我们都是从高二的IRP论文幸存下来的,我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自此之后,我的课堂讨论常常被莫名扣分。

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和质疑下,她对我说:“因为你是一个安静的女孩,你太害羞了,我听不到你说的话'。

可现实并不是这样,我在这节课上非常积极,因为我真的认为课题本身有意义,只是教得一般。

和这位老师走得近的另一个老师也教我。她的课一个半小时,其中半小时在读幻灯片,一个小时让我们自己填学习任务单。

我人生第一首diss rap送给她。

Beat:Scottybeamup火上浇油

既然你是老师

就别跟我问东问西 

学术讨论可以

父母婚姻你别关心

教育为了提高认知

你的大脑有些无知

课堂氛围如慎刑司

自己一点不会反思

我学知识挺greedy

你讲课unclearly

我本来脑子挺清醒的

你一张嘴我就晕

你讲的课竟然能水八十分钟

说话都不利索

paraphrase你最擅长

车轱辘话饶老绕去最终绕回原点

南辕北辙以身作则

因为你是真敢

上课二十分钟播放马吃草视频

我就好奇马吃草和阅读能有啥关系??

课程目标挺开放

上来却先定性

留的作业屁用没有

一做就是两小时

讲课特别的片面

我都没眼看

我见你的第一面

就知道你特别😢

换校长之后写了一首歌给王铮,但一直没机会发!现在发发!

你还好吗

你在哪呢

我多么希望你回来

你回来这里就会好了

你还好吗

你在哪呢

我多么希望你回来

你回来这里就会好了

你走了之后 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水站不卖水了 我们也不说话了

因为没人听也就渐渐沉默了

不想这样 现实不能这样

你还好吗

你在哪呢

我多么希望你回来

你回来这里就会好了

你要好啊

要坚持啊

如果你实在回不来

那就把那边变好吧

你的所过之处 一定有什么被耕种

现在不动声色 那是我们没长大呢

沉默着不一定是真的无力

不管怎样 现实不会这样

你还好吗 希望你好

你还好吗 希望你好

你那么要好  一定会好的

总的来说,我喜欢我的北大附中。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小镇做题家”到“小镇演讲家”:分数不能给我安全感了,但钱可以
如果可能,一定要考清华、北大,这些将是你奋起的动力
一个高中差生如何走进北大的奋斗历程?
北大学长:高中数学无非就这23个不等式专题,建议打印
北大学长:高中英语考来考去无非就这38张图,建议打印
北大博士团队所整理的,高中三年 数语外提分试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