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两会议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怎么建
userphoto

2024.05.08 北京

关注

这是朝闻职教社的第41篇原创文章

2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摘录历年部分数据,上图。


数据不言,其自有谶。

列举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其一,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967.5万)首次超过全年出生人口数(902万)。也就是说,15年后,在2023年的新出生人口能够100%入读普通高中。

其二,从2022年开始,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人数(1014.5万)已经超过全年出生人口数(956万)。也就是说,如果今后全年出生人口维持在1000万以下,能够保证新生人口100%入读普通本科、职业本专科。

数据中反映出来的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参见《数据说话,职业教育的5个发展趋势》(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如果今后全年出生人口保持不变甚至下降,有几个问题,请教你:

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职(含技工)招不到生,那些招生困难的中职、技工学校怎么办?

普通高中都能容纳全部出生人口了,那还要不要中考分流?

都能全上高中了,那中职(含技工)怎么办?

普通本科、职业本专科都能容纳全部出生人口了,那还要不要职教高考?

所有疑问,都指向同一个问题,职业教育体系到底该怎么建。

如果我是两会代表,今天提交我的议案。

文有点长,请耐心看完。


 1 

中职(含技工)、综合高中

你会问,中考要不要分流?

要。但分的,不是学生,是教育类型。

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好过高等教育的。你去对比基础教育30年以来的教材和考试,是大不一样的,从辅导孩子上就看出来了。

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和考试内容,确实能够把在研究、学术上具有天赋、思维的好苗子选拔出来。

但是,那些在应用、技术技能上具有天赋、思维的好苗子,怎么选出来呢?

K12,卷是卷,但K12的卷,是因为另一条通道,断了,参见《职教改革不成功,K12就得继续卷》(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中考,就是要在初中以后,给天下学子提供另一条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与普通教育并列的通道,参见《职业教育,到底是什么类型》(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所以说,中考分流,分的是教育类型。学生可以走普通教育的通道,也可以走职业教育的通道,两个通道都能拿到本科、硕士学历,都能成人、成才,君可自取。

所以,中职(含技工),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跑的是职业教育接力赛的第一棒,必须跑好。

你会问,中职(含技工)怎么跑好职业教育的第一棒?

抓住两点。

第一,变革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参见《职教改革,是该“打补丁”还是“换操作系统”》(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第二,把学生启蒙好、入好门,为职教高考、技能就业做好准备,参见《职业院校的教学怎么搞,既简单又有效》(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你问,近年来不断有个声音说,把义务教育改为十年,普及高中,行不行?

不行。

普及高中,改不了,对于建设成人成才的另一条通道,也没帮助。等于让那些不适合普通教育、不适合做学术研究型人才的苗子,又去高中浪费了3年时间,结果就是,夏季高考没有好分数,不得以去上高职,然后继续卷专升本。

你会问,人口出生在下降,又不能普及高中,那将来出现招生困难的高中,怎么办?

就是因为职业教育的路不通,家长不甘心学生上中职、技工学校,所以才有了各县市里民办高中的火热。哪怕是高收费,哪怕3年后依然要面对高考、专升本的挤独木桥。

转为综合高中,或是将来一部分高中的选择。

结合欧美的经验,综合高中,就是既教普通高中的课程,又教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学生根据情况,既可以选择普通高考,也可以选择职教高考。

综合高中的办学,可以和中职、技工学校合作,共享其实训基地、专业实训设备。在教育部发布的《11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中,第三项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都可以为综合高中提供实训能力。

但综合高中要想成功,尚需要大量的实践、试错。

也许,综合高中只是一个过渡,只会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不可能既把物化生学好,又把专业技能学好,反而很可能是两头都没学好,结果不论在夏季高考,还是职教高考中,都考不上好的学校。

何况,如果职教体系建设好了,没必要上综合高中,脚踩两只船了,要么上普高,要么上中职,不论普通高考,还是职教高考,都能考上专科、本科,干嘛还要选如此骑墙的学校呢。

再推论一下。

随着职教体系建设的推进,相当数量的民办高中可能消失,只留下办学水平确实高的。因为公办的、收费低的中职都能承担起家庭继续职教升学的任务。民办高中,也许会在某个时间段,受到类似之前国家治理影子银行、地下钱庄式的挑战。


 2 

职教高考


从今年单招计划上看,各省已经明显减少了名额,河南省已经是单招最后一年。

从高职院校的反馈看,单招和春考,其实并不受待见。

既然是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就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

 你会问,那职教高考应该考什么?

应该考专业课+专业技能。

先说专业课考试。

如果说普通高考的物化生政史地,是作为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专业课,那么职教高考就应该考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专业课。

单招、春考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反而让考生又卷回到普通教育的路上。你看学校里的“升学班”,都是在和校外机构合作,恶补所谓的文化课。

既然中等的职业教育(含技工)已经是分专业教育,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招生考试,理所应当考专业课。比如,可以考3门专业课,也可以考2门专业课,再考1门专业综合。

中职,培养的是技能人才;职本,高职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职教高考,就是在具备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要把具有工程思维、技术(科研转化)思维的应用型人才选拔出来。所以专业课的考试,一定要突出应用性,体现一定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要求,全考干巴巴的知识点,就错了。

你会问,那语文、数学、英语就不学、不考了吗?

要学,要考。可以放到会考里,修够学时、学分,参加会考合格后,发中职毕业证。但不纳入职教高考录取成绩。

再说专业技能考试。

专业技能考试,挑战在于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因为各专业的特点都不同。比如工科的专业,各学校的实训设备统统都不一样。

两个办法。

第一种,国家统一考试设备。每年设备一样,但考试题目不一样。

第二种,把专业技能考试,放给院校实施。或省市参与院校共同命题,或院校单独命题,省市监督实施。

第一种的方式,可以考一次,计入高考录取成绩;第二种的考试,可以在3年时间内分开考2次,设权重,最后与专业课成绩一起计入高考录取成绩。

专业技能考试,耗时长,每次组织需要若干天,为了保证其公平性,实施几天就命几套题,难度相当、内容不同,每天考试用不同的题目。

由院校实施专业技能考试,降低了实施成本,分次实施、并设权重,降低了舞弊等消极因素对最后录取成绩的影响。甚至也可以把会考成绩设置权重,纳入最终录取成绩,最大限度体现公平、降低风险。

所以,中职的日常教学,既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又有专业课和技能课,不管要升学的、就业的,都是统一的授课模式,既满足升学的要求,又满足技能就业的要求。参见《如果李云龙是职业院校的校长》(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每年,所有中职(含技工)的升学考生统一参加专业课考试,按专业课程+ 专业技能成绩进行排名,升入职本、高职。

你会问,技能等级证书还考不考了?

照常考,并且鼓励学生上学期间考取更高级别的技能等级证书。

学生和家长都要重视一个事实,就是靠技能能入职的好企业,靠学历可未必也能进得去。

比如,有些优秀的企业,如果参加其与国内高职合作的双元制项目,经过双向选择就能顺利入职,但如果你要拿学历进,那企业至少要985本科或硕士以上,或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能在技能超越大多数人,是可以优先入职优秀企业的。

所以最近常有视频戏说,职业院校毕业,月薪6000,不去,专升本,本科毕业,月薪5000,不去,考研,研究生毕业,不好找工作了,考编制,考上编制,月薪3800,真是知识改变命运。

你会问,那参加技能大赛获奖,能高考加分吗?

能,控制好度就行。

以往参加国赛、世赛获奖的选手,不是留校,就是升本了,并没有多少流到企业,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让国赛、世赛的获奖选手,在职教高考中获得一定优势,鼓励他们在职业教育的通道内成才,鼓励他们在获得更高的学历后到企业,与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同起跑线竞技、发挥价值。

只要职教高考调整到专业课+专业技能的形式,对中职(含技工)院校的考核,一定会增加职本、高职的升学率的指标。

到时候,学校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专业教学。只要按照《职业院校的教学怎么搞,既简单又有效》(点击标题阅读原文)里提到的按“最小任务循环”训练专业技能,一定既能够应对职教高考,又能够满足企业对技能就业的要求。

到时候,曾用技能大赛来粉饰职教水平的泡沫,就会自然破灭,所有用来装裱专业教学的虚假繁荣,都会尘埃落定。

受益的,是学生,是家庭,是企业。

你会问,那你不担心在校生都通过拿大赛成绩抢加分吗,跟普通教育为了加分都去学艺术特长似的?

不担心。

大赛获奖,主要是靠练习时间保证的,给你足够长的练习时间,你迟早也获奖,“无他,唯手熟尔”。

但是你别忘了,任何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把时间花在大赛练习上,就没时间干别的,职教高考还要考专业课,还要考专业技能,你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你会问,那都去职教高考升学了,职业教育还是就业教育吗?企业缺人的问题怎么解决?

不能笼统的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任何教育都得首先考虑就业的问题,任何教育是就业教育。黄炎培先生曾说:“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

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医学院、警察学院,都是职业教育,但为什么他们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呢?这是职业教育、职业院校需要痛定思变的问题。

企业缺人的问题是个系统问题,需要系统的方式去解决。

我们不是在搞两翼建设吗,各地“两翼”内的院校、企业联合起来,统筹安排学生的企业实习。比如,院校和企业联合实施“2+1”,最后1年,学生统一安排到若干家企业轮流实习。

对学生而言,接触了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岗位,降低了实习、就业的盲目性,提高了就业后的保留率;对企业而言,能保证每1年都有足够数量的实习生,大大缓解了缺基础技工的问题。

至于毕业后的就业,全靠双向选择,无法强制,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双向选择的成功率。参见《产教联合体到底该做什么》(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去企业的实习,要正式、规范的纳入学分管理,将影响学生的毕业和高考。河北省已经发布《职业教育“2+2+2”贯通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尝试中职、企业、高职贯通式联合培养模式。

当中职、高职、职本的职教体系运行有序后,每一年,中职的实习生、毕业生,为企业承担基础的技能工作,职本、高职的实习生、毕业生,为企业承担进阶的工程、技术工作,企业和产业缺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也就逐渐解决了。


 3 

高职、本科、研究生

高职、本科、研究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部分,要把握两点。

第一,教学组织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区别于普通高校。

第二,教学组织必须“高级”,区别于中职。

先说高职。

高职现在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是专。

专,就是“专于”、“专修”、“专攻”、“专业”的意思。你看我们高职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就很细分,确实能够培养专门人才。

高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高职是“专”,但目前的教学模式,没能体现出“专”来。

比如,高职的教学组织流程,还是先理论、后实训(练习),和基础教育、普通本科类似,没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来;高职的课程,都说是微缩版的本科,也没体现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特点来。

你会问,那高职应该怎么改?

高职,要想既体现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又较中职教学要“高级”,关键是把教学组织流程,从先理论、后实训,改向项目 + 课程,参见《从理解到实施,一次说透项目化教学》(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只有改变教学组织流程,金课、金师、金教材才能换一种关系被重新组织起来,否则,还沿用原来的教学组织流程,教法、教师、教材、教学资源都只是展厅里的陈列品,根本用不起来。

再者,高职将来招收的,一部分,是夏季普通高考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基础的,另一部分,是职教高考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可是具有相当专业技能基础的,那在教学上,怎么应对,以达到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呢?

这更对高职的课程、教学组织流程提出要求,比如,“选课”要成为必须。夏季普通高考进来的学生,需要首先练技能,再学专业课程和技术应用,而职教高考进来的学生,对技能的要求可能不需要像中职那样要求苛刻,但是重在培养技术思维、工程思维。

这都要求,高职的教学,在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的前提下,对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两类在校生,课程设置上具有包容性,教学组织上具有灵活性。

这些,不但需要提前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更是需要实践、试错、优化的。

再说本科。

高职升本科,这是职教改革以来,迈出最重要的一步,无论是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还是对于普职融通。

这对于职本而言,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你会问,职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还是那两句话,职本的工作,一是牢牢抓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底层逻辑,二是要高级

在教学上,和高职一样,做好“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改革,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逻辑演绎逻辑,转向经验归纳逻辑,参见《职教本科应该是个什么样》(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另外,高职要体现,本科就要体现

你会问,什么叫本科的呢?

有位已升职本的校长说,“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其底层逻辑仍然是面向职业岗位,而不同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的是学科逻辑。其实质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低于普通本科、技术技能水平不低于高职专科。”

有个故事。说一个美女向英国作家萧伯纳求婚,说我们要是结了婚,将来的孩子,有我的长相、你的头脑,多好,萧伯纳说,算了吧,万一这熊孩子,长相像我、头脑像你,咋办。

无意冒犯。职教本科能做到“知识水平不低于普通本科、技术技能水平不低于高职专科”,求之不得,但培养时间都是有限的,万一要是结果反了呢?对普通本科的知识水平和高职专科的技术技能水平,还是要心存敬畏。

本科的,就是基本、本来的意思。

大学“本科”与“专科”在创立之初,并无高下之分。

什么是基本呢?

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一个江湖戏言。说本科和研究生有啥区别呢,从英语翻译上可见一斑。本科叫Bachlor,音译就是白扯了,意思就是我本科学历就是白扯,学的太“泛”,基本是啥也不会;研究生呢,叫Master,就是我要是研究生毕业,那差不多可以在某个领域做个师傅了。

第二个例子,你我的经历。你我的本科同学里,有多少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有多少是跳槽之后仍然做专业相关工作的,换专业、跨行的比比皆是吧。给学生在就业上,提供一个“宽泛”的基础和可能,这是本科的

第三个例子,英美的本科教育。剑桥、牛津、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等大学,在本科生的选课上都给予了学生绝对的自由。尤其是新生,不分专业,学生们可以随便选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了解自己真实兴趣,再确定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专业方向。

你会问,那现在的职本怎么体现呢?

两个地方,一是在专业设置上,二是在课程上。

先说本科的专业设置。

这时候,就要搬请高职的高水平专业群出场了。你看,没有多余的付出,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现在的本科,都是从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升上来的,各校的高水平专业群,名称可能相近,但所包含的具体专业,都不一样,都体现区域产业布局的特点。

本科,要体现,要合并、压缩专业数,拓宽专业的范围。

通俗讲,你职本一个专业,可能要跨高职好几个专业。

各校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不是都有平台课程吗,就是说这门专业课,好多专业都要上的,不是某一门专业的专有专业课。

比如,在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内,机的不应该学点电吗,电的不应该点机吗,机、电不应该都学点工业机器人吗。

顺着“平台课程”的藤,把高水平专业群所包含的6-8个专业,合并压缩至2-3个,作为本科的专业。

让平台课,诞生于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PPT,成就于本科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实施。

让本科的毕业生,适合相当宽泛的方向、领域、岗位,以体现本科的

再说本科的课程。

职教本科,不但区别于普通本科,而且就是要做点普通本科没做到的事情。

比如,选课。

哈佛大学大约有6000名本科生,同时,居然,哈佛也开出了6000门课,供本科生自选。

德国的大学,每学期起初先选课,因此可能每一个学生的课程表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每一个学生选什么课,哪个学期上、哪个老师上,都不一样。

现在普通本科虽然也有选课,但远远不够。

如果职本,也能够做到每个学生的课程表不一样,这背后体现的,是教学理念和组织流程的先进。这是职业教育,给整个教育,提供的实践创新和价值。

职业教育,不正在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吗,有来自企业的老师,更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完全有能力根据企业和产业的需求、或各老师的擅长领域,开发不同的课程,放给学生去检验。因为,课程,才是学校的产品,参见《学校的产品是什么?》(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最后说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包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到这,就不太敢说了,因为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边界。

你会问,职业教育应该有硕士研究生吗?

应该有。

首先,职业教育的硕士,也应该是应用型研究生,不是学术型的研究生。

其次,就专业而言,职教本科的专业,应该比高职专业更,而职教硕士的专业,应该比高职专业更,更细分。

你会问,职业教育应该有博士研究生吗?

没必要。

职教本科,虽然有专业之分,但依然有通识教育的成分。你在本科学习机械工程,未必将来会做那方面的事情,只不过因此对工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小撒,是法律专业,也不是播音主持专业,但你看他的主持风格明显带有“逻辑”味。

硕士,较本科而言,学习重心开始真正往某一个确定的方向偏移,但依然是学习使用前人的经验,解决实际的问题。

博士,则是需要创造出前人不知道的知识,是要有所“超越人类原有认知边界”的,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博士。实际上今天有不少学校都把博士生培养成了四年的硕士生。

(摘自 吴军《硅谷来信3》)

职教硕士毕业,再想深造,读普通教育的博士就可以了。

从初中毕业开始,分两条通道,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有高中、本科、硕士,职业教育也有中职、高职、本科、硕士,最后都汇于博士。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重合的,都起于基础教育,是重合的,都止于博士。这是血脉相连,殊途同归,这就是普职融通。


 4 

职教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综上,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可以有三:

1变革中职(含技工)、高职、职本的教学模式从“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组织流程,变革到项目 + 课程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2调整文化课+专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形式改为“专业课+专业技能的考试形式。

3调整职教本科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水平专业群的基础上,合并、压缩专业,调整各专业的课程,“本、泛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职教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工程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试错,再优化。和改革开放,用经济特区来实践、试错、优化、推广,是一样的。职教体系建设,也可以划“特区”。

职教体系建设,是中职、职教高考、高职、本科的联动。

只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实践去检验一切。

拿国家实施的“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举例,其基本要求是“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

5个要求,单独拿出来中职(含技工)、高职、职本,都不可能胜任,因为每一项要求的满足,都需要用时间去保证。

为什么前阵子热炒,有很多普通本科毕业生回炉技校后,月薪过万,就因为他自己的工程师的培养缺了一环,画个图纸标个尺寸0.02mm,但他根本就不知道用什么设备、什么工艺能达到这种精度,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必要追求这种精度。

但从中职通过职教高考,职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根本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中职(含技工),练精操作;高职、职本,学懂工艺;在企业岗位实践中,才再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

所以,现场工程师项目,是职教体系的建设成果的试金石。



最后的话

2024年,高考人数将达1353万,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本科录取名额预计为450万。也就是说,大约有2/3的考生将与普通本科无缘。

那这上不了本科的900万考生,上学怎么办?

国务院办公厅202210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2025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任务。在未来4年内,将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张14 倍,预计2025年后,职业本科学校每年招生将达50余万人。

那这50万人职教本科生,毕业后怎么办?

企业能兑现与普通本科生一样的薪资待遇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教高考要来了,技工教育要大发展,这些你了解多少?
打破天花板 职业教育只能招收低分学生难题得到破解
地方| 山东:职业教育影响力吸引力明显增强
职教高考,怎么考
学位相同、待遇相同、效力相同,职教高考:另一赛道上大学
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