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动】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中国教育报在网上开展了“家庭教育大家谈”的讨论,从两个家庭教育的故事出发,请各位家长、教师、学生谈谈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并发表了个人见解。小编认为,“教育”是一种多者参与的、多向性的活动与过程的总体概括。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虽表面看似是“家长该如何去做?”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细细分析,就广义的“教育”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那么,“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至少需要三类人——学生(子女)、教师、家长。下面,我们通过读者的互动发言,从三个当事人的角度来共同分析“该如何教育孩子?”。


  当事人一:学生

  @鱼儿

  从传统角度而言,“有出息”的孩子是在考试成绩上可以取得高分的学生,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有出息”与高分并不相等。

  前一段读了一些薛涌的书,个人比较喜欢那种教育方式。给孩子以自由,给孩子以尊重,注重引导,而非强制或溺爱。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在小时候给了我很大自由,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我的童年是快乐的。与我产生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堂弟,他的父母对他要求较高:得高分、考名校;补习功课、上培训班……

  就结果而言,虽然,当时我的父母并没有在成绩上苛刻要求,但如今,我已即将读研究生。相反,处处对成绩被严格要求的堂弟,结果却并不理想。

  @刘小甜

  从小父母对自己学习成绩都是要求而不苛求。何为“要求”?即自己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业,付出努力并有所收获;何为“不苛求”?即成绩良好即可,无硬性要求。

  现在我一直感谢爸妈,在我成绩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宽慰我说:“只要你在一直努力地成长便可。”很荣幸,在高考那年,我考取了国内综合排名第二的大学。

  当时我在沉思,是否只是我的父母这样教育子女?在和大学同学聊天过程中得知,周围的同学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采取与我父母雷同的方式。我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当我拥有了自己的子女,我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传承给下一代。

  @采薇

  看到这两个家庭教育的故事挺有感触。回想自己的童年,觉得还是很幸福的。我的成绩在学校一向只能算中上,爸爸妈妈评判的标准是“孩子是否努力过了”,而不是“能否拿到第一名”。在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子女中,常常提及“别人家的孩子”,并将自己的孩子与之相对比,而我的父母去从不这样做。考入重点中学后各方面压力比较大,有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此时,我的父母并没有意思责怪之意,反而安慰我:“考试不过是检验学习的手段而已,分数低一点没关系的。”

  如今硕士毕业马上要走上教师岗位,回想当初,发现学历不高的父母其实无意识地践行了某些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环境,虽然没能帮我变成最优秀的孩子,但是让我有着极大的幸福感。因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无条件爱着我,不管怎么样都会支持我,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想到他们就会觉得很安心。基于这样的体验,我觉得以后为人师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加以引导鼓励要比单纯强调成绩的重要性更有效。当然,为人父母后更会努力秉承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

  @小红^O^

  七岁的时候,我在村子里读书。那时我只是在读一年级。那时的我,考试的分数没超过过20分。8岁那年,我随父亲转入镇子上的小学,第一次期末考考了80分。那时的我,心里充满了从未体验过的快乐,拿着试卷直奔到父亲面前,想将这份喜悦带给父亲。但,父亲的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激动——父亲表情很平静,对我的兴奋没有任何回应。

  从此以后,每当得奖,我也变得异常平静。直到今天,研究生即将毕业了,我依然是那个平静的自己,准确说是自卑的自己。

  基于自己对家庭教育的长期体悟、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完整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到一岁母亲离世,这大概是我自卑的根源)

2.父辈自身的品格特点(父亲的善良、朴实、乐于助人是我这一生受到的最根本的教育);3.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阅读条件(于我而言,阅读是寡言的父亲给我的最重要的礼物)

4.放手的勇气

5.亲近大自然(感谢大自然,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获得了另一种母爱!)

   

  当事人二:教师

  @一诺(幼儿教师)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很注重“家”“园”联系和教育的一致性。可是现在很多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出现问题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因于学校,从不在自身找问题。“爱”孩子,需要用行动去爱。我想,当这部分家长的孩子读小学、中学等时候,家长一定依然只关心孩子在学校客观的表现,也就是学习成绩,而依然不会关心孩子个人。 

  @岁月静好

  我是一名高二孩子的家长,同时也做教师,我对孩子的要求小学时家长既要管又要放。成绩尽量往前考,但不要去要求考前几名。就我的孩子而言,他在市重点中学就读,我对他的要求只是班级20名即可。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不需要去对孩子(或者说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去过高。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去给与孩子个人更多的爱。 

  @wy

  如果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就会走入误区。今天刚在读者上面看了一篇文章,核心科目(语,数,外)的考试成绩有58%取决于基因,基因在理科中所占比例比文科高。相比之下,孩子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老师个家长等等因素在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中所占比例只有36%。因为中国的国情,家长都比较看重孩子的成绩。但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学习成绩只是一定的客观,而并非完全客观。


当事人三:家长

  @破晓

  我觉得家长对待孩子不应过于严厉。就像《小孩不笨》里一样,电影中的母亲总是体罚她的孩子,并且,差点造成孩子自杀。同时《小孩不笨2》中也是一样,家长并没有因为孩子的成绩和进步而感到骄傲,只是一畏地关心学习成绩,而并不关心孩子是否是在进步,是否应该多给与孩子一些爱。当孩子取得一定的进步之后,他们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或是保持现在的成绩,是并不容易。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的鼓励,而不是我们的严厉;需要的是我们的加油声,而不是我们的斥责声;需要我们多关心他们,而不是那张成绩单。

  @山花烂漫

  我的孩子小时候经常生病,我常想孩子身体健康,我们该多幸福啊!我想“爱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孩子善良、懂得珍惜、懂得心疼父母、懂得尊重体谅别人,就是好孩子。至于成绩,那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孩子尽力即可,家长只需欣赏孩子的成长进步即可。家长如果再下些功夫,就每天挤出时间分享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这样就更好些。如果再与孩子建立共同的正当爱好,那么孩子长大生活肯定是快乐的。因为这样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父母的爱、肯定、欣赏!如果象卢十四父母只盯孩子成绩,那么即便卢十四将来成了他父母眼中“有出息”的人,卢十四能快乐生活吗?

  @亚姐

  作为父母,如果眼里只有分数,那对于孩子的成长将是一个灾难!

  其实,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学习比别人差,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聪明。其实我也不承认,虽然她在班里的成绩排到了20名左右,我还是不承认。因为我觉得她的聪明表现在其他地方。我的孩子今年15岁了,从小我就致力于培养她的音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并且一直支持鼓励她的专业学习,现在,她在声乐、舞蹈、钢琴方面都表现不错,比身边的同龄孩子都要好,人也很自信,乐观。现在她给自己定下要走音乐这条路,作为父母我们一定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要经历很多的困难,我们将和她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云朵

  我和我的爱人对我们的孩子从小的教育就是:“快乐成长”。

  从3岁起,我们经常带着孩子旅行,增长见闻。去过厦门、香港、广州、深圳、西宁、扬州、上海、杭州、西安、成都、重庆等地。

  女儿现在正在读一年级,是班里最小的同学,天天兴高采烈,傻乎乎的快乐着,问她今天老师上课讲什么啦?和同学玩得开心吗?有什么搞笑的或是不开心的事情要和妈妈分享吗?回答通通是:“不知道,忘记了。”但她就是觉得很快乐,老师说她考试成绩居中上,学习能力也不错,和同学相处也愉快,就是有点粗心。我想,成长有个过程,女儿才6岁,我们只希望女儿健康、平安、快乐。

  

  本报综合消息



小编欢迎各位童鞋、老师到中国教育报微社区“家长汇”做客,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关注并留言参加中国教育报正在开展的“家庭教育大家谈”栏目。


﹡﹡﹡﹡﹡﹡﹡﹡﹡﹡﹡﹡﹡﹡﹡﹡﹡﹡﹡

中国教育报——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我们将提供个性化资讯定制服务,无论您是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根据您的职业代码发送到中国教育报,我们将定期发送您所关注的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教师:这4种孩子将来有大出息,和学习成绩好无关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家长掌握这8个关键点,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想让孩子有出息,家长就要逼他做3件事,比关注成绩管用
还孩子自由成长的天空
家长常说这些话,最容易滋养出高情商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有出息!
专家提醒:孩子有没有出息,完全取决于妈妈的说话方式!至关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