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时代,要让孩子做“奴隶”还是“主人”?




我们常常认为这是一个高科技时代,我们应当享用这些产品。使用高科技应该是一件有利于大家的事情,其正面的影响应该大于其负面才对,可是事实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作者:北大公学 刘晓虹 园长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北大公学大家庭,微信号pkufamily。


令人羡慕的一次家庭周末旅行计划出炉了!

爸爸和妈妈都很激动,于是迫不及待地告诉儿子,他们已经想好了要去湖边租一个小游艇,在那里钓鱼。他们将会用大部分的时间坐在游艇上观看野外风景,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身心。


然而事实却是,等他们到达目的地,15岁的儿子Jack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他把自己的游戏机带来了,准备利用这个时间来好好打游戏。

他拒绝去钓鱼,而是想把大部分的时间利用在打游戏上。他的父母很失望,但又不知怎样去劝说,并挽回这种令他们极为尴尬的局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像家长可以给孩子出难题,孩子也同样可以给我们出难题。这个男孩通过这样一个行为告诉他的父母,打游戏对他来说比游玩计划还重要。

这样的例子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平均看来,每个孩子每星期至少用35到40小时的时间来看电视、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等。美国一个基金会的专家做过很多调查,在今年一月份的报告里显示,美国儿童每天平均利用高科技产品的时间大概在10个小时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当然这包括了那些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形式的时间,比如有的孩子边听音乐边玩手机游戏,还边看电视。如果经历了一个小时的多媒体刺激,那么三种媒体就是等同于三个小时,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家庭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们常常认为这是一个高科技时代,我们应当享用这些产品。使用高科技应该是一件有利于大家的事情,其正面的影响应该大于其负面才对,可是事实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想没想过,如果一个孩子用了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来享受高科技的产品,那么这一天他真正的收益又是多少呢?时间的付出和回报是均衡的吗?


为此国外很多专家做过调查,结果大家猜也能猜到,不但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因此而提高,反而有了依赖性。不管做什么、写什么,没有网络及媒体,孩子们就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也得不到想象力的发展,只有在模仿,及造假。

在这里整合了一次家庭教育培训,是由美国的教育培训专家并作者Laura BuddenBurg 提倡的一些理念:数字时代,父母怎样更好的利用其产品,让孩子、青少年学会去做这个时代的主人,而不是只沉迷于其中,做“僵尸低头族”。


Laura 不认为高科技会有什么不好,它已经是现今时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会一直这样存在,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的方式方法,怎样更好的把它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是值得大家去研究的。

大致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要做一名很酷的父母(Be Cool)


首先不要硬性阻止孩子去玩电脑、游戏、上网等,这是不会有效果的。因为你在家里可以阻止他,在他年龄小的时候可以阻止他,但是等到他一旦离开了家,哪里都有无线网,哪里都可以有这些。

所以建议首先家长花一些时间去看看周围的环境和人,先自我反思,你理想中孩子的行为性格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不管做什么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所以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家庭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产品使用“制度”。

当然这个制度不一定是像一些公共场所的制度一样死板,可以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去描述,而且制定制度需要民主化,可以跟孩子一起来制定,孩子给家长定,家长给孩子定。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愿意这样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大家都要维护制度的执行性,大人也不例外。


2,接下来就要有一个平衡度的掌握


制度有了,那么这个制度能不能体现平衡度,就是说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其它时间的比例是均衡的吗?协调的吗?

一个孩子使用高科技产品的频率越高,这些孩子普遍越没有幸福感,也就没有成就。上文提到过的10小时是平均值,甚至有些调查研究指出还有些孩子一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甚至超过了16小时以上!这些孩子普遍没有快乐感,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而且他们很孤立,不合群。

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孩子用手机是为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当然是为了方便跟父母联系和为了安全等,但是有几个孩子真正用手机来跟父母做沟通的?反而玩弄手机的各种功能来回避跟父母的沟通,这反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你付钱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每个孩子平均每天用手机通话时间只有30分钟,但用手机来发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却用掉了大半天的时间。大概每天每个孩子发118条信息,这些信息占据了一天中所有的家庭朋友聚会或本应该拥有的美好时光。所以制定制度需要均衡,需要有执行力。


3,制定制度的依据


问问自己以下几点:

l 比如手机,多大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用手机和电脑?(建议初中的孩子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则要看具体情况)

l 用手机是不是孩子拥有的权利?其实不然,而是父母提供的有利条件。需要告诉孩子手机可以有,但什么时候用及什么时候带在身上,是由父母来决定的。

l 保密性?告诉孩子手机上的任何一条信息都是没有保密性的,都会有第三方或第四方的监管及监督。

l 谁是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从父母以身作则做起,比如:吃饭、睡觉时不需要使用电子产品,家庭聚会、节假日则有相应的规定时间等。

l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可用手机,电脑,电视等?


4,奖罚分明


如果孩子利用电脑或电话做了一些有利于他人或自己的事情,那么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还要时刻留意孩子经常使用的网络,及APP,了解其功能,并要了解他跟哪些类型的人有互动等。

这并不是不相信他们,也不是在破坏隐私权利,而是时代的需求,这是现今时代做家长的义务。所有平日生活中需要遵守的社会及道德规范,不只是平日生活必须的,而也恰恰应该是数字时代、数字公民的规范。


5,数字时代的信息是不可销毁的


告诉孩子,不需要所有的生活状况都要上传到网上,因为只要传上去,即使你销毁了你的账号,某些地方的某些数据里仍然会存在,这不利于个人隐私的保密。

其实不用说孩子,我们大人也一样,我们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主页,上传一些家里人的一举一动,这些一定是有利和有弊的,要掌握其必要性。


6,制定家庭共同享用时间


可以制定某一个时间段,引导或启发孩子去找一些积极向上的网页,学一些有利于大家的知识,或规定家庭影院时间,观看有意义的家庭剧。

现今有很多电影是适合家庭影院的,那些电影思想积极,正能量强,幽默,并且富有文学色彩,这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家庭活动。

以上这些建议其实都很简单,甚至我们都能想到,那为什么那些教育专家每每都会强调这些简单的道理?

究其原因就是,复杂的事情是由很多个细小的简单的细节所构成的,永远记得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只要我们家长注意了,思考了,并开始运作了,就能看到其效果,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努力吧,Guy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屏读时代,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养娃迷思之孩子在家里必须有一个惧怕的人?
尊重孩子话语权,但别过度
给叛逆期孩子家长的十条建议
家庭教育最忌讳的6句话,你对孩子说过吗?
跨越数字鸿沟 共享阅读乐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