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纳病句类型,提高编校警惕性



病句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编辑在加工书稿时总会遇到几处别扭的句子,它们比错别字更让人头疼,对错难以判断。


我们总结了六大类病句,希望这些错误的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警惕。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去掉“无比”后的“的”字,将“无比”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应将“团体”改为“场所”。)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应将“和”改为“还是”。)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删去。)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应将“不再”改为“再次”)



编辑  by  许瑞雪


长按木铎  即可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
【语文】初中语文“修改病句”详解及例题分析,看完想丢分都难!
中考专题复习——辨析、修改病句
高考语文总复习提分资料卡:语病
2021高考备考:病句辨析基本类型!
修改病句方法及题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