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校一课丨了、呢、啦、喽、吗

语气词,可谓汉语的一大特色,并且家族成员众多。既然是表达一种语气,那么选择哪个语气词和作者的说话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福建人说话喜欢用“了啦”来结尾。但书面语与口语不同,使用太多语气词,或过于省略语气词都会影响阅读,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了”表示动作状态的实现,既可以表示过去、现在的动作、状态实现,又可以表示将来的动作、状态的实现。例如:

1.昨天我发烧了。(过去)

2.你们看,这朵花开了。(现在)

3.等你的病好了,我们就离开这座城市。(将来)

此外,“了”还有成句、篇章的功能。成句作用

有些句子去掉语气词“了”后就不完整,例如:

1.今天热死了。 

2.这个消息太鼓舞人心了。篇章作用

句末用“了”可以表示一个句子、语段的结束,具有划分句子和语段的作用。

如当主语、话题不变时,即使一个分句或句子完结了,分句或句子末尾也不宜用“了”,如果用了“了”,一个句子或语段会被分割开来,句子与句子之间将连接不起来。例如:

昨天早上我起床以后吃早饭了。然后去图书馆了。走进图书馆就去找书了。找到要借的书,就去柜台借了。我问柜台的工作人员可以借几天,她说可以借一个星期。办完手续以后我就回宿舍了。

这段话中前几个句子都在叙述“我”的几个连续的动作,所以中间用了几个语气词“了”后,破坏了句子的连贯性。改成下面的样子,句子就连起来了:

昨天早上我起床以后先吃早饭,然后去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我先找书。找到要借的书以后,就去柜台了。我问柜台的工作人员可以借几天,她说可以借一个星期。办完手续以后我就回宿舍了。

“呢”的主要作用是缓和语气。可以用于疑问句、陈述句和停顿后。疑问句

例如:

1.这是怎么回事呢?(特指疑问句)

2.他没去过北京,怎么会到过天安门呢?(反问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特指疑问句中可以不用疑问代词,只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后加“呢”,一般问人或物“在哪里”。

例如:

1.老师呢?(意思是:老师在哪儿?)

2.妹妹,你的靴子呢?(意思是:你的靴子哪儿去了?) 陈述句

例如:

1.别怕,有我呢。

2.我没什么,你才辛苦呢。

在陈述句中,“呢”也可以与“可”连用,表示说话人想告诉对方新的情况或提醒对方,含有夸张的意味。例如:

孩子们听了这个消息,可高兴呢。停顿后

例如:

1.你先走吧,我呢,你就不用管了。

2.我要是不同意呢,你怎么办?

PS:

“呢”还可以表示动作进行。例如:

A:你出来一下可以吗?

B:我(正)炒菜呢,什么事?

“啦”是语气词“了”与“啊”连用的结果,表达的语气更为强烈。

例如:

1.你怎么不高兴了啊?

——你怎么不高兴啦?

2.你别管他了啊,自己去吃饭吧。

——你别管他啦,自己去吃饭吧。

“啦”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

例如:

1.班长回来啦。

2.你怎么知道啦?

3.我们当然能做到啦。

4.这件东西的用处可大啦!特殊用法

就是用在列举的句子中,且常常用在口语中。例如:

今年的生产情况真不错,粮食啦,蔬菜啦,水果啦,都获得了丰收。

“喽”是语气词“了”与“哦”连用的结果。常用在口语中,用法与“啦”基本相同。但是不用在列举的句子中。

例如:

1.爸爸妈妈回来喽。

2.要出去玩儿喽。

3.这件东西的用处可大喽。

4.老天下雨,庄家有救喽。

“吗”多表达疑问语气,如正问句、反问句、选择问句等。旧时,人们用“么”来表示疑问语气,现在仍有作者使用。

除了疑问语气,“吗”还用于句中的停顿后。

例如:你要是问我的意见吗,我不同意。(此处也可以使用“么”)

整理丨SHMIL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hold住是什么意思
学生学习页面
河南新密方言中的语气词
语文的六种基本句型
[高中语文知识点]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