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烦恼的湿气又来了,怎么从根本上消灭它?

这几年的气候明显反常,今年尤甚。在经历了两轮倒春寒后,深圳终于迎来了有点正常的四月天,可温度正常了,湿气也跟着来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感觉身体重了?早上起床头开始沉闷了?头发明显油了?大便又粘马桶了?。。。。。。

这是湿气又上身了!

这个湿气呀,不仅令人极烦恼,积累的多了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坏的后果。

我们从现有的资料观察总结到,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最喜欢侵袭的就是湿气重的人群,新冠肺炎确诊者的舌苔大多偏厚腻,这些人大多都是“湿人”。

很多人都听过“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的说法,尤其是生活在岭南的我们,年年祛湿年年湿,湿气一旦入体是这么的难以排出,难道就没有办法可以根除吗?当然有,看完此文,跟着坚持做,自然不再受湿气困扰!

老规矩,还是先说原理,再说解决办法。接下来分享以下内容:

一、湿气到底是什么

二、怎样判断你是不是湿人?湿气上身都表现在哪里?

三、湿从哪来?湿气造成困扰的原理?

四、怎样避免湿气入体?

五、怎样祛除已经进入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认为,我们自然界有六种致病的因素:风、寒、暑、湿、燥、火。“湿”是其中最令人头痛和烦恼的。

湿性重浊,会引起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疼痛等;

湿性粘滞,如油入面,所以一旦入体很难排出。而且湿气最容易和别的邪气夹杂一起,遇风成风湿,遇寒成寒湿,遇热成湿热;

湿性趋下,所以一般湿邪为病多表现为带下、泄泻、痢疾、下肢水肿、湿热下注等;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滞气机运行,造成肢体和脏腑的瘀滞;

湿气困脾,脾为阴土,主运化水湿,喜燥而恶湿,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出现泄泻、水肿等症。

 

二、怎样判断你是不是湿人?湿气上身都表现在哪里?

1、看精气神:因湿气重浊粘滞,入体之后可以困住人的肢体,所以湿人一般都头身困重,显得无精打采。尤其是早上起床时总是没睡够,醒不来的感觉。

2、看舌头:湿人的舌头明显比别人胖大,有些一伸出来可以占满口腔,两边有明显齿痕,舌面水滑滑的。还有一种舌苔厚腻的一般是湿重太久,夹杂了别的邪气,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

3、看脸,湿人总是油光满面的,尤其额头,感觉那层油足够煎个鸡蛋了;还有些湿人反反复复长痤疮,气色黄黯。

4、看头发和头皮:湿人的头发很容易起油,严重的今晚洗了明早就油了,一天不洗都不行。还有些会伴随脂溢性脱发,头皮也是一摸就粘手。

5、看大小便,湿人大便黏腻不成型,总粘马桶还不好冲掉,得刷才行,偶见腹泻;小便或黄浊臭秽,或量少而频,夜尿也多。

6、看汗:天气热时,大家都出汗,一般人汗干了,身上就干爽了,湿人们汗干了,然后一摸,身上是粘的。

7、看身体相关反应:

湿人们多口气臭秽,有些人能自感口中发粘、发甜,食欲不佳;

湿人们多懒,懒得动弹,能坐不站,能躺不坐,日久还会总是这里痛那里痛的;

湿人们多有脚气,一脱鞋子臭气熏天;

湿人痰多,感觉嗓子眼里总有一窝痰,怎么都吐不干净;

湿人易患皮肤病和下阴病,比如湿疹、疱疹、女子带下、阴痒、男子阴囊湿疹等。

三、湿是怎么堆积到身体内的?

我们前面提到过一个概念:脾主运化水湿。脾的功能不足是体内水湿堆积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素日过食肥甘厚腻,脾无力运化就会堆积成湿;有些人嗜饮牛奶、饮料等,这些都是内湿的来源。

除了内湿还有外界入侵的湿气,比如大汗之后马上吹空调导致毛孔瞬间收缩寒湿内闭;有些人冲完凉总是不等擦干头发和身体身体就在空调下猛吹;还有些人长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等。

四、怎样避免湿气入体?

要避免内湿就一定要健脾!脾的功能强大了,自然不生或者少生内湿;然后就是调整饮食习惯,少食肥甘厚腻和牛奶、饮料等湿寒饮品;

避免外湿的话就要注意日常生活,避免久居阴湿环境;大汗或沐浴后注意避风寒,待毛孔自然收缩后再进入空调环境等。

 

五、怎样祛除已经进入体内的“湿气”?

说起祛湿,大多数人都知道:喝薏米赤小豆水。

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薏米赤小豆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更不能长期饮用!薏米性凉,长期饮用会伤脾阳,脾阳伤了,体内水湿堆积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曾治疗过好几例因长期饮用薏米赤小豆水引起的胃寒、胃痛、腹泻,脾阳严重受损,花了很大功夫才调整过来。

要想祛内湿,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健脾!

推荐个非常安全且好用的小成药--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相关病症,但凡内湿,吃它一定没错。过食肥甘厚腻的建议先吃上几天保和丸化化积滞,再吃参苓白术散,效果更好。

 

除了吃药,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和艾灸来健脾。

按摩的话就取脾经的小腿部分和承山穴就好,在内踝到阴陵泉的区域寻找结节,揉散,待到这条经络都畅通了,脾的功能也就好起来了。

当然,小腿的脾经按摩起来真的非常痛,怕痛的可以艾灸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阴陵泉、承山。

对于外来的湿气,艾灸和泡浴是最好的选择。

艾叶苦辛,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逐寒湿。艾灸排寒除湿的功效非常强大。

艾灸排湿可取穴大椎、至阳、命门、承山、涌泉、神阙、关元、足三里、阴陵泉。

泡浴的话我一般喜欢用伸筋草、透骨草、羌活、独活、桑寄生等药材,不但可以祛湿通络,还能柔筋养骨、强身健体。具体配方需要因体质而异,建议找医生辩证开方比较好。

作者简介:我是雪子,多年的临床使我对中医的疗效笃信不疑。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古圣先贤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我认为中医应该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我将为此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自制可以去湿的红豆薏米茶?
湿气难除,夏天祛除湿气寒气这样做就对了
百病起于湿!艾灸身体2个“祛湿口”,化湿、排湿,湿气全跑光!
内外兼调,祛湿才能快速、彻底
雨生百谷湿气重,一招教你祛湿健脾,让身体清爽起来
红豆薏米≠祛湿!祛湿还得先健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