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妻子瘫痪14年 丈夫不离不弃每天写情诗
妻子瘫痪14年 丈夫不离不弃每天写情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3 17:14:20  


  中评社北京9月3日电/“每天晚上,她看电视,我就去房里写诗。”董先生说,自从老伴施女士半身瘫痪后,14年来他一直悉心照顾。十几年来,董先生已经给妻子作了几十首诗,每次都是反覆修改,最后才张贴在他们的纪念相册上。尽管施女士只有小学文化,尽管听不懂丈夫的情诗,但每次董先生朗读诗歌时,她总是露出灿烂的笑容。去年,他们度过了金婚,在他们看来,婚姻相处就是相互理解、不离不弃。

  据《当代生活报》报道,“照顾她就像照顾一个小孩。”董先生看着坐在椅子上的老伴说。董先生今年80岁,老伴施女士74岁,住在南宁市桂雅社区。1999年,施女士突发脑溢血,经过抢救后右半边身体仍瘫痪,手和脚都不能动。从那时候起,董先生便承担起照顾施女士的义务。

  在病情反覆的那几年,施女士每年都住院三四次,董先生的一对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伴的重担落到了董先生身上。每到晚上需要陪夜时,医院如果没有床位,董先生就会睡在老伴的轮椅上,“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脖子很酸痛,但是没有办法,我怕她半夜找不到我。”董先生说。

  老伴没生病前,董先生是个“三不懂”——不懂搞卫生、不懂做饭、不懂洗衣服;把老伴接回家中疗养后,董先生便成为“万事通”——洗尿布、擦身、理发、陪聊天解闷。“她生病到现在已经有14年了,我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她。”董先生说,过去都是老伴照顾整个家,老伴病倒了,轮到他接过老伴身上的重担了。

  创作诗歌

  爱意尽在不言中

  “湖畔遍印轮踪不辞劳倦,老夫翁如影随同春夏秋冬。”这是董先生为老伴创作的诗歌。自从施女士的病情开始稳定后,他会趁着每晚她在客厅看电视的空闲时间,到书房里创作诗歌。董先生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于夫妇俩相处的50多年生活经历,每当他创作出一首诗歌时,他并不急着念给老伴听,而是反覆修改后才念。“其实,她根本不明白诗歌的意思,只是听着好玩。”董先生说,老伴只有小学文化,尽管她总是一知半解,但每次听到新作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从2003年开始,董先生便开始创作诗歌,共创作20多首,每创作一首他觉得满意的诗歌,便会将诗歌仔细地抄写在纸上,然后粘贴到他和施女士的纪念相册里。采访时,董先生给记者翻看了他们的纪念相册,从年轻相识到患病治疗,每张相片里他们都笑得很开心,且相片的下面都有董先生写的诗句。“我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生活,也是为了能博她一笑。”董先生说。

  走过金婚

  相互理解彼此搀扶

“  那时候,她是个工人,觉得能够娶个工人做老婆,实在太幸福了!”回忆过去,董先生笑着说。他们1960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结婚时,一张桌子,两张单人床合在一起就算婚房,“那时条件很艰苦,可她一点都不嫌弃。”退休前,董先生在南宁市某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经常要下乡,家里的所有大小事都由老伴照料,不在家的时间久了,施女士也会和他吵架,但往往吵过后仍旧会为董先生准备次日出行的行李。一直以来,董先生已经习惯了老伴的照顾,当他听见老伴脑溢血的那一刻,董先生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我总是担忧,怕她趁我不注意时就离开了”。

  去年董先生夫妇度过了金婚,儿女们买来蛋糕庆祝,过后施女士却情绪低落。“从那晚开始,她总是念叨着要比我先走。”董先生说,两人常常为谁先走而吵嘴,施女士讲话有些口齿不清,争不过董先生就会生气不吃饭。“争得多了,我也害怕,害怕我要是真的走了,她该怎么办?”说到这里,董先生的双眼已经湿润。

  携手走过50多年,董先生和施女士的美满婚姻一直被社区的居民称赞,而在他们看来,经营婚姻很简单,那就是平时相互理解,懂得给彼此空间,在关键时刻互拉一把,不离不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蓦然回首的平凡与伟大
金婚老人闹离婚被法院驳回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郑州女子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16年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写的真好,看哭了!
老伴(写的太好了)
情人阔别26年重逢 女方未嫁为其生女(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