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议论文层进式论证结构的写作思路

一、结构解读

   议论文主要有四种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是议论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结构,其基本模式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作出结论”。

   并列式: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对照式:文章提出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剖析、论证,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映衬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见并加以对比,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层进式(递进式、纵式)论证结构:

层进式论证结构是严格按照问题和理论的逻辑层次,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展论述的一种结构方式。

层进式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剥壳”,最后显出问题本质。它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进式结构比并列式结构和对照式结构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个性化色彩。

层进式结构一般有三种样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每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表递进的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问答三个问题:(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简称为“是为怎”的论证结构。这是层进式最常用的方法。

3.针对某些不好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二、层进式议论文范文

(一)名家名作

杨述(19131980),江苏人。建国后曾任团中央宣传部长、《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

          恰到好处        杨述

  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抽象的论题“恰到好处”,化抽象为具体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引出下文对什么要“恰到好处”的分析)

  (第1、2段:告诉人们什么是“恰到好处”,并提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的主张。)

  “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引用名家的语言,非常切合“恰到好处”的观点,增强了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3段:针对有人认为“过”还是好的这一错误认识,继续论证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做到“恰到好处”。)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依你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衷主义了吗?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这里很好地体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和辨析性)我说:不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按自己的主观,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常说做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孔夫子认为的“分”和我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最后一段:剖析“恰到好处”和“折衷主义”“中庸之道”的本质区别,进一步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恰到好处”和怎样才能能做到“恰到好处”。

(二)优秀作文

            拒绝急躁

 社会上流行一种急躁病:学生学习急躁,不想通过勤奋努力得到收获;人们总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工作应付,敷衍塞责,总想走捷径,找窍门;游戏人生,放荡自我,贪图享乐,追求刺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解释什么是“急躁”

急躁病害莫大焉!必须拒绝急躁。(提出中心论点)

有目共睹的是:由于急躁,我们在学业上一无所获;由于急躁,干事创业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我们在事业上无所建树;由于急躁,做学问、搞研究,忍受不住寂寞,只想出名,最终无所作为;由于急躁,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只想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瞎指挥,搞一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怨声载道。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急躁,会使我们丢掉实干和创新精神,白白丢掉难得的历史机遇……急躁实在是社会的大敌,民族的大敌,国家的大敌。(为什么要“拒绝急躁”,写急躁给人带来的危害。本段论证层次上也是层进式的,从学业上到做学问再到为官最后提升到社会、国家的层面)

急躁真要不得,我们该怎样拒绝急躁呢?(简单过渡,让结构严谨)

  拒绝急躁需要摆正好心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未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有急躁心态的人,一心只想着功成名就,不愿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最后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因为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讲道理很深入,唯物辩证法用上了,说理就有依据)

拒绝急躁需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创业需要拒绝急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都需要我们附下身子,真抓实干。妄想不经过艰苦的奋斗而取得事业的辉煌,那是痴人说梦。一些人只想着“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看不到别人为此付出的辛劳,于是干起了偷,抢,贪,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的勾当,结果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落得深陷牢狱,悔恨终生的下场。(以上两段说怎样才能做到“拒绝急躁”,开头第一句话是中心句,这两种方法又构成层进式,让人一目了然。最后反面说急躁的人又会怎样)

拒绝急躁,我们的学业才能进步;拒绝急躁,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做到了结果会怎样)

三、方法点拨

运用层进式论证结构要注意以下几问题。

1.套用最常见的结构,如下:

(1)引论:提出总论点或引出论题。

(2)本论:提出分论点,层层深入分析。

(3)结论:归结全文,提出来解决办法或发出号召。

2.文章层次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间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所以作者在写作前就应安排好材料间的先后关系,理清事理内部纵向发展的联系,使自己的思路条理化。

3.层进式的逻辑关系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等展开议论。

4.层进式结构方式不易让人一目了然,所以每段开头的句子一定要写好。既紧扣行文过渡的要求,又要能体现出文章的层进式特点。

5.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进结构时,并非平均使用笔墨,而应根据文章论述的需要有所侧重,灵活应对。

四、层进式结构写作思路示例

1、“是为怎”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纵式结构】

如: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3、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1)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过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现在)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未来)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并要求列出层进式论证结构的写作思路。

  老鼠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它跑不出来,却还拼命往里钻。

  牛角对它说:“朋友,请退出去,你越往里钻,路越窄了。”

  老鼠生气地说:“哼!我是百折不回的英雄,只有前进,决不后退的!”

  “可是你的路走错了啊!”

  “谢谢你,”老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一生从来就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会错呢?”

  不久,这位“英雄”便活活闷死在牛角尖里了。

  写作提示:此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不懂得进退有度,“牛角尖”钻进去越来越狭窄,结果自讨苦吃。这是“不可取”的做法。但同时还有另外的角度:如果你能力足够,虽然难受,但钻到一定程度比如“钻穿”,你就可站在“牛角尖之上”,这就是“永不停息的反思精神”,这是“值得鼓励的精神”。相比之下,后者更属于创新立意。

就以“做事就要钻牛角尖”为中心论点,按“是为怎”的层进式论证结构写出构思路。(要列出简要提纲内容,不能只说:什么是钻牛角尖;为什么要钻牛角尖;怎样钻牛角尖。

六、作业布置

就上面的作文材料,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教学反思:

附:“做事就要钻牛角尖”层进式论证结构写作思路(提纲)

一、提出问题(是什么):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得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

二、分析问题(为什么):搞学问(作科研、求创新、出成就)只有“钻牛角尖”才会有的突破、有所成就。

解决问题(怎么办):“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要掌握科学的思路、灵活的方法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
【模板】高考议论文写作专题复习:善于分解论点,打造结构模板,快速成思路
议论文写作的入门与提升
原创课件 |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第六讲、思路与结构
2012届高三第二次作文训练?思路结构之二 高考复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