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093期:【诗意语文•慧眼看课】亓庆国执教《马嵬》(其二)课堂实录

负责人:赵国翔

【编者按】

越过岁月的风尘,翻过生命的苍凉,迎面呼啸而来的是一道眩目的光芒,这光芒闪动着历史沉淀出的厚重,跳跃着岁月积攒起来的感悟,在这光芒的照耀下,有一首爱的歌谣在吟唱。关于马嵬坡,她“含情凝睇谢君王”,她与他“一别音容两茫茫”。是红颜祸水,还是君王薄幸?读一读李商隐的《马嵬》一诗,听一听亓庆国老师的课堂实录。    

       (江苏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栾燕) 

【课堂实录视频】



《马嵬(其二)》课堂实录


上课时间:2018年4月23日

上课地点:山东省莱芜市第二中学高一(2)班

主讲人:亓庆国

  

师:上课问好—起立—坐下


师: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从小到现在学习经典的脚步从没有停过。古典诗词承载了几千年文化的演进更迭,今天让我们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感受诗词中绵延千年的永恒的魅力。(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ppt展示)


生1:1、知人论世,把握写作意图及“讽意至深,用笔至细”。

          2、学会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意境高远的特点。

          3、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知人论世,首先我们对作者李商隐的了解,李商隐,大家熟悉吗?


众生:熟悉。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

生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唐代著名诗人,和晚唐诗人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著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有《无题》《贾生》《夜雨寄北》。


师:很好。还有补充吗?李商隐,他一生写作了大量的诗歌,我们看他生于公元813年,卒于858年。活了45岁,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李商隐写下了大量诗歌,流传下来的就有600多首(展示ppt)。


生3:(读)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流传下来600多首,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师: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就有600多首,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他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对于他的作品我们学过哪一首?


众生:《无题》


师:《无题》其中有千古名句是?


众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我们还学过一首?


众生:《夜雨寄北》


师:内容我们还记得吗?


众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这一首是写的什么题材的?


师(启发):他是揭露黑暗吗?


众生:不是。


师:他是写给谁的?


众生:妻子。


师: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是一首爱情诗。我们今天学习《马嵬》(其二),是一首什么诗呢?


众生:揭露现实黑暗的。


师:看题目,“马嵬”是个什么名称呢?


众生:地名


师:在这个地方承载了一件什么重大的事情?


众生:马嵬之变


师: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据考证,距马嵬之变已经过去了80多年,这样的诗属于什么诗呢?咏史诗(展示ppt)

生4:《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师:咏史,也是叙事。我们学习诗歌离不开朗读。下面我们让同学来读一遍这首诗。


生5:(读)


师:同学们看,她读的这首诗带出来的感情有没有?应该带什么感情呢?这是一首咏史诗,我们知道,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咏史诗是揭露黑暗的,


我们看《马嵬(其二)》这首咏史诗,写马嵬之变,咏的是唐朝国家战乱,这样作者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呢?悲伤、痛恨,我们读的时候就要带出这种感情来。同时我们读的时候还要注意诗的节奏、停顿。下面我们来读一下看怎么把握。

 

教师范读(节拍提示)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讲解:重读哪些词,如“徒闻、此、空闻、次日、当时、如何、不及”等,还要注意“笑”要读出“讥笑”的意思。


生齐读。


生6:(读)


师:指导提示“笑”的读法。


生7:(读)


师生同读把握诗的节奏。


师:我们齐读的还是很有气势的。


师: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事而作的主张,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我们学过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他的写作意图是表达对妻子的思念,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其二),这首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


在近代有个评论家叫黄侃,专门评论诗歌,他评论《马嵬》(其二),说是“讽意至深,用笔至细”。(板书)


师:“讽意”是什么意思?讽刺,讽刺的意义深刻;用笔是指写作的手法,如描写、修辞等等。我们看看这首诗如何体现出“讽意至深,用笔至细”。


师:先看首联如何体现这一点的。它的“讽意”在哪里体现?


生8:有讽刺唐玄宗痴心空想的意思。


师:痴心空想。这里指唐玄宗想的什么?


生8:唐玄宗和杨贵妃曾誓约“世世为夫妇”。


师:(启发)这是唐玄宗想的吗?看课本注释“海外更九州”。读一下。


生8:(读)杨贵妃死后,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


师:诗的开头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辗转反侧,夜夜想念,彻夜难眠。白天见不到,他就想在梦中见,梦中见不到,他就想到神仙中去找。可是谁能找到呢?于是就有人告诉玄宗,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玄宗听说之后才派术士去访问神仙,去找杨贵妃。术士去了之后就带回了杨贵妃的金钗饰物,并且还带回了“世世为夫妇”的誓言,这就是“痴心”,可信吗?关键词“徒闻”二字对其否定,加深了讽刺意味。开头就写杨贵妃被赐死,这从记叙上讲,用了什么手法?倒叙。


所以首联讽刺了唐玄宗的痴心空想,从“用笔”上用了倒叙的手法。

下面同学们以同样的方式来分析颔联、颈联是如何体现“讽意至深,用笔至细”。大家分组讨论。


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大约7分钟)


师:好,停下来,坐好。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回答?


生9:颔联是从对比的角度写李、杨爱情的悲剧,讽刺了唐玄宗失去了权势,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里“鸡人报晓”的安乐了。


师:这一联的重点词是“空闻”,说明了这些禁卫军是在保护他的安全吗?不是在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颔联这是描写的什么地方?


生9:这是在发生安史之乱之后,他们是在逃难。


师: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逃难时的狼狈的情景,所以说颔联讽刺了玄宗的狼狈。这里的关键词“空闻”,还有与之相对的“无复”(板书),“鸡人报晓筹”写了宫内生活,用宫外与宫中相对比强烈的讽刺了唐玄宗不能自保、狼狈逃跑的景象。


师:颈联呢?它的“讽意”、“用笔”在哪里体现?


生10:颈联用“六军不发”与当年在长生殿“笑”牛郎和织女作对比,讽刺了他们的誓言。


师:这是讽刺他们的誓言吗?这里用“次日”与“当时”对比,讽刺什么呢?


生10:“此日”指发生事变的日子,也是杨贵妃之死之日。


师:哪一个同学再来分析一下?


生11:“当时”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嘲笑牵牛,是五年前的七月初七,玄宗与杨贵妃海誓山盟。

师:(启发)“笑牵牛”是什么意思?


生11: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师:嘲笑他们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则天天相见,并且永远不分离。这里讽刺了玄宗的什么方面?   虚伪自私(板书)的一面。用了“次日”与“当时”对比的手法。


师:尾联呢?大家读一下


众生(齐读):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师:作者发出来感叹。他感叹什么呢?


生12:感叹玄宗贵为天子这么多年,却还不如普通百姓那样夫妻恩爱相互厮守。


师:他这样感叹,表现出什么意图?深化了议题,深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什么意图呢?用莫愁这一典故表示什么用意?


生13:代指普通百姓夫妻恩爱。


师:那么尾联表现了什么写作意图?(ppt展示)


生14: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师:这里的关键词是“如何”,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


这首诗“讽意”体现在哪里?“用笔”体现在哪里呢?


众生:讽刺了唐玄宗的痴心空想、狼狈逃难,以及虚伪自私,用笔上用了倒叙,又用了“空闻”“无复”“次日”“当时”这些对比。


师:还有用“如何”表示反问,这些从措辞上讲属于“委婉”,以及立意的含蓄,最后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下面看能不能背诵?


众生:齐读


生15:背诵


生16:背诵(不熟练)教师引导齐背


师: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怎样读懂诗歌?(ppt展示)


众生:1、知人论世,2、学会朗读,3、抓关键词,4、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今天给大家留下的作业:

1、经常观看中央一台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感受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这些栏目传承了经典,让我们感受了诗词的魅力,希望我们同学坚持观看,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学小名士”等比赛活动。


2、写作训练:马嵬驿背后的故事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众生:老师,再见!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诗两首》解读与探究
《马嵬(其二)》课例赏鉴
李商隐诗词赏析(七言部分)一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经典诗篇40首(一),每一首都值得一读再读
[转载]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李商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