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散文阅读高频考点怎么破?通关秘籍拿走不谢!

 散文是高考阅读题中经常出现的文本类型。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高级中学教师韩延明认为,高考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和形式将继续保持多年来的命题趋势,呈现重人文素养、重鉴赏评价、重拓展应用的考查倾向。他总结了散文类文本阅读的六个高频考点,并结合近几年的试题,梳理出其常用的设问方式和答题策略。 


散文是高考阅读题中经常出现的文本类型。高考考试大纲规定了散文类文本阅读的四个层级: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理解层级包括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层级包括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等;鉴赏评价层级包括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等;探究层级包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

其中,理解词句内涵、分析作品结构、赏析表现手法、探讨写作意图等是高频考点,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本文举例分析这些高频考点常用的设问方式和答题策略,帮助考生规范答题,取得好成绩。


【考点1】

理解词句内涵

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请根据文本,探析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某段中某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某句话的内涵;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等等。解题步骤一般为:第一,根据上下语境,写出表层意思;第二,结合文章主旨,挖掘深层内涵。

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的散文阅读题选择了林徽因的《窗子以外》,第5题为“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根据文本内容,可知文中的“窗子”具有双重内涵:一是表层含义,即实指现实生活中的窗户;二是深层含义,如“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等句子中,“窗子”象征人心之间、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隔膜。


【考点2】

概括内容要点

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文中对××的描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第×段写出了××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解题步骤一般为:第一,通读全文,合理划分文本结构层次;第二,准确归纳层意,特别是重点段段意;第三,根据题目设计的问题,找到答题区间;第四,准确精练地概括相关内容,分点写出答案。

例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的散文阅读题选择了张抗抗的《云和梯田》,第17题为:“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答题时,需要在文本中找到与“魅力”有关的文段,然后逐条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的第三、四两段写梯田高低起伏,像天梯,依山就势;随后几段写梯田随着四季变换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第十九段以后的内容写云与梯田呈现出的美妙风景,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结果。


【考点3】

分析作品结构

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请简要分析(概括)文章某一段的论述层次;有人认为某一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文章某一段写了××,有什么作用;从结构上分析,材料中为什么先写××,再写××,后写××;等等。解题步骤一般为:第一,找出对应段落,理清层次脉络;第二,分析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三,分析如此安排文章结构的意图或表达效果;第四,归纳概括,分条写出答案。

例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的散文阅读题选择了叶文玲的《汴京的星河》,第12题为:“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试题已经表明了文章的层次及其内容,答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不同层次间的逻辑关联,然后再回答这样安排会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考点4】

赏析表现手法

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文章某一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效果;文中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对某一事物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等等。解题步骤一般为:第一,阅读相关语段,找准运用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每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或抒发的情感;第三步,先答手法,后作分析,规范写出要点。

例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的散文阅读题选择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第24题为:“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仔细阅读第四段,可知其运用了比喻、排比、联想、化用等多种艺术手法,考生将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与具体的文本结合分析,即可作答。如“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考点5】

探讨写作意图

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事物的哪些特点,有何用意;文章在叙述中插入对××的一段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妙处;等等。解题步骤一般为:第一,概括(句)段内容,弄清其与文章主旨的联系;第二,赏析句(段)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第三,根据句(段)在文本中所处的位置,明确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如,2018年高考北京卷的散文阅读题选择了苏儿的《水缸里的文学》,第20题为:“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从内容上看:第三段的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并做好饭菜,人们反复讲述这个故事,隐含着一种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自家水缸里出现仙女的情节,意在表现作者儿时在贫困生活中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从手法上看,两段文字通过对比,表现了儿时的“我”因好奇而生发的想象力,这成就了“我”与文学最初的联系。从结构上看,这两段话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童年的回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


【考点6】

拓展个性思维

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有: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本文认为××,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结合文本,××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等等。解题步骤一般为:第一,弄清要探究的问题的实质;第二,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发散思维,纵深联想,挖掘意蕴;第三,回归文本主旨,结合自身体验谈想法。

例如,2014年高考安徽卷的散文阅读题选择了美国作家西格德·F·奥尔森的《独木舟之道》,第14题为:“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材料中作者由独木舟在水面行驶时经历的不同境遇,联想到人生和社会,阐发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考生可以写自然之道、探险之道、生存之道等,情感真实,言之成理即可。

除了上述几个考点之外,散文阅读还会考查“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和“赏析文章标题”等,在此不赘述。综合分析近几年高考中的散文类文本阅读试题,我们可以预测,在短时间内,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和形式将继续保持多年来的命题趋势,呈现出重人文素养、重鉴赏评价、重拓展应用能力的倾向。


作者:韩延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近五年高考:数学这100例高频题型,大小考总出现,强烈建议打印
其实不管高考题怎么变,高考的高频考点也就...
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解析之散文阅读课件
高考语文小说高频考点
中考高考千变万变必考点不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