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段考、期末考试必备】语文教材之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大全集

 粤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点大全集

 

1

14  《诗经》两首

静女

一、通假字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匪女之为美

2.倒装句

俟我于城隅 (于城隅,状语后置

一、通假字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夙兴夜寐(夙,在早晨;夜,在夜里)

2.数词作动词

士贰其行(贰,使……不专一)

二三其德(二三,使……三心二意)

三、文言句式

1.倒装句

秋以为期(秋以,宾语前置)

2.判断句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15  离骚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chì)(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16  孔雀东南飞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自由  可怜  千万 共事  心意  其中 教训  处分    交通

三、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例如:

便可白公姥:公姥,意义偏在“姥”。

昼夜勤作息:作息,意义偏在“作”。

我有亲父母:父母,意义偏在“母”。

逼迫兼弟兄:弟兄,意义偏在“兄”。

四、“相”字的用法及区别

“相”,“察看”,后来引申出其他一些意义。本诗中“相”字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你”“他”“它”等。如:

会不相从许(代“你”)

及时相遣归(代“我”)

还必相迎取(代“你”)

好自相扶将(代“她”)

嬉戏莫相忘(代“我”)

誓天不相负(代“你”)

不得便相许(代“你”)

登即相许和(代“他”)

蹑履相逢迎(代“他”)

怅然遥相望(代“他”)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久久莫相忘(代“我”)

第二、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第三、名词,表示相貌。如:

儿已薄绿相

总之,“相”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是很普遍的,用法也很多。只要结合语言环境,就不难分辨。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 (东南, 向东南 )

手巾掩口啼 (, 用手巾 )

卿当日胜贵 (, 一天天地 )

2.名词作动词

谢家事夫婿 (, 侍奉、服侍 )

交广市鲑珍 (,、购买 )

以此下心意(下,把……放在下面,忍耐)

仕宦于台阁 (仕宦,做官)

3.形容词作动词

兰芝惭阿母 (惭,惭愧地面对)

千万不复全 ( ,保全 )

足以荣汝身 ( ,使动用法,使……荣耀)

便利此月内 (, 意动用法,以……为吉利)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 (, 使……如受煎熬一样)

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

2.被动句

为仲卿母所遣

今日被驱遣

渐见愁煎迫

3.倒装句

亦自缢于庭树 (于庭树,状语后置)

仕宦于台阁 (于台阁,状语后置)

4.省略句

十三能织素 ( “十三” 前面省略主语 “吾” , “我” )

还部白府君 ( “还” 前面省略主语 “媒人” )

愁思出门啼 ( “愁” 前面省略主语 “兰芝” )

摧藏马悲哀 ( “摧” 前面省略主语 “人” )

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 “命” 前面省略主谓短语 “吾愿母” )

出置南窗下 ( “置” 后面省略介词 “于” )

勿复怨鬼神 ( “勿” 前面省略主语 “汝” )

转头向户里 ( “转” 前面省略主语 “府吏” )

相见常日稀 ( “相” 前面省略主语 “吾” , “我们” )

便可白公姥 ( “便” 前面省略主语 “汝” , “你” )

结发同枕席 ( “结” 前面省略主语 “吾与之” , “我与他” )

嬉戏莫相忘 ( “嬉” 前面省略主语, “你们” )

我命绝今日( “今日”前省略介词“于”)

徘徊庭树下( “庭树下”前省略介词“于”)

 

 


    2

14  阿房宫赋

一、词多义

  使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云,出现云;龙,出现龙;虹,出现彩虹)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看作铁锅;石,看作石头;块,看作土块;砾,看作石子)

朝歌夜弦(歌,唱歌;弦,弹奏)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焚烧;焦土,被烧成了一片焦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灭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从骊山;北,向北;西,向西)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乘辇)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像丝绸一样)

朝歌夜弦(朝,在早上;夜,在晚上)

2.动词活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都指金玉珠宝等)

3.数词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4.形容词活用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极,作动词,极尽展示;妍,美丽,作名词,美好的姿容)

奈何取之尽锱铢 (尽,抢尽)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省略句

    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几世几年,摽掠(于)其人

3.倒装句

     秦人不暇自哀(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

    “多于南亩之农夫”等六个带“多于”的句子(状语后置

4.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被烧成了一片焦土)

 

 


15  赤壁赋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樵,砍柴)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

    顺流而东也(东,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占)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意动用法,以……为侣;友,意动用法,以……为友)

2)名词作状语

    桂棹兮兰桨(桂,用桂树;兰,用木兰)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向西;东,向东)

    乌鹊南飞(南,向南)

2.动词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肴核既尽(尽,吃尽)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破,大破、攻下)

2)形容词作名词

    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月光下清澈的江水)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省略句

击空明兮溯流光(省略主语“桨”和“船”)

3.倒装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之万顷,定语后置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即“而今在安哉”)

    则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即“则又羡何乎”)

    渺渺兮予怀(主语倒置,即“予怀兮渺渺”)

    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何为,即“为何”)

4.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6  项脊轩志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方丈 往往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垣墙周庭(,)

乳二世(,喂奶)

执此以朝( 上朝)

(2)名词作状语

使不上漏(,从上面)

前辟四窗(,从前面)

雨泽下注 (,向下,往下)

又北向(北,向北)

小鸟时来啄食(时,不时)

东犬西吠(西,对着西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

2.形容词活用

借书满架(满,作动词,摆满)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胜,美丽,作名词,美景)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语未毕,余泣(“语”前省略了定语“妪”)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3.倒装句

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状语后置)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于庭,状语后置)

4.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焚,被烧)

 

 


17  与妻书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模拟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偶,嫁)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志,做动词,向往,追求)

2)名词作状语

瓜分之日可以死(瓜,像切瓜一样)

意洞手书(手,用手、亲手)

2.动词活用

不能竟然书而欲搁笔(竟,使动用法,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尽,使动用法,使……尽)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善,使动用法,使……完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个“老”,敬爱)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一个“幼”,爱护)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2)形容词作名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后一个“老”,老人,长辈)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后一个“幼”,孩子)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2.固定结构

所以敢先汝而死(所以,表结果)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使……无宁……,与其……不如……)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奈之何,对……怎么办,怎么办)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无所,没有什么)

 

 


18  逍遥游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众人 虽然  果然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上,向上飞;下,往下降)

而后乃今图南(南,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向南飞)

2)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表处所)

2.形容词活用

绝六气(绝,作动词用,穿越)

若夫乘天地之正 (正,作名词,正气,指万物应有的本性)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省略介词)

以游(于)无穷者 (省略介词)

3.倒装句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于南冥,状语后置

之二虫又何知(何,宾语前置)

而彼且奚适也(奚,宾语前置)

彼且恶乎待在哉(恶,宾语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奚,宾语前置)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之,宾语前置)

4.固定结构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不亦……乎,表委婉发问,译为“难道不……吗”)

 

 


    4

14  孔孟两章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一词多义

                

二、古今异义

以为      

三、词类活用

1.动词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来,使动用法,使……来,招来)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忧,动词作名词,忧患)

2.形容词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社稷之臣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2状语后置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省略句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介词宾语)

4.固定结构

何以伐为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词

河内  河东  可以 用心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鼓,敲起鼓)

树之以桑  (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

然而不王者(王,称王)

王无罪岁 (罪,归罪)

2、形容词活用

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3.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人;死,死人)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2、倒装句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于河东,状语后置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状语后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桑,状语后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状语后置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

3.省略句

可以(之)无饥矣(省略介词宾语)

五亩之宅,树(于)之以桑(省略介词)

 

 


15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用心  黄泉  寄托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2)名词作状语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矣(上,往上:下,往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每天)

2.形容词活用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行)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省略句

輮以(之)为轮 (省略介词宾语)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省略动词谓语)

3.倒装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蓝、于水,状语后置

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16  过秦论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山东   爱人   山河  以为   响应

四、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席卷、包举、囊括  (席,像卷席子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  (景,像影子一样)

内里法度    (内,在国内)

南取汉中   (南,向南)

2)名词作动词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安排次序,统治)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做牖;枢,系枢)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2.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北,逃亡的人)

2)使动用法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击退)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使……灭亡,消灭)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重,重视)

2)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愚,使……愚蠢,愚弄)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3.倒装句

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宾语前置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于九国之师,状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之君也(于……君,状语后置

4.省略句

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蹑足(于)行伍之间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

身死(于)人手

委命(于)下吏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17   师说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学者  小学  从而 不必  众人  所以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师,做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做动词,从师)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2.动词活用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读者(习,使动用法,使……学习)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第一个“惑”,有疑难问题)

2)形容词作名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个“圣”,圣人;第一个“愚”,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问题;大,大的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第二个“惑”,疑惑的问题)

3)意动用法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辱)

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辱)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非无所谓传其道解气惑者也

2.被动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3.倒装句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状语后置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于吾,状语后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状语后置

4.省略句

(士大夫之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耻笑人的人)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

 

 


18  晏子治东阿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明年  左右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前臣之治东阿也(前,在过去)

2)名词作动词

而君反以罪臣(罪,治罪)

2.动词活用

1)为动用法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死,为之而死)

2)动词作名词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处罚)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行,做法)

3.形容词的活用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利,使对……有利)

五、文言句式

1.主谓倒装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2.判断句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19  谏太宗十思疏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根本  纵情  以为 虚心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君人者(君,作君王)

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刑,施刑)

2.动词作名词

欲流之远者(流,水流)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做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权)

不念居安思危(安、危,平安、危难的时候)

择善而从之(善,善的东西)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谄,进谗言的小人;邪,邪恶之人;恶,恶行)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大,重大的权力)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诚,诚心)

2)形容词作动词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竭,用尽)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傲视)

宏兹九德 (宏,扩大)

则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勇者竭其力 (竭,竭尽,用尽)

3)使动用法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形容词,用作使动, 使……稳固)

何必劳神苦思……(劳、苦,形容词用作使动, 使……疲劳、使……苦恼)

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亏,使……亏,损害)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旷达)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正)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弘,使……光大)

4)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乐,以……为乐)

五、文言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以严刑、以威怒,状语后置

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雍蔽,被蒙蔽,被动句)

 

 


    5

14  鸿门宴

一、通假字

距 要 具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婚姻  非常  今人 山东  所以  河南 河北  鱼肉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头发上指(上,向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翼一样)

道芷阳间行(间,抄小道)

项伯复夜去(夜,在晚上,连夜)

(2)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王,称霸,称王)

不义也(义,信守道义)

秦地可尽王 (王,称王)

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前,走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刑,杀)

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3)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老交情)

大行不顾细谨 (细谨,细枝末节)

(2)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近,靠近)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打碎)

3.动词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救)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着)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阻止)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左楚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省略句

沛公欲王(于)关中

沛公军(于)霸上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置之(于)坐上

具告(之)以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竖子不足与(之)谋

4.倒装句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何辞为(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 状语后置

5.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为之奈何

 

 


15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不行  成立  辛苦 告诉  无主  区区 奔驰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历职郎署(职,任职,做官)

臣少多疾病(疾病,生病)

诏书将下 (下,下达)

谨拜表以闻 (表,上表)

⑵名词作状语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在家内)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向上)

则刘病日笃(日,一天天)

2.形容词作的活用

1)作名词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亲人)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故老,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夙遭闵凶(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愿陛下怜悯愚诚 (诚,诚心)

2)作动词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尽,效尽)

3.使动用法

具以表闻/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今臣亡国贼俘

实为狼狈

2.倒装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状语后置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于陛下,状语后置

3.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告诉不许

4.省略句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具以表闻(之)

拜表以闻(之)

 

 


16  段太尉逸事状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无赖  无能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裂裳衣疮(衣,作动词,包扎)

2)名词作状语

手注善药 (手,亲手)

旦夕自哺农者(旦夕,早晚)

2.形容词活用

1)使动用法

乃我困汝(困,使……困)

2)意动用法

又取不耻(耻,以……为耻)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欲谁归罪(宾语前置)

2.省略句

吏以(之)告泚

 

 


17  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非常  学者  至于 不能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2)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从旁边)

2.动词作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流传的文字)

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的人)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

2)形容词作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此余之所得也

2.倒装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状语后置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山川,状语后置

3.省略句

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有碑仆(于)道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18  郑伯克段于鄢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无庸   民心   不过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今京不度,非制也(度,遵守制度;制,合乎制度)

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名,取名)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挖隧道)

不义不暱 (义,信守道义)

2.动词使动用法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惊)

无生民心 (生,使……产生)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宾语前置)

姜氏何厌之有

敢问何谓也

君何患焉

其是之谓乎

2.省略句

佗邑唯命(是从)

3.固定格式

君将若之何

 

 


19  报任安书(节选)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

意气    勤勤恳恳    为过   下流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太史公牛马走(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

2.动词活用

其次不辱身   (辱,使动用法,使……受辱)

3.形容词活用

流俗之所轻也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文采不表于后世(介宾短语后置)

2.被动句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被)

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拘,被拘,动词本身被动)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放逐,被放逐)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膑,被膑)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囚,被囚)

 

请点击下面相关链接

语文143分学霸分类整理的作文素材(上集)【白金典藏版】

语文143分学霸分类整理的作文素材(下集)【白金典藏版】

“任务驱动型”优秀作文12篇(附审题导写)

默写题6分——冲刺满分每日一练【第一部分】【果断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必修1-5)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
浅析成语中的古汉语语法特点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五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