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逆风如解意,报得三春晖》(《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我与地坛》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散文阅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实现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注重听读、朗读、分析鉴赏和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感受、体验、品味等启示性活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感受史铁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从而激发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和对父母的感怀。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解、分析与评价等高阶思维,通过对感人至深的文段的阅读与鉴赏,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通过谈启示、写感悟,促进其对核心价值的理解,将其内化,并外践于行。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选自2019部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略有改动。史铁生的人生感悟是独特的,这和他承受这因残疾而导致的苦难有关,但他超越了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包括对生死都有深邃的思考。本文除了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体会其中的母爱,体味其发自内心深处执着而坦诚的深沉感悟,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疚。
2.学情分析: 高三(5)班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好,但是在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多因升学压力或不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多对家长的劝说、告诫、啰嗦较为不满,多数觉得父母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理解不了且遥不可及的未来,让现在的每一天为了这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奋斗,不能理解父母,内生动力不足。加之从小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抗压能力较弱,稍不顺心,就想放弃。因此,学习本节课,体会史铁生艰难却不放弃的人生,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歉疚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理解和感恩父母。
3.整体教学思路: 本课从感受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入手,引导学生品味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里感受到的地坛富有生气的活力和生命的律动进而悟出生命的哲理,学习作者逆境中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感受史铁生的母亲艰难而伟大一生的同时,通过对比其他几位作家笔下的母亲,谈母爱的共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和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细致品读作者隽永深沉、情感真挚的语言;
2.朗读分析相关文段,体会景物描写对抒发情感的作用;
3.通过比较,感受母爱的平凡和伟大,参悟生命意义,珍惜美好青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写景与抒情的关系;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字里行间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导入:当代作家韩少功这样评价史铁生: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我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年纪轻轻一场大病就想过要自杀,又有谁能想到,他一所坍圮的园子里想通了生死这样沉重的哲学命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摇着轮椅,走近地坛,感悟生命的哲思。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
环节一: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及作者后出示PPT1:
这篇课文是节选,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请同学们概括课文节选部分前两节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与(   )        ( )与(   )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填空
师生共同小结:(我)与(地坛)        (我)与(母亲)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关键注意散文的核心——“我”。“我”的经历产生了个性化的语言和思考,牢牢把握住“我”的情感这个关键要素,非常有利于学生准确切入文本。
环节二:品味研读
教师活动出示PPT2:
活动一:品地坛生灵之味
1. “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请大家速读课文第一部分,勾画相关句子并做批注。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勾画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师生小结:“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速读课文,一方面筛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快速把握住“我”和地坛的关系。
2. 为什么作者反思生命历程的地点是地坛,而不是其他的场所?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地坛的特点上面,请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形容地坛特点的话来,哪句话最集中表现了地坛的特点?
教师活动:出示PPT3:
为什么作者反思生命历程的地点是地坛,而不是其他的场所?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地坛的特点上面,请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形容地坛特点的话来,哪句话最集中表现了地坛的特点?
学生活动:速读筛选地坛特点的相关词语并讨论。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即:荒芜但并不衰败。
设计意图:把握地坛的特点就能够为下一步细致品读语言,进而解读景物描写与作者抒情的关系。
3. 这七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思考:有哪些文字是描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
(第三、五、七节)
①第三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剥蚀”“淡退”“坍圮”“散落”反映了地坛的沧桑古老;
愈见苍幽的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反映了地坛内部蕴含着生命的活力。
②第五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时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得具体、规范、精准、深刻、全面。
活动二:悟生命哲理之美
4. 思考:作者为什么尽选择些小虫小草之类的小生命来写,而不是其他宏大的景物呢?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一会找同学起来为我们读一读分析分析。
教师活动:出示PPT4:(思考题4)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后,6人一组交流,1人做好记录。
师生总结:它们虽然弱小、卑微,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艰难(如蜂儿)、困惑(如蚂蚁)、挣扎(如瓢虫)、痛苦(如蝉蜕),弱小的生命活着更不容易,但它们都怀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虽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如“蝉”积蓄力量,走向了新生,如“露水”,“摔开了万道金光”),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启示作者——身为人类一员的“我”又有什么理由一个劲儿想“自己为什么要出生”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生,应是毫无疑议毫无辩驳的。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能颓废、消极,而应该像它们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为世界增添一份活力与亮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时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得具体、规范、精准、深刻、全面。
教师活动: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文字,“蜂儿如一朵小雾”中的“朵”让人既能感受到蜜蜂停在空中翅翼振动形成的如雾的形态,又有袖珍的花朵般的美。多么美的生命啊,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读出这种美感。
学生活动:有感情诵读文段。
③ 第七段:“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师生总结: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荒芜之中,仍然能孕育生命的意义,地坛这种突出的特点成为了作者自身整个生命过程的总结和领悟,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朗读,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厚隽永的情感。朗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很好培养了语感。
5. 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师活动:出示思考题5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但也正是这破败、荒芜、古旧的园子充满活力,宁静又富有生气,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
设计意图:阅读散文时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作者在字里行间传达的独特的情感经验需要学生唤起自己的经验,与文本,与作者,于自己的世界充分交流,才能真正做到“情动而辞发”,因而,学生谈谈自己的启发,既能很好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也能了解学情和目标完成情况。
练习:查阅史铁生相关经历,阅读《秋天的怀念》《合欢树》
第2课时
导入:
1. 说说你所了解的史铁生。
2. 听读康辉朗诵《秋天的怀念》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和听读文章,创设情境,感知“母亲”的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
活动三:体味柔情母爱之真
教师活动:二十一岁突至的残疾使史铁生的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但那些日子,偌大的园子却给艰难的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呢?母亲苦了一生却带着遗憾早早离开了人世,留给作者无尽的愧疚,无法释怀。今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而艰难的母亲。
出示PPT: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的相关段落,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第二部分第一段中,作者说自己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这个“难题”是什么吗?
2.作者在第二部分第八段中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阅读相关部分内容,勾画批注。
师生总结: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母亲却已经去世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责,同时也对别人提出诚恳的告诫。
设计意图:为更深层次理解我的愧疚之情铺垫。
3.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4.课文最后写道:“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里的“车辙”和“脚印”是不是只是指现实中的“车辙”和“脚印”?为什么?
教师活动:出示PPT问题3、4
学生活动:思考并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生总结:送我上地坛       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       坐卧难安         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       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读懂了: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不是,这里的“车辙”和“脚印”是有象征意义的。作者通过在地坛的长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因此,“车辙”可看作是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然而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每一次挣扎都带给母亲忧虑和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长的路,因此,“脚印”又可抽象为母亲在那个阶段所起的作用。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
活动四:品自我救赎之悟,感受伟大平凡的母爱
如果说地坛是用来安慰人的心灵、引导作者珍惜生命真谛的精神家园,那么与作者血肉相连、至亲至爱的母亲无疑是引导他走向这条道路的唯一之人。母亲活着的时候让残疾的儿子从心里的轮椅上站起来;母亲去世之后,又成了儿子心中不倒的丰碑。
1.在第二部分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当时作者有什么感受?
(1)失落与惆怅。“我”走遍了这园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
(2)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讨论总结,使学生深刻理解母亲的艰难和伟大,进而更能体会母亲对“我”的重要意义。
教师活动:出示PPT(表格内容)
1.根据材料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所认知的 “母爱”共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形式,自由发言)
作品
作者
内容及形象
1.《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我的母亲》
丰子恺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感悟:这一幕,我们年少离家时,都经历过吧。那背后,有着多少的爱、关怀和担心……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
3.《我的母亲》
老舍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感悟:他们用心为我们设计了一切,尽管未必是对的,适合我们的。可是那是他们最真诚的心意,所以,每一次不依顺,便都是违逆。这的确是一种伤心,尽管或许不那么浓,尽管可能只是藏在心里。下一次,就算你坚持,也学会安慰吧。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感悟:往往懂时,都已晚了。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我的母亲》
胡适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感悟:是的,母亲只是望我们变好,只望我们做一个好人。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母爱的理解,为下一步联系生活感受母爱,升华情感做铺垫。
2.地坛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迪?
“我”思考了三个问题:①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②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③怎样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最终“我”找到了答案: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小结: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文本,联系生活经验,紧扣文本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收获,问题开放,鼓励学生多发言,谈谈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活动五:致敬母亲/向青春举杯
1.我们该如何积极呈现自己的美好青春?。
2.我们该和自己的父母如何相处?
以上任意选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思考片段。
3.阅读史铁生相关作品:《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 《务虚笔记》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老屋小记》 《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等。
设计意图: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拓宽阅读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拓宽了视野,核心价值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学反思:
《课标》在课程理念一块就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做了详尽的阐释和明确的要求,提出“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教授《我与地坛》正是在听、说、读、写等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这节课以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散文阅读学情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注重听读、朗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感受、分析、体验等启示性活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得过程中体会到史铁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理解分析与评价等高阶思维的发展,通过对感人至深的文段的阅读与鉴赏,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其对核心价值的理解。通过谈启示、写感悟,将其内化,并外践于行。
但是,因为课文较长,加之学生在预习时对史铁生本人其他作品的了解不够深入,教学中对相关背景资料的引入不够恰切,导致学生不能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谈及的生命的思考,最后由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才得以理解。讲解多而讨论和交流略显仓促。
下一步,怎样针对长文设计更为合理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问题之间铺设较为合适的台阶,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应当做更深入的研究。希望在以下两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1. 深度解读文本。不仅要把文本读深,更要把文本读宽。广泛而深入研读课文有利于在课堂上更机敏地把握课堂学情,进而更有效地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智慧,自然生成。
2. 鼓励学生表达。学生对于深刻问题的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应当做好点拨和引导,而不是急于讲授,看似帮助理解,实则有灌输的危险,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对话过程中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态度的把握。
专家点评
专家姓名:耿建丽(中学高级教师)马晓梅(中学高级教师)
王克立(中学高级教师)
杨永老师执教的《我与地坛》这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线清晰,教学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有深度,有高度。课前,教师对学情的了解深入,教学目标的制定紧紧围绕学生的学情,并以此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上,学生速读筛选信息;品读思考感悟;听读创设情境,朗读涵咏体会,比读强化感知。对读的把握很好地提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特别在教授文学作品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在涵咏品味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感受到了优美的文字背后细腻美好的感情,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受到了熏陶感染,培育了核心价值,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和发展。(耿建丽)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做如此说明: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这节课,教师抛出主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文本;通过一系列的品读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感悟,很好地实现了学生与文本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多元对话。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驱动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的教学理念。(王克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稿)中指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应使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这节课很好地落实了任务群规定的学习内容,尤其是撰写文学评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渗透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生命成长的养分。(马晓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欢树
我与地坛
课堂诊断|黄华伟: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该“教”什么
由文本到人本,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跨越
心中的“地坛”
史铁生从“自我”到“超我”的生命进阶——《我与地坛(节选)》单篇任务型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