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欢谈女儿后悔不已:把放纵当“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放养教育”正在毁掉孩子

前两天,在后台收到了一位五年级家长的留言:

我的女儿今年上五年级,她一直很羡慕那些能歌善舞、外向活泼的孩子。

她曾经也是有这个机会的,在她4岁的时候,我送她去过舞蹈班。

可她受不了压腿时的疼痛和学习技巧日复一日的单调,央求我别再送她去跳舞了。

我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同意了,从此她再也没去过舞蹈班。

现在,她后悔了,也曾开玩笑似的抱怨过我:“妈妈,您当年如果再坚持一下,也许我会多才多艺,您当年如果再严厉一些,也许我会......”

看完这个故事,我个人倒是觉得,最后悔的不是女儿,而是这位妈妈。

一个4岁的孩子面对困难选择退缩,再正常不过。

如果这时候,父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孩子说不定就能坚持下来。

近些年,很多中国父母开始效仿国外的“放养教育”。

每天岁月静好,处处“尊重”孩子。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孩子一无所长,家长后悔不已。

这让我想到蔡康永曾说过的一段名言:

5岁觉得游泳很难,于是放弃游泳。

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语很难,于是放弃英语。

28岁遇到一份很棒但需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不要等到孩子错失某个机遇时,反过来质问你:“为什么当初没有逼我一把?”

没有一定的规则指引和良好习惯的制约,“放养”只是一种盲目的“放任”,最终无法养成优秀的孩子。

把放任不管当做“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教育路上

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天性不受拘束,缺乏自觉。

旁人无法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觉,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在教育路上,家长永远别单纯地指望孩子能够“自觉”。

刘欢在歌坛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在音乐领域绝对是“殿堂级”人物,但谈到对女儿的教育,他却有些无可奈何。

刘欢和太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崇尚“快乐教育”“放养教育”,尊重孩子的任何想法,不强迫孩子做她不想做的事。

但是在一次采访的过程中,刘欢却表示现在“后悔了”。

刘欢的女儿其实是个很有音乐天赋的人,小时候也很喜欢摆弄一些乐器,弹弹琴,但是却不愿意去练琴。

当时刘欢夫妇觉得既然孩子不愿意练,那也不强求,现在看到身边其他孩子都多才多艺,不免有些后悔:

“从小没有迫使她学音乐,我觉得有点后悔。其实你迫使她练一练,她可能就很好。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是可以推一把的。” 

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这回事,孩子的成长也不能重来一次。

懒惰是人的本性,孩子也不例外。

家长一定要明白: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

指望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是最难实现的愿望。

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长教育的!

什么事动不动就“我回家问问孩子喜欢不,上不上、学不学都'尊重’孩子的意见”。

孩子要是不喜欢,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学了?那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以前我也曾以为孩子就要放养,这样她才能拥有更多自由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要教育出一个优秀且自觉性高的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养成自律自觉的前期,靠的就是父母监督。

只有父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教育、约束孩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优秀的孩子

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董卿一直以优雅的谈吐和面容,被网友大赞“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热播,董卿早已成为“国民女神”。

如今她的身份,也从早期的主持人,走到了电视制作人。

关于董卿,不少网友都很好奇: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女孩?

其实她童年受到的教育,不同于现在许多人信奉的“放养教育”。

董卿小时候,她的父母对她是十分严厉的。

刚开始识字,就被督促着每天抄成语、诗词并背诵。

所以才有念了4年小学,就因优异的成绩破格考进初中的惊人成果。

上了中学,父亲的要求更高了,不仅列出书单,明确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部名著,还得摘录精彩语句,这些功课,她父亲是会天天检查的。

董卿也曾在访谈中坦言,她年轻的时候很不喜欢父亲的严厉,难过得想哭,但现在她却十分感激。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萨”,能帮着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就一番事业。

是的,从来没有什么横空出世,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在奋力托举。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作文写得好时,是否知道背后的父母早在孩子几岁时就开始亲子共读,孩子流利的语言表达是几百本童书滋润的结果;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学习不用操心时,是否知道背后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下了多少功夫;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时,是否知道背后的父母多少次风雨无阻地接送,多少个夜晚都在忍住脾气,耐心地陪练......

教育,也需要父母的用心和努力。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充足的爱,所以许多家长都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星星不给月亮。

可实际上,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你不逼孩子一把,他只会越来越放纵自己。

最好的教育

是严宽并济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不作为。

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一位3年级的小姑娘。

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抵抗力,吃完第1颗,还想吃第2颗。

她问妈妈,是否可以。

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

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却忽略了一点:

在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标明了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的宽容没有错,但也必须有清晰的规则,讲明哪些事情可以容忍,哪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有原则地控制,是比无原则地放手,难得多的事情。

在这背后,父母在关键节点的指引、长期营造的价值观环境、四两拨千斤的感化,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你看到别人家孩子足够优秀的时候,请一定相信,这是因为别人家的父母,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

盲目的放养教育,对于不愿意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不愿意精进自己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最轻松。

但要想养出一个三观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质量的陪伴的。

真正的放养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必读】致家长:把放任不管当做静待花开,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宇保贵】:千万不能让这些毒鸡汤毁了咱们的孩子
刘欢谈女儿黯然神伤,坦言后悔奉行“快乐教育”,警示各位家长
歌王刘欢后悔对女儿“快乐教育”,奉劝家长应该逼孩子学音乐!
刘欢谈女儿:到现在都后悔对她进行快乐教育,应该推她一把
刘欢 后悔让女儿“快乐学琴”,当初真应该逼一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