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欣赏毛主席草书《清明》与《祭母文》


毛泽东除了书写自己的自作诗词之外,也书写了大量的古诗词,现在保存下来的这些珍贵的古诗词手稿已经成为了毛泽东书法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书法的必要材料。今天,我们呈现给大家的是毛泽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书写的《清明》与《祭母文》手稿。

《七绝\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在中国人的心里,清明节就是游子归乡祭祖的一个重要节日,无论身处何地,人们纷纷提前赶回家,上坟祭祖。
我们可以想象,毛主席也可能就是在某一个清明节写的杜牧的?《清明》,以此寄托哀思。毛主席一家满门忠烈,每到清明节,他老人家就十分的想念他们,写诗言志,托物寄情,乃是人之常情。

我们再看看这帧手稿,每一句占一行,四局四行。开篇一个“清”字很大,为全篇首领,接下来渐写渐小,尤其是最后一行到“杏花村”三字则更小。落款“毛泽东”三字压轴,有平稳全篇之用。整幅作品写的很自然,用笔看似无力却字字矫健,全篇疏朗有致,连带过渡非常自然。中锋用笔,以圆润、明快为主格调,看时令人愉悦。这是毛泽东上世纪六十年代典型的书风。

毛泽东手书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毛泽东书—杜牧《清明》(局部放大)

毛泽东书—杜牧《清明》(局部放大)

毛泽东《祭母文》

毛泽东母亲 文七妹

《祭母文》

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皑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捆忧,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一九一九年十月

1919年的毛泽东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2日,1919年10月5日病逝。

对母亲的去世,毛泽东万分悲痛,用泪和墨于1919年10月18日写下了《祭母文》和两副灵联。

其灵联是:“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这两副灵联, 也深深地记述了毛泽东的母亲平生对他的养育之恩,也由衷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祭母文》称:“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迩亲疏,一皆复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头脑精密,擘理分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书汝辈,各务为良。”

....................................................................

1919年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和母亲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这份极其罕见的手稿,被拍卖!
毛泽东演讲手稿曝光,钢笔字十分抢眼!
毛主席手书杜牧《清明》
此词仍需修改,毛泽东却罕见地“不要改了”。这是为何?
秋雨韶山洒泪多
这两幅毛主席像是我用十织绣亲手缝制的,我是一个50后,是受毛泽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