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的选择,一是经典,一是方法

文|

关键词:读书、经典

写作无别法,多读书,输入大于输出,自然而成。

读书第一大难题,时间有限而书无限。怎么办?之前推荐过梁启超先生的《读书指南》,是关于经典的读书指南,这次推荐的朱自清《经典常读》,读书读经典,“取法乎上”成为民国大师们的共识。

经典,时间洪流中,沉淀下来的“金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历代有学问和修养的大师所达成共识的。

朱自清先生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经典常谈》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典籍的图书,是朱先生专门撰写的一本向青少年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小册子,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

朱自清先生在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01 取法乎上

《经典常谈》中将古代经典分为《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十三章内容。读古书读的得其道,眼光深远,做人做事,自然有一种新的精神。

02 学习次第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03  先背再理解

经典可能看不懂,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养成一个人才,必须学习这些。

04 经典见解

第一类文字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研究文字的形、音、义。有九千字,分析偏旁,定出部首。

第二类五经

《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

评价: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

《周易》儒家经典的第一部。出自于圣人之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刚柔相推,变在其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称作“诗三百”。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诗言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礼》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说。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是政治制度。

《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左传》却是一部仅存的古代编年通史,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第三类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评价:

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

《大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古人做学问的程序。《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按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

第四类历史

《战国策》《史记》《汉书》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记言的史。

《史记》《汉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汉》可以说是自各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第五类诸子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有的。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一面只重义,不计利,为国家服务。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

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孟子说人性是善的。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便成善人。荀子说人性是恶的,重礼重教化,善是人为的。

《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他们是平民的代言人,所以反对贵族的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他们主张“节葬”“短丧”“节用”“非乐”,都和儒家相反。

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道家老子、庄子,老学以为宇宙间事物的变化,都遵循一定的公律,在天然界如此,在人事界也如此。这叫作“常”。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的。这是老学的根本思想,也是庄学的根本思想。

法家出于“法术之士”,法术之士是以政治为职业的专家,韩非子集其大成。势的表现是赏罚,赏罚严,才可以推行法和术。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

第六类辞赋

评价:

古赋者,诚当祖骚而宗汉。——祝尧《古赋辩体》

《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候所作。《离骚》尤其是千古流传。

“赋”本是“铺”的意思,铺张倒是本来面目,所谓“劝百而讽一,东汉以来,班固作《两都赋》。

这种赋发展到齐、梁、唐初为极盛,称为“俳体”的赋,唐代古文运动起来,宋赋体也变了。像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虽然有韵而全篇散行,排偶极少,比《卜居》《渔父》更其散文的。

第七类诗

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五言诗的源头。汉乐府以叙事为主。五言体最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合于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这是五言诗的标准。真正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的是魏代的阮籍,他作了《咏怀诗》八十多首。

陶渊明,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确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谢眺,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画山水的人,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沈佺期、宋之问奠定了律诗的体制。

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古文家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像汉赋似的。白居易最流传七言叙事诗。

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陆游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诗有万首,宋人的七言律实在比唐人进步。

赏析: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黄庭坚《晚楼闲坐》

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

第八类文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

《左传》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以剪裁与组织见长它的文字,最大的贡献还在描写人物,精细的观察和选择。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

韩愈为人师而提倡古文,文起八代之衰;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柳之外,六家都是宋人。欧、苏以后,古文成了正宗。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

明代用八股文取士,“股”是排偶的意思,这种体制,中间有八排文字互为对偶,所以有此称。清代中叶,古文有桐城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

读经典之前,真心推荐梁启超《读书指南》、朱自清《经典常读》,我们和古人之间的距离,大师们搭建起了桥梁。读经典,有所取舍的,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钱老师的写作课一个成长的空间

刻意练习,有章有法。

关于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年级下册必读名著《经典常谈》重点知识 内容概括 真题练习
转章太炎讲稿2
(6)中华国学一百六十二问
经学历史 三、经学昌明时代
焚书对六经传承的影响
四书五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