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景中的苦闷之情——和杨牧之一起读《鹧鸪天》


鹧鸪天

【宋】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杨牧之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借的什么样的景?词人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抒的什么样的情?却并非字面所表示的那样简单。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两句,把农村写得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很简单的几笔,却像画一样,把乡野春色摆在了读者面前。前一句还属自然之景,后一句则写了人,勤劳的农民已经春耕完毕,春雨一过,春播不是即将开始了吗?一年复始,万象更新。这便是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潜台词。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作者情绪却急转直下。“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拿它没有办法。表面上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了。“多情”二字写得诙谐,但却是一种带有苦味的诙谐。在这诙谐中,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情绪。

词人的愁绪何在呢?这首词有一小序:“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这两句话透露了端倪。这时期,词人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隐田园。当时他仅仅四十二岁。以一个中年人的精力,以“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的气概,他怎能耐得了清闲无为的生活?词人游鹅湖,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无成而年齿徒增的惆帐勃然而生。春天没有自己的份,而白发却偏偏多情!

词人写得很巧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词人的心境、遭遇颇令人同情。这就是上阙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

酒能消愁吗?作者没有明写,却紧接着在下阙写了又一番农村景致:村民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井有条,牛栏左右的边角空地种满了桑麻。春耕刚完,春播未始,新蚕即将出生……,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了,不知谁家的年轻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看,写得多么好。如果说开篇两句词写景是大处着眼,那么,这里的几句写景则是近处落笔了。一个字,一个,一个字,一个字,尽写出了农村的闲适与古朴,然而词人越是写得闲适、古朴,越让读者在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含蕴的焦躁和烦闷的情绪。看起来作者并没有写自己,而是着力描绘了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词人烦乱复杂的失意之情,被这闲适之景衬托得更加突出了。

谈到这里,读者必然会提出又一个问题,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风光,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呢?应该说,词人的这种喜爱也是真情实感,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同城里相对比而言的。

词人在另外一首《鹧鸪天》词中说出了他喜爱农村的原因。他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城里的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有的是夸夸其谈、食言而肥,词人看透了,厌烦了,所以,他认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满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他认为农村纯洁、清新。如今,他已经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中,却还要愁苦,那是另有其原因。


在写本词的前后,辛弃疾独宿博山王氏庵,曾写了一首《清平乐》,有句云: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梦寐不忘的祖国万里江山,才是词人真正关心的大事业,而如今,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他怎能不愁苦呢?所以,他不是不喜爱农村,但农村太恬静、安闲,远离开抗金第一线;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却不能给他带来勃勃生机、带来新的希望。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这首词写了作者的苦闷,透过这苦闷,表现了作者的追求,这就是景中所抒之情。


本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翻译赏析
辛弃疾词赏析
名家讲宋词(四)
乡村风光清新自然,让人们流连忘返,辛弃疾却将乡村美景写进词中,他是如何描写的,寄予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辛弃疾诗词里的春天,美到心醉
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