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征文化|长征文化是一种肝胆相照的民族文化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要想跳出国民党军重兵包围圈,必须尽快渡过天险大渡河。5月19日,中央红军派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治委员、萧华为群众工作队长的先遣军,准备借道彝民区,抢先渡河。

萧华向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四叔说明红军与国民党军不同,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进入彝民区不是打彝胞,而是借路北上,并根据彝人重义气的特点,称刘伯承也要率领大批人马路过此地,愿与彝民首领结为兄弟。很快,红军就得到回话,小叶丹愿与红军结盟。

5月22日,结盟仪式按照彝族的风俗进行。按照彝族礼仪,人们杀了一只大红公鸡,却没有找到酒。刘伯承说只要兄弟有诚意,就以水代酒 。面对着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刘伯承和小叶丹来到海子边庄重跪下,面前摆着两碗滴过鸡血的水碗。刘伯承高高端起了碗,大声发出誓言:“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把鸡血水一饮而尽。小叶丹也端起碗起誓说:“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说罢,也一饮而尽。

当天晚上,刘伯承请小叶丹叔侄到红军宿营地大桥镇赴晚宴,请他们开怀畅饮。饭后,把一面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小叶丹,并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第二天,小叶丹亲自带路,引导红军进入彝民区,直到走出沽基家支地盘,才与刘伯承依依惜别。红军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胜利地通过了敌人认为无法通过的彝区,迅速抢渡大渡河,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红军走后,国民党追究小叶丹罪责,捉拿小叶丹,强逼果基家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羊。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彝家红军旗。他将旗帜随身携带,叮嘱妻子倮伍伍加嫫:“万一我死了,你一定要保护好红军旗,红军一定会回来,到时把旗交给刘伯承!”1942年,小叶丹死于一次伏击。倮伍伍加嫫是一位深明大义、坚韧勇敢的彝家妇女。她在丈夫遇难后的艰难岁月里,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保存红军军旗。1950年,解放军解放冕宁,倮伍伍加嫫取出贴身的彝家红军旗,献给驻冕宁的解放军。后来,这面旗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共产党也信守着当初向彝族同胞许下的民族自治的承诺。1952年,凉山成立彝族自治区,1955年,改成自治州。

在宁夏西吉县回民聚集的单家集村有一块锦匾,上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落款是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这是红军第一次经过单家集时,军民鱼水情的见证,为民族团结留下一段佳话。”单家集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云说。长征路上,红军曾经三过单家集。最早一次是1935年8月15日,程子华、吴焕先率领红二十五军初到单家集,遇到的是一幅“跑红军”的场景。

“'跑红军’就是因为害怕,躲起来。那年月老百姓常受国民党军队和土匪征粮逼款,一听说军队来就跑的跑、藏的藏。”单云说。为了不扰民,红二十五军晚上进村不敲门不进院,战士们就睡在街道边、屋檐下。“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为了争取回族群众信任,吴焕先政委在动员大会上宣布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如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生活习惯等。红二十五军的言行,让老百姓打开了自家大门。休整期间,红军战士不仅把驻地院子和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帮助老百姓挑水、扫院,军医们也给群众送药治病,当地群众盛赞红军是“仁义之师”。

后来,吴焕先、程子华带人抬着“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和6只肥羊、6个大元宝等礼品,拜访当地清真寺。回族群众也按民族礼节宴请红军,并赶着一群染成红色的肥羊到军部回访。

红二十五军离开时,老百姓在街旁设置了香案茶桌,摆上点心,为红军送行、带路。

“红军又来了!”一个多月后的10月5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经过单家集时,因为红二十五军打下的良好基础,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热烈欢迎。毛泽东夜宿单家集当晚,与回族阿訇马德海坐在炕头彻夜长谈。毛泽东讲解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党的民族政策、抗日主张和革命的前途命运,对方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两人相谈甚欢。这就是著名“单家集夜话”。第二天凌晨,毛泽东率领红军部队提前离开了单家集。在红军部队离开半小时后,国民党的飞机就在这儿投下7颗炸弹,其中2颗落在毛主席住的院子水井里,但没有爆炸,还有几颗落在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前,当场炸飞了一株果树,炸死了院里的两头小毛驴。至今,清真寺北厢房仍留存着20多处炸弹穿洞的痕迹。如今,农家小院的土坯房作为毛主席住宿旧址被保存下来。门板上,当年国民党飞机投下炸弹所留的大小弹孔清晰可见。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单家集群众第一次自发捐款3万余元,修建了民族团结纪念碑。200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单家集人民第二次捐款集资,21户农民举家搬迁让出地方,新建了占地7200平方米的民族团结广场和以汉、阿拉伯两种文字铭刻着“人民救星伟大领袖”的纪念碑。

1936年5月初,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后,在中甸(今香格里拉)士旺、福格、吾竹一带作短期休整,为进入西藏做准备。在中甸的19天时间里,红二、六军团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严格执行“一、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二、不进寺庙,不侵犯僧侣利益,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三、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四、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五、上街刷写保护藏胞的标语”的规定,深得藏族群众及广大僧侣的理解、爱戴和拥护。

中甸县城外的归化寺(今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喇嘛寺,由八大老僧执掌,控制着中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红军入城后,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归化寺僧人紧闭寺门,不与红军见面。贺龙总指挥即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康分会主席的名义,张贴布告,向藏族同胞宣示红军宗旨,说明红军来意:“本军以扶助番民,解除番民痛苦,兴番灭蒋,为民谋利益之目的”,“军行所至,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当天,归化寺派喇嘛夏那古瓦与红军谈判,贺龙亲自出门迎接,热情接待,并向夏那古瓦解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说明红军尊重藏族的宗教信仰,保护喇嘛寺和僧侣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了喇嘛对红军的疑虑。贺龙还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请夏那古瓦转交给八大老僧。5月1日,归化寺派夏那古瓦率藏胞捧着哈达,背着青稞酒,牵着牛羊,驮着酥油糌粑来慰问红军。贺龙、任弼时等红军首长热情接待,并向他们回赠了礼物。第二天,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应邀前往归化寺拜访,并赠送了一块书写着“兴盛番族”的锦幛和丰厚的礼物。锦幛右端竖书“中甸归化寺存”,左下角竖书“贺龙”,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与云南藏族同胞的一段情谊,现收藏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历经80多年岁月洗礼,至今仍然光彩夺目。

作者:周庆富

责编:李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伯承与小叶丹:对天盟誓,结为兄弟。多年后,为了保护刘伯承交给他的那面红旗,他不惜倾家荡产
中央红军长征到凉山地区冕宁县,要经过彝人...
【长征小故事】彝海结盟
历史画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艺术家沈尧伊作品欣赏
走进军事遗址 | 拜谒歃血结盟之地
1935年,刘伯承与彝族的小叶丹结拜下跪起誓:如有反复,天诛地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