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贸圣佳2022秋拍:15世纪古格王朝金刚总持造像

在延绵千年的喜马拉雅地区佛教艺术史上,发展出体系极为复杂、形式极为繁多的造像风格,这使得研究者与收藏家们在面对同一件造像时,常常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于眼前这件震撼人心的坐佛铜像的相关风格,便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Lot 2023 

金刚总持像

西藏古格王朝 15世纪

合金铜 镶宝石嵌银嵌红铜 高28厘米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纪录:2007年纽约苏富比。

款识:礼敬遍诸佛之部主金刚持!

眼前这件作品,结合了高超的造像水准,工艺精良,制作考究,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顶尖的艺术成就。金刚总持头戴五叶花冠,冠叶挺拔,花纹劲秀;冠叶中间饰以松石,极为华丽美观;缯带飘扬于耳际,极富装饰效果。双耳垂肩,饰以圆珰。金刚总持额头宽阔,眉骨隆起,双眉细长,弯曲上扬,曲线优美,与鼻梁相连形成Y字型;眉心白毫宛如棋子,极为醒目。双眼微闭,双目瞳孔涂黑,眼白嵌银,显得生动鲜活,慈祥有神;鼻梁小巧挺拔,双唇嵌红铜,微抿,嘴形优美,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面容秀美,双颊圆润,下颌饱满。宁静慈详的面庞,流露出能够荡涤世间众生一切烦恼苦难的信念。

侧身图

金刚总持双肩宽阔,胸脯厚实,腰部收束,身体极为健美。双臂圆润,戴臂钏手镯,双手交叉置于胸前结印,左手持铃右手持杵,表示方便与智慧的圆满具足,亦象征世间一切教法之总集。这一手梵语为prajnalinganabhinaya,译作金刚哞迦罗印,是金刚总持的固有结印方式,也是辨认其身份的关键。双肩披帔帛,帔帛绕过双臂内侧,蛇行而下,垂于身体两侧,线条流畅优美,尽显衣物轻柔的质感。手足灵活生动,手指灵动自然,似乎可触可动。双足饱满圆润,脚趾有力,刻画清晰,十分逼真。上身裸露,胸前佩戴双连珠项圈,项圈上的连珠颗颗圆润饱满,外层的连珠上坠以流苏,极富装饰性。小腹微微鼓起,肚脐周围隐约可见几块腹肌,显得十分健美。腰系璎珞连珠,众多U形的连珠与上方横向的连珠相连,显得富丽华美;下身着长裙,裙子上錾刻并嵌银嵌红铜的花朵枝蔓纹,精雕细琢,难能可贵,使整尊造像光彩照人、华美绝伦;这种纹样主要见于15世纪的装饰中,与此前常见的尼泊尔风气的细密缠枝莲纹和神秘花瓣纹装饰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衣物轻薄贴体,两腿之间的衣物垂顺自然,宛如从天而降的瀑布。大腿上和膝盖上方的衣褶自然流畅,仿佛微风吹过湖面荡起的层层涟漪。身下为双层仰覆束腰式莲座,下层莲瓣宽扁肥润,上层莲瓣饱满挺阔,上下对称,周匝环绕,富于层次感,上下沿饰以细密连珠纹。底部装藏完好,錾刻的十字金刚杵牢牢的护卫着内部的装藏。在莲台前方下沿,刻有一行藏文题记,大意为:顶礼金刚持,愿吉祥。

侧身图

此尊金刚总持体量巨大,工艺精湛、身姿优美,肢体塑造饱满有力,姿态闲逸洒脱,呈现出西藏造像古典美学特有的艺术特征。同时,铜像于眼部、嘴唇及周身装饰措嵌银、红铜,这样的贵金属错嵌工艺不仅能使造像整体彰显华丽风貌,亦说明此像在制作之初便受到极大的重视。那么这尊精美的金刚总持造像产自哪里,又属于什么风格呢?正如开篇所提及的那样,在历史上,此类作品独立而醒目的风格曾先后被归纳为“后藏风格”及“木斯塘地区风格”。而随着近年来对于相关作品的细致归纳、尤其是对部分带有题记的造像进行深入研究后,业界已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西藏西部的古格王朝应是此类作品的原产地。

Lot 2058

大日如来佛像

西藏西部 13世纪

合金铜 镶宝石嵌银嵌红铜 高40厘米

估价:RMB 600,000-1,000,000

西藏地区佛教艺术创始于公元七世纪的松赞干布时代,随着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先后入藏,作为佛教重要象征的佛像及佛教艺术也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入了西藏。虽然经历了郎达玛灭佛,曾经有过长达百年的“黑暗时期”,但在古印度僧人阿底峡入藏以后,又重新迎来了佛教重兴的新时代,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到了十三世纪更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随着西藏萨迦政权的稳固,因印度帕拉王朝覆灭而出逃的大量印度僧人和造像匠人大量的进入西藏,使得此时的西藏思想和艺术更加多元化。此次中贸圣佳2022秋季拍卖会所呈现给我们的这尊令人惊叹的十三世纪西藏中部大日如来,正是那个时代正法重兴的慧日所投下的余晖。

侧身图

此尊造像体量硕大、形制罕有、题材少见、年代久远,在近千年的岁月使得其金属皮壳呈现一种琥珀色的宝石般莹润光泽;造像眼睛、帽冠、颈链、璎珞、腰链、手镯、指甲、裙摆且嵌银或者红铜,而且所有镶嵌上都錾刻精美花纹,细观极其华丽,再点缀镶嵌各类宝石,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此像脸型方正,双眉相连,眼睛细长,鼻梁直挺,嘴角微微上弯,目光低垂,配合略微吐内收含的下颌,慈悲之态飘逸传神,坚硬的线条和锐利的棱角与帕拉艺术一脉相承。额前宝冠下的一组波浪状小卷发,以及耳朵上方的花朵与耳饰上的圆形花头相互呼应,这种装饰手法也常见于帕拉艺术中。头发于两肩呈S形垂下,边缘翻卷的小卷呈宝珠形,极富装饰性。造像束高发髻,戴五叶宝冠,每片冠叶以立体的卷草纹装饰,臂钏以与头冠的装饰图案一致。这种华美的宝冠及臂钏在西藏现存的十二至十三世纪造像中能见到,如现存于拉萨大昭寺的一尊不空成就佛,其头冠与臂钏的装饰手法与此尊十分类似(图一)。

(上)图1:不空成就佛,13世纪,西藏大昭寺藏

(下)图2:大日如来,13世纪,西藏大昭寺藏

此尊造像佩戴多重细连珠的项饰,胸前饰以菱形坠饰,手腕与脚腕以同样的简洁细连珠纹装饰,璎珞和手钏镶嵌的红铜上有Z字形折线与花朵图案。造像腰背挺拔,气势不凡,躯体比例基本匀称,苗条优雅。双手于胸前结智权印,双腿结跏趺坐,指节刻画清晰,生动写实。下身着裙,衣薄贴体,无衣纹,只在裙摆的边缘錾刻精致的纹饰。莲座两侧生出两支莲茎,花苞形态各异,向外伸展后内弯朝向主尊,弧度婀娜柔美。身体两侧的莲枝在该时期此风格造像中较为多见,可参阅一尊拉萨大昭寺收藏13世纪大日如来(图二),中贸这尊大日如来在两侧的莲枝中出现了法轮、法螺、莲花等西藏“八吉祥”传统吉祥纹饰,这在同风格造像中为孤立,显示出极高的稀缺性。莲座上缘刻联珠纹两圈,中间镶嵌红铜,莲花瓣饱满肥厚,最下缘作大联珠,整体时代特征明显。

此类造像传统上多被认为是藏西或是拉达克风格,随着近来年国内外众多学者深入西藏考察,对此类造像的产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迄今为止,西藏西部十一世纪开始雕塑和绘画作品中,均表现出强烈的克什米尔风格,哪怕到了十六世纪此风格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这些原本被归入藏西的造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克什米尔特征,反而是与西藏中部地区众多寺院的塑像和壁画中的风格非常相似。

Lot 2019 

阿弥陀佛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50厘米

估价:RMB 350,000-450,000

来源:欧洲南徳家族,自20世纪50年代收藏。

纪录:德国纳高lot20。

此尊阿弥陀佛像是标准的明代中原汉传佛教造像。头部较大,头饰螺发,肉髻圆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双耳垂肩,面相宽大饱满,双目平直,眼帘低垂,神态慈和宁静。上身着双领式通肩大衣,下身着高束腰长裙,腰系束带并打结,衣纹写实自然,衣缘上刻有立体感较强的精美花纹。结跏跌端坐,双手置双膝上结禅定印。身下为多层大仰莲花座,莲瓣形制饱满,上下错落分布,衬托出莲花佛国之主的庄严与神圣。整尊造像端庄大方,比例舒展匀称,胎体厚重敦实,时代风格鲜明,是明代中晚期中原造像中的典型作品,并且体量颇大,镀金厚重,錾花精美,非常难得。

明代早中期,诸帝王皆大力推崇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其造像艺术由此在内陆大行其道,影响十分广泛。但到明中晚期,嘉靖帝崇奉道教,排斥藏传佛教,其后的万历皇帝及其母亲慈圣皇太后虔诚奉佛,且大力扶持汉地佛教,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从此一蹶不振,而内陆佛像艺术开始重新回归到传统艺术风格的发展之路。这尊阿弥陀佛像表现出汉地佛教造像的传统风格面貌,正是当时内陆佛像风格由汉藏结合式转为单一传统汉式的一个突出实例,也是当时藏传佛教式微,汉地佛教重振的重要历史见证。

(上)参阅1:2011年中贸圣佳秋拍,lot2344,明 铜镀金阿弥陀佛像,高58cm,成交价RMB2,300,000

(下)参阅2: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lot7296明 铜镀金阿弥陀佛,高51cm,成交价RMB3,680,000

Lot 2117 

天王像一对

中原 明代

铜 高24厘米

估价:RMB 150,000-250,000

四天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后被佛教宣传为四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护持佛法。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踏夜叉。以后在中国的寺庙中,四天王手中分别持剑、琵琶、伞、蛇等物象征风、调、雨、顺。此对铜天王像,铜质细腻,包浆自然。

两尊天王像头戴宝冠,耳侧缯带飞扬,双目圆鼓,面部肌肉鼓胀。身着甲胄,足蹬高靴,形象威武彪悍。甲胄形式繁复,但刻画精细,层次分明,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整体造型大方,雕工精细,品相完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参阅: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lot5250,明代铜漆金天王像(一对),高25.5cm,成交价RMB336,000

Lot 2018 

骑麟送子香薰像

北京 清代

铜 高19厘米

估价:RMB 120,000-180,000

麒麟送子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晋代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个典故即成为“麒麟送子”的来源。

此尊麒麟送子香薰像,极为罕见,一般麒麟送子像为观音送子像,童子送童子的形象应为仅见。整器包浆油润,麒麟一足前伸,三足屈于身下,作跪卧回首状,双角后倚,鬃髮上扬,双目突出,如意形鼻上翘,大口怒张,獠牙外露,气势威严。全身鳞片毕现,背鳍似齿轮,花尾似火焰,腋下火云纹上飘,静中寓动。童子自由坐于麒麟背部,头裹髮巾,广额丰颖,大耳肥硕,满脸含笑,内着坎肩,饰祥云纹,身披长衫,腹部圆硕,錾刻精美的云鹤纹,右手持如意,左手当胸,抱一婴孩手持如意瑞果,坐于其上,此题材表现形式极为罕见。整器材质上佳,雕刻精湛,动感十足,寓意吉祥,皮色完整,极具收藏价值。(旧配木质器座)

Lot 2127 

阿弥陀佛接引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55厘米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明代宫廷造像是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汉藏风格造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永乐宫廷“御用监佛作”作为最高权力的佛像制作机构,汇集了中原、藏地和尼泊尔的造像高手。他们继承了元代宫廷造像“西天梵相”风格,在力求符合佛法原旨和仪轨的同时,提高冶炼和铸造技术,以别出心裁的构思,铸成独特的宫廷风格,使得造型更加完美成熟,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是明朝宫廷艺术的集大成者。

此尊阿弥陀佛像表面漆金,头饰螺发,肉髻隆起,髻顶安宝珠;额际高广,大耳垂肩,面相饱满圆润,五官刻画精细入微;双眉似弯月,眉间饰圆形白毫,双目直视前方,目光有神,隆鼻方口,小巧秀丽;神态寂静端庄,庄严中又蕴含着慈善之意。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身着袒右式袈裟,袈裟紧贴身体,衣纹线条流畅优美,以写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丝织物本有的质感。左手置于胸前结禅定印,右手下垂做接引印。接引印亦为与愿印,表示他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接引众生死后去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双腿直立,双足微微分开,跣足而立,下承高束腰仰覆莲座。双手双足,饱满而丰有弹性,手指脚趾灵巧生动。整体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工艺精细,法相庄严;合金铜铸造,铜质细密,表面金色饱满悦目,虽局部脱金,但仍然显示出富丽堂皇的气象。

这尊造像表现的是阿弥陀佛接引像,阿弥陀佛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是琼楼玉宇,莲池中宝莲盛开,到处是奇花异卉,鸟语花香。人死后灵魂往生到那里,有仙人歌舞奏乐,衣食供养。接引佛为阿弥陀佛在汉地寺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得名。明代宫廷造像是由明代宫廷造像机构和皇家御用工匠精心雕造的佛教造像。众所周之,永乐宫廷造像在题材上以藏传佛教为主,但这尊阿弥陀佛接引像却属于为数不多的中原汉传造像题材,在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yelin10723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古寻珍】来感受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线上大拍——龘藏春拍!
欣赏一下藏传佛教的各种造像,与我们汉传佛教区别还真的蛮大
【喜雅艺术】3222万!广州华艺“静观—历代造像专场”成交结果一览
香港万昌斯2015秋拍首次推出“佛造像专场”
大羿秋拍 | “ 封面铜鎏金金刚像”300万成交(附本场最新拍卖结果)
故宫藏传佛像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