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AA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中的词分为以下十五类:

  (一)名词。如:“牛、书、学生、松树、友谊、现在、昆明”等。

  (二)动词。如:“读、修理、访问、认为、喜欢、是、成为、有、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如:“大、新、好、甜、干净、认真、踏实、仔细、伟大”等。

  (四)状态词。如:“通红、雪白、红彤彤、白花花、黑咕隆咚、白不呲咧”等。

  (五)区别词。如:“公、母、雌、雄、男、女、急性、慢性、巨型、微型、国营”等。

  (六)数词。如:“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和“第一、第二”等。

  (七)量词。如:“个、条、件、双、堆、公尺、公里、公斤、点儿、些、次、天”等。

  (八)代词。如:“ 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这、那、这样、谁、什么”等。

  (九)副词。如:“很、更、就、才、也、都、只、不、已经、刚刚、简直”等。

  (十)介词。如:“把、被、往、从、以、向、自从、对于、关于、按照、本着”等。

  (十一)连词。如:“和、并、而、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

  (十二)助词。如:“了1、着、过、的、似的、等等”等。

  (十三)语气词。如:“啊1、吗、吧、呢、了2、罢了”等。

  (十四)叹词。如:“啊2、噢、唉、哦、哼、呸、嗯、啊呀”等。

  (十五)拟声词。如:“咝、嗞、叮当、当啷啷、叮呤呤呤”等。

  为语法研究的需要,一般将这15类词归并为三大类:

  一是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代词。从语法上说,实词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句中能充任主要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关于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概念,见本章第三节,下同)

  二是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虚词,除了在意义上比较虚灵,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起某种语法作用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造句中不能充任主要的句法成分(关于句法成分,见下面第三节)。

  三是特类词,包括叹词和拟声词。

  特类词在语法学习和研究中相对说来不如实词和虚词重要。下面只大略介绍一下实词和虚词的各个类。

一、名词

  名词,从意义上看,都表示事物。所谓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 学生 老虎 桌子 报纸 水 汽油 空气 氧气……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思想 作风 规则 友谊 风格 品德 文学 艺术……

  也可以指时间、处所、方位,例如:

    今天 去年 上午 刚才 星期一……

    上海 东京 王府井 西单 新街口……

    上面 下边 前头 后方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东北 西南……

  一般将专门表示时间的名词称为“时间词”,将专门表示处所的名词称为“处所词”,将专门表示方位的名词称为“方位词”。

  从语法功能上看,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例如:

    孩子已经长大了 啤酒不买了 风格很高 [黑体的就是作主语的名词]

    我在看报纸 不买电视 增强信心 [黑体的就是作宾语的名词]

  也常常带定语。例如:好孩子 干净衣服 绿油油的庄稼 冰凉的 [黑体的就是带定语的名词]

  汉语名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可以直接受另一个名词修饰,也可以直接修饰另一个名词,例如:

    中国孩子 日本啤酒 今天报纸 音乐电视 [黑体的就是带名词定语的名词]

    孩子家长 啤酒质量 报纸版面 电视节目 [黑体的就是作定语的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不能作状语或补语,也不能带宾语或补语;名词不能受“不”或“很”的修饰,我们既不能说“*不孩子”、“*不啤酒”、“*不报纸”、“*不电视”,也不能说“*很孩子”、“*很啤酒”、“*很报纸”、“*很电视”。

二、动词

  从意义上看,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可以是具体的动作,例如:走 笑 吃 写……

  可以是某种行为,例如: 学习 研究 参观 分析……

  可以是某种心理感觉活动,例如:

     想 考虑 爱 讨厌 觉得 认为 同意 反对……

  可以是意愿,例如:

    愿意 能够 可以 应该……

  一般将表示意愿的动词称为“能愿动词”(也有人称为“助动词”)。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存在变化,例如:有 是 在 变成 成为……

  从语法功能上看,动词能作谓语,例如:

    我喜欢 [黑体的就是作所说的句法成分的名词,下同]

  能作述语,后面或能带宾语,或能带补语。例如:

    生鱼片 啤酒 喜欢京剧 喜欢游泳

    清楚 下去 喜欢得不得了

  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看 不吃 不喝 不喜欢 [黑体的就是受“不”修饰的动词]

  汉语里的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游泳有好处 抽烟不好

    喜欢游泳 禁止抽烟

  有一部分动词能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第二个音节读轻音),如“看看”、“想想”、“听听”、“走走”等;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如“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商量商量”等。

  一般根据能不能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小类——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如“看”(看书)、“吃”(吃面条)、“喜欢”(喜欢京剧)等;绝对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游泳”、“合作”、“咳嗽”等。

三、形容词

  从意义上看,形容词都表示事物的性质。

  从语法功能上看,形容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受“很”的修饰,而在受“很”修饰的同时不能带宾语。例如“干净”能受“很”修饰(如“很干净”),但不能同时带宾语,不能说“*很干净衣服”,所以“干净”是形容词。有一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喜欢”、“爱”等,也能受“很”修饰(如“很喜欢”、“很爱”),但同时能带宾语(如“很喜欢京剧”、“很爱他”),所以“喜欢”、“爱”等仍是动词,不是形容词。有一些词,如“团结”、“丰富”、“方便”等,能受“很”修饰(如“很团结”、“很丰富”、“很方便”),有时也能带宾语(如“团结多数人”、“丰富精神生活”、“方便顾客”),但不能同时既受“很”修饰又带宾语,我们不说“*很团结群众”、“*很丰富文娱生活”。像“团结”、“丰富”这些词,一般把它们看作形容词兼动词——当它们带宾语时是动词,其它场合都是形容词。

  形容词也能作谓语。例如:

    个儿高 眼睛大 这苹果甜 那衣服干净 态度认真

  能带补语,例如:

    高极了 大得很 甜得不得了 干净极了 认真多了

  能作补语。例如:

    抬高 放大 变甜 洗得干净 看得认真

  一般都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高 不大 不甜 不干净 不认真

  汉语里的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虚伪不好

    爱干净 喜欢安静 要虚心 以为好

  有一部分形容词能重叠,单音节形容词有两种重叠形式:如果重叠后不儿化,形式是“AA”(第二个音节念本调),如“好好”、“大大”、“高高”、“慢慢”等;如果重叠后儿化,形式是“AA儿”(第二个儿化音节念阴平),如“好好儿”、“大大儿”、“高高儿”、“慢慢儿”等。

四、状态词

  状态词是指下面这样一些词:

    通红 雪白 喷香, 红彤彤 绿油油 湿淋淋, 黑咕隆咚 灰不溜秋,

    马里马虎 糊里糊涂,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通红通红 雪白雪白……

  这些词从表面看,似乎跟形容词差不多,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妨将形容词“香”、“干净”跟这类词的“喷香”、“干干净净”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第一形容词“香”、“干净”能受“不”修饰,如“不香”、“不干净”;可是“喷香”、“干干净净”都不能受“不”的修饰,我们不说“*不喷香”、“*不干干净净”。

  第二形容词“香”、“干净”能受“很”修饰,如“很香”、“很干净”;可是“喷香”、“干干净净”都不能受“很”的修饰,我们不说“*很喷香”、“*很干干净净”。

  第三形容词“香”、“干净”能带补语,如“香极了”、“香得很”、“香得醉人”和“干净极了”、“干净得很”、“干净得一点儿灰尘都没有”;可是“喷香”、“干干净净”都不能带补语,我们不说“*喷香极了”、“喷香得很”、“喷香得醉人”和“*干干净净极了”、“干干净净得很”、“干干净净得一点儿灰尘都没有”。

  从所表示的意义看,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这些词都表示事物的某种状态。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把这类词称为“状态词”。

五、区别词

  区别词是指下面这样一类词:

    公 母 雌 雄 男 女 荤 素 阴 阳 金 银

    微型 巨型 急性 慢性 彩色 黑白 公共 私营 野生 切身 初等 ……

  从语法功能上看,这类词只能直接修饰名词,或加结构助词“的”形成“的”字结构。例如:

    公山羊 母山羊 男宿舍 女宿舍 金项链 银手镯 微型电脑 私有财产

    公的 母的 男的 女的 金的 银的 微型的 私有的……

  从所表示的意义来看,这类词大都表示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因此,现在都称之为“区别词”。

六、数词

  数词,有基数词和序数词两小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三”、“十”等;序数词表示事物排列次序的先后。例如:“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十六”等。

  汉语中最基本的基数词有以下一些:

    一 二 两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O 半 [个数词]

    十 百 千 万 亿 兆 [位数词]

  汉语中所有的数目都由这些基数词构成,不管是整数(如“十四”、“四十”)、分数(如“二分之一”)、小数(如“三点一四一六”)。

  序数词头上大都有“第”(如上面所举的“第一”、“第二”),也可以没有“第”,在形式上跟一个表示整数的基数词一样。例如:

    三年级(=第三个年级)、五层楼(=第五层楼)

     一百五十三号(=第一百五十三号)、公元一九九九年(=公元第一九九九年)

七、量词

  量词用来表示计量单位。在汉语中,无论说明事物的数量、行为动作的数量、时间的数量,也无论说明事物的次序先后、行为动作次序的先后、时间的次序先后,一般都不能只用一个数词来表示,一定得用上一个表示数量单位的词,即本小节所要说的“量词”。例如:

    三本书(*三书) 五个学生(*五学生)

    去了三次(*去了三) 玩儿了两回(*玩儿了两)

    住了三年(*住了三) 工作了三天(*工作了三)

  汉语里的量词可以分为三小类:

    (一)名量词,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个、支、条、张、块、封”等。

    (二)动量词,表示行为动作的计量单位,如“次、下、遍、回、趟”等。

    (三)时量词,表示时间的计量单位,如“年、天、时、分、分钟、秒”等。

  从语法上看,量词的最大的特点是,它只能跟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或疑问代词“哪”相结合。例如:

    三个 这个 那个 哪个

    三次 这次 那次 哪次

    五天 这天 那天 哪天

八、代词

  代词具有指代功能。汉语代词按指代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小类。下面略作说明。

  (一)人称代词。现代汉语里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17个:

    我 咱 你(您) 他(她、它)

    我们 咱们 你们 他们(她们、它们)

    人家 别人 大家 自己

  关于人称代词,需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需注意“咱”、“咱们”跟“我们”的区别。用“咱”或“咱们”一定包括听话人在内,例如:

    (1) 山本先生,咱(们)该走了。

    例(1)“咱(们)”就既包括说话人在内,也包括山本先生在内。而“我们”可以不包括听话人在内,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在内。例如:

    (2) 山本先生,我们该走了,过些日子再来看您。

    (3) 山本先生,我们该走了,您的行李我帮您拿。

    例(2)里的“我们”不包括听话人山本先生在内,而例(3)里的“我们”就包括听话人山本先生在内。

  第二、“您”是“你”的敬称,例如:

    (4) 李老师,您说得真好。

    (5) 奶奶,您慢点儿走,别摔着。

    “您”的复数形式是“您们”,不过只偶而在书面上用(主要在写信时用);在口语里不用“您们”,一般用“您几位”这类格式。例如:

    (6) 您二位要喝点儿什么?

    (7) 让您三位久等了,真对不起。

  (二)指示代词。汉语里的指示代词可以分“这”系和“那”系两组:

    这 这儿 这里 这会儿 这些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 那儿 那里 那会儿 那些 那么 那样 那么样

  “这”系的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那”系的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例如:

    (1)“那三位同学坐我这儿来。”张教授指着站在那边的三位同学说。

    (2)我身边的这个孩子是大哥的儿子,靠窗口站着的那个孩子是我们家的小铁蛋儿。

  例(1)所说的“那三位同学”原先一定不在张教授跟前,所以张教授说到他们时用“那”来指明,而说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就用“这”指明。例(2)对自己身边的孩子用“这”指明,对不在身边而靠窗口站着的孩子就用“那”指明。

  (三)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主要是用来表示疑问。现代汉语里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谁 什么 哪 哪里 哪儿 多会儿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几 多少 多

  关于疑问代词,主要需说明这样一点,疑问代词有时在句中并不表示疑问。例如:

    (1)他什么都不吃。

    (2)那个人好面熟啊,好像在哪儿见过。

    (3)今天不怎么冷。

  例(1)-(3)里的疑问代词都不表示疑问——例(1)“什么”表示任指,含周遍意义,泛指吃的东西;例(2)“哪儿”表示虚指,相当于“某个地方”的意思;例(3)“怎么”表示一定程度。疑问代词的这种用法一般称为“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九、副词

  副词是只能作状语的词。例如“已经”,它在句子里只能作状语(如“已经上课了”、“已经放假了”),不能作别的句法成分。前面讲过,部分形容词也能作状语,例如“认真”可以作状语,如“认真学习”,但是它还能作别的句法成分,如“态度认真”(作谓语)、“认真的态度”(作定语)、“写得很认真”(作补语)等。显然,副词和形容词是有区别的。只能作状语的词才是副词。

  由于副词是只能作状语的虚词,所以一般对副词多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上来加以分类。常提到的有以下几类:

  (1)表示程度,如“很、挺、太、最、更、非常”等;称之为“程度副词”。

  (2)表示范围,如“都、全、只、仅、仅仅”等;称之为“范围副词”。

  (3)表示时间,如“正在、刚、就、才、马上、常常、曾经、已经、忽然、终于”等;称之为“时间副词”。

  (4)表示否定,如“不、没(有)、别、甭”等;称之为“否定副词”。

  (5)表示重复、追加或频度,如“重新、又、还、再、再三、屡屡”等;称之为“频度副词副词”。

  (6)表示方式,如“悄悄、亲自、一起、互相、死死”等;称之为“方式副词”。

  (7)表示语气,如“却、偏、偏偏、难道、简直”等;称之为“语气副词”。

  注意,有的副词,意思单一,只是属于某一小类的。如“不”只属于否定副词的范围;“简直”只属于语气副词。可是有的副词能表示多种意思,所以可以兼属几个不同的小类,如“还”,有时表示程度,可看作是程度副词,如“他比我还高”、“这个地方还干净”。

十、介词

  介词主要是指以下一些词:

    把 被 从 对 对于 关于 跟 除

    连 向 往 自 自从 在 到 比

  介词都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等句法成分,它后面总得跟上一个别的成分(大多是名词性成分),组成一个介词结构,例如“把书”、“被他”“从北京”“对你”等。介词结构本身也不能单说,也不能作谓语,例如我们不能单独说:

    (1)*把我的书

     *我把书

  介词结构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例如:

    (2)我把书还了。

    (3)他从北京来。

  有少数介词形成的介词结构带上“的”之后,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例如:

    (4)对考试的意见

十一、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一类词。例如:

    和 或 或者 还是 以及 并 并且 而

    尽管 即使 哪怕 只要 只有 不论 不管 然而

    可是 否则 况且 何况 如果 因此 由于 即使

  从连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看,连词可分为两小类:

  (一)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其中

    有的表示并列关系,如:和、跟、同、与、以及……;

    有的表示选择关系,如:或、或者、还是、与其、宁可……;

    有的表示递进关系,如:不但、不仅、并且、而且……。

  (二)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其中

    有的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为、由于、所以、因此……;

    有的表示假设关系,如:假如、如果、要是……;

    有的表示让步关系,如:虽然、固然、尽管、固然……;

    有的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即使、哪怕、就是……;

    有的表示条件关系,如:只有、只要、无论、不论、不管……;

    有的表示转折关系,如: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有的表示推论关系,如:既然、可见……。

  关于连词的具体用法我们将在本章“复句”这一节里加以介绍。

十二、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一类词。助词可以分为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数量助词(如“来、等、等等、左右、上下”等)三小类。其中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比较重要,下面特别介绍一下。

  动态助词有“了、着、过”三个,它们主要用在动词之后。“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的持续;“过”表示有某种经历。例如:

    (1)吃了一个苹果

     买了一件衣服

    (2)外面下着大雨

     他在床上躺着

    (3)学过英语

     去过北京

  结构助词有“的、地、得、所、似的”几个。

  “的”和“地”,读音都是“de”(轻声);它们附在修饰语后面标示前后成分之间是修饰关系;但二者有明确的分工:定语之后用“的”,状语之后用“地”,前者如“聪明的孩子”(不能写成“*聪明地孩子”),后者如“仔细地看”(不能写成“*仔细的看”)。“的”字还有一个用法,那就是附在实词性词语之后,组成一个可以指代事物的“的”字结构。例如“木头的”指用木头做的物品,“便宜的”指价格便宜的东西,“骑车的”指骑车的人。“的”字结构是名词性的,在用法上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引出表示可能、状态或程度的补语,例如:

    (4)吃得完 爬得上去 [可能]

    (5)洗得很干净 笑得直不起腰来 [状态]

    (6)好得很 苦得不得了 [程度]

  “所”,加在及物动词头上,形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如“所见所闻”、“所答非所问”。 “所“字结构是古汉语里遗留下来的。在现代汉语里, “所”字结构单独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已很少见,更常见的是,“所”与“的”配合使用。例如:

    (7)他没有去过那里,所说的只是从诗赋中、历史上得来的印象。(朱自清)

    (8)这半年来,我们所见的,却只有他的静默而已。(朱自清)

  “所”字结构多用于书面语,口语里很少用。

十三、语气词

  语气词主要用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例如:

    (1)她多漂亮啊!

    (2) 你去吗?

    (3) 快走吧!

  其中的”啊””吗””吧”就是语气词,它们在上面的句子里分别表示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常用的语气词主要有:

    啊 吗 吧 啦 呢 了2 罢了……

    语气词“了2”和助词“了1”字形、读音相同,但用法和意义都不同。语气词“了2”只用在句尾,表示变化和肯定;助词“了1”只用在句中,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例如“他吃了饭了”,前一个“了”是助词“了1”,后一个“了”是语气词“了2”。

十四、有的词可以兼不同的词类――词的兼类

  语言里绝大多数词都可以按照语法功能的异同分别划入不同的类,但有少数词既具有这类词的语法功能,又具有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意义上有联系,这样的词一般称为兼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的兼类现象。例如:

  代表 (a) 我们选了三位代表. [名词]

     (b) 他代表我们发言. [动词]

  科学 (a) 学习自然科学. [名词]

     (b) 这个方法很科学. [形容词]

  热 (a) 今天很热. [形容词]

    (b) 你热一下饭. [动词]

  注意: “开会”的“会”(名词)和“会唱歌”的“会”(动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因为这两个“会”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只是字音、字形相同而已。临时活用也不看作词的兼类,例如:

    (1)那家伙比秦桧还秦桧。

    (2)他这个人是很唐·吉诃德的。

    (3)你也太近视眼了!

  例(1)-(3)都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子。例(1)里的“秦桧”,例(2)里的“唐吉珂德”,例(3)里的“近视眼”都是名词,按说它们都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这里分别受程度副词“还”、“很”、“太”的修饰,似乎变成形容词了,其实都只是临时活用为形容词,并不真成了形容词。它们都不属于词的兼类。

十五、常见的词类误用毛病

  所谓词类误用,是指错把属于某类词的词当作其他词类的词来用。例如:

    (1)*中国这20年来的变化真是惊人,就拿电视机、洗衣机、电话、电脑来说吧,

  在20年前,平常百姓家对这些是想都不敢想的高档商品,如今在北京、上海等

    许多大城市,都已成为日常的必须日用品了。(报)

  例(1)里的“必须”应改为“必需”。“必须”是副词,它只能作状语。现在把它误作为动词去修饰名词“日用品”了。这可能是因为“必须”和“必需”是同音,而且还部分同形,所以把它们搞混了。这就是词类误用的实例。

词类误用有多种情况。

  (一)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例如

    (2)*叶莹兰是个很智慧的孩子。(书)

    (3)*女子举重运动一直是我们很优势的项目。(报)

  例(2)-(3)里的“智慧”、“优势”都是形容词,它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2)里的“智慧”宜换成“聪明”。例(3)或在“优势”前加个“有”,说成“……是我们很有优势的项目”;或干脆把“优势”前后的“很”和“的”删去,在“我们”后加上一个“的”字,说成“……是我们的优势项目”。

  (二)名词误用为动词。例如:

    (4)* 在他心目中,古陵县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缩影着整个省。(报)

    (5)* 当他知觉王守忠欺骗了自己,他怒火中烧,……。(报)

  例(5)-(6)里的“缩影”、“结晶”、“知觉”都是名词,它们都不能带宾语。例(5)可改为“……古陵县的变化可以看作整个省的缩影”。例(6)可改为“……看作当时贵族语言风格的结晶”。例(7)宜将“知觉”换成“觉察”。

  (三)形容词误用为动词。例如:

    (7)* 她并不害怕嘲讽,但她怯懦人言杀人。(报)

    (8)* 有的黑白照片,其摄影效果优越彩色照片。(报)

  例(7)-(8)里的“怯懦”、“优越”都是形容词,它们不能带宾语。例(7)宜将“怯懦”改为“害怕”。例(8)可把“优越”改为“优于”。

  (四)名词误用为副词。例如:

    (9)* 他兴致地观赏着每一件展品。

    (10)* 这种治疗方法确实效力地遏制了流感的蔓延。(报)

  例(9)、(10)里的“兴致”、“效力”都是名词,不能作状语。例(9)可改为“他饶有兴致地观赏着……”,或改为“他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例(10)可将“效力”改为“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语法知识复习(词性知识)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复习
词性复习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全面讲解
初中语法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