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活运用四要素,创意打造度假酒店(附绿维案例)



要素一——地域性:充分尊重、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度假酒店大多选址于远离城市的度假地或风景区,依托滨海或是山地等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地形地势资源、自然植被资源等。设计充分考虑其地域性就是充分尊重、利用当地资源,体现设计结合自然的可持续原则。地域性避免了酒店的“千店一面”的现象,是实现生态型度假酒店特色化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


对气候资源的运用就是要使建筑的结构适应当地气候,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以节约能源,符合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对于地形地势资源的运用要做到设计依山就势,顺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自然植被资源是酒店的绿色屏障,合理的植物设计能调节环境的微气候,提高室内的热舒适度。例如在山西窑洞酒店、河北赤城酒店的设计中,我们主要抓住了地形地势资源进行了设计构思。


接地气会呼吸的房子

案例1:山西窑洞酒店


项目位于亚鑫城郊森林公园上,地理环境优越。方案将山西窑洞风格引用在设计当中,利用地形地貌,将本土气质与自然景观融会贯通,形成独具风情并有文化内涵的野奢酒店。

 



窑洞酒店:冬暖夏凉,天然调温,空气温润,被称为“接地气会呼吸的房子”。


传统的空间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匠心。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泼,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

 



温泉酒店哪家强,中国河北找赤城
案例2:赤城国际温泉度假酒店




赤城温泉,有“关外第一泉”的美称。河北赤城酒店,位于温泉养生谷中心地块,结合山体地形和周围的风景而建。大堂门前小广场利用人工微地形和水景将道路与酒店入口隔开,起到遮挡的作用和营造含蓄的氛围。


酒店造型体量高低一致,形态稳重典雅,各功能空间有机结合,建筑材料选用当地生态建材,以和原生态的环境融为一体。山,水,池,石,树,融为一体,使整个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酒店总房间数约200间,面积约11000平米。


要素二——文化性:深层次挖掘当地历史人文


文化性增加了酒店的内涵,酒店文化形态是酒店的“魂”。文化元素的植入能让酒店更加让人难忘。绿维创景认为,可以通过现代休闲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交融、提升,以及设计手段的转换来实现。例如,在七仙瑶池酒店的设计中,我们将七仙女下凡此地的传说作为文化元素运用到酒店的规划、建筑设计之中;在齐云山酒店的设计中,我们深层次挖掘当地道教文化和徽文化,全力打造了一个以道家养生、奢华体验为核心价值的度假酒店。另外,若项目地文化资源比较薄弱,我们应挖掘当地资源,进行文化的提炼,植入外来休闲文化,接轨国际,创造特色文化主题酒店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案例3:海南七仙瑶池温泉度假酒店


本项目位于国家AAA级风景区――七仙岭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内,是七仙岭温泉度假村的重点项目,满目苍翠山林,潺潺流水蜿蜒在郁郁的椰林之中,构成了天然的度假仙境。


该地区拥有丰实的民族文化资源,拥有七仙岭美丽的传说故事,拥有充足水源及高水温的温泉资源。项目用地面积为371990m2,总建筑面积为99572m2。


酒店整体布局以圆形船屋大堂为源,通过七个圆型符号演绎七仙岭的美丽传说,使新建建筑群和已有建筑区相互应。  庭院式景观、无边泳池叠水设计,打造以船屋大堂为起点纵向观景铺陈式的景观轴。突出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道徽文化双管齐下,修成养生之都

案例4:安徽齐云山度假酒店 


本项目是齐云山养生之都规划中的一个子项目,位于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齐云山脚下,交通便利,距黄山屯溪机场、休宁县及黄山市车程均在半小时以内,是黄山至西递、宏村的主要通道之一。本项目融合齐云山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和徽文化,拥有打造休闲养生之都的良好的文化基础。


绿维创景以齐云山深厚的历史文脉、地貌特征为源,深层次挖掘当地历史人文,全力打造一个以道家养生、奢华体验为核心价值的度假酒店。


太极八卦图是中国古代道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本项目的概念来源于此。酒店外形依山势地形设计成“S”,与齐云山天然太极图灵巧地融为一体,远望如盘龙盘旋,与齐云山独特道家思想契合,求天地人建筑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建筑设计上,通过对玻璃、木材和天然石材的有机组合,创造出整体协调统一,具有浓厚徽派特色的建筑形象。


主入口运用了带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大屋顶,敞开的柱廊围合,配以传统的吊顶和地面铺设,使人感受到浓郁的度假风情。



要素三——时代性:把握“节能、生态、低碳”的时代主题,与时俱进


社会、科技、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酒店的设计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能源与环境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体现到酒店设计领域,就是把对节能、生态、低碳的考虑,落实在设计实践中。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人工能源的运用。多运用乡土材料进行设计,少用混凝土等材料,以免产生过量的建筑垃圾。土地开发时对地块的生态敏感度做充分的调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山体度假酒店体量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此种设计手法就是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白马山望仙崖景区仙居茶山酒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茶叶不是喝的,是用来住的

案例5:白马山望仙崖景区仙居茶山酒店


白马山山顶酒店餐厅设计,灵感来源于茶叶的自然形态。结合当地的干栏式建筑符号,打造出一个既符合现代人审美,又具有当地建筑文化特色的野奢、度假风格。


酒店餐厅入口以抽象的茶花形态作为雨棚,雨棚与建筑主体屋顶相连,让整个建筑呈现非常自然的形态。


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场地内现有的老房子。将老房子的屋顶形式进行演变,将茅草材质进行延续与改进,创造了一个既节能、生态的简约符号,又贴合当地人文特征,不可复制与替代的建筑群。



酒店餐厅景观面一侧出挑较大的休闲平台,提供最优良就餐的环境。建筑主体被生态曲线的平台围绕,呈现出既野奢又不乏精致的感觉。


要素四——经济性: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实用、经济、美观为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形式美感服务于使用功能。对于酒店设计而言,如何能在控制经济成本的前提下做出实用美观的设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酒店策划、土地开发、酒店设计、施工选材等各个环节都始终把节约成本作为一个重中之重。例如在土地开发阶段,通过GIS分析对土地的适建性做出准确的评价,土地开发应具有集约性特征,对适宜开发建设用地充分利用,有效合理利用可开发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土方量工程。在酒店设计时,满足其功能的同时应尽量就地取材等手法都可以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


“动如脱兔,静若止水”的好去处

案例6:普洱蓝眉山运动养生度假酒店


设计以“生命绽放,野性回归”为设计理念。


绿维创景团队在设计之时,充分采用了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打造了一系列以膜结构为屋顶的主题建筑,包括酒店、高尔夫会所、度假会所、温泉等旅游度假项目,大大地节约了建造成本。



以上作品由绿维创景建筑设计分院团队提供。


绿维建筑设计分院

以旅游度假建筑及相关产品为研究核心的专业设计团队。


致力于各类标志性建筑、公共文化建筑、商业综合体、办公、温泉、度假酒店、旅游地产、旅游小镇等各类古建、景观建筑、旅游建筑项目的策划、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相关后期服务。


以“回归设计本身,传承中国文化,创造未来旅游建筑”为设计理念

以“创造出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结合的未来旅游建筑”为设计目标





>>>>素材来源绿维建筑设计分院 ,由绿维创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清镇建筑设计,商业住宅小区设计,开发商酒店办公楼厂房设计
THAD中标项目 | 五粮液度假酒店及游客中心
温泉度假酒店设计空间整体性的基本要素
酒店设计丨绿维度假酒店设计思维--四大要素八大手法
四合院会所
度假酒店装修 常用的空间布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