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凤阁
  王凤阁(1897—1937),出生于辽宁省通化县(今吉林省通化市)。牺牲时任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9路军司令。

  人物生平

  王凤阁出身于教师家庭。幼读私塾。1916年,入通化县立中学读书,常以“精忠报国”的思想自励。1923年,投身东北军步兵第五十八团当副官。后来,因不满军阀混战辞职回乡。这也不完全是厌恶军阀间的混战,他家很有钱,要是划成分的话,绝对是大地主级别的。但是当他毁家救国的时候,他母亲说:“有国才有家,吾儿做得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凤阁目睹国土大片沦丧,人民痛遭涂炭,毅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创建抗日武装,他奔走募捐,变卖家产,秘密组织农民、伐木工人起义,首揭抗日救国自卫军大旗,被拥戴为司令。1932年秋,日本侵略者调动重兵配以飞机、大炮分路向辽宁民众自卫军“大讨伐”。王凤阁率部退到蒙江、抚松境内集结。敌人跟踪追击。王凤阁不赞同进关求援,主张“人不离乡,手不离枪,打回通化,抗日到底”。1933年2月,王凤阁由江、二道花园转移到当年起义的红土崖、大罗圈沟一带建立抗日据点,准备对日本侵略者进行长期抗战。从1933年至1937年,王凤阁部队凭借有利的山区地形,与敌伪作战上百次,给敌伪以沉重打击。1937年春,王凤阁熬过了酷寒之下难以想象的艰苦和敌人的疯狂攻击,率部队开抵于通化、临江、辑安三县交界的老虎顶子要塞时,日、伪军又跟踪而至。激战三昼夜,日、伪军尚不能取胜,又调动飞机,投掷烧夷弹,满山遍野顿成火海。王凤阁率部冒着敌人的炮火突围,退至大罗圈沟附近的东南岔。此时,王凤阁部队已饥寒交迫弹尽援绝,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终于伤亡殆尽,全军覆没。王凤阁被俘以后,当时伪报纸连续三日头版大肆宣扬。1937年3月28日的伪《盛京时报》以大字标题称王凤阁为“反满抗日巨匪”。1937年4月15日,王凤阁被日寇杀害。

  人物评价

  全国解放后,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王凤阁为革命烈士。1982年,通化市人民政府在玉皇山上为王凤阁将军树立了纪念碑,永远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抗日名将王凤阁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中,不时有游人驻足在陵园外拜谒。

  高高的玉皇山见证着民族英雄王凤阁将军的丰功伟绩,68年的历史风尘遮掩不了将军的风骨,民族的精神在这山水间氤氲升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南方蛮子,一边忍受北方寒冷,一边坚持抗日,只因心中理想
最小的抗日烈士小金子,牺牲时仅5岁,临刑前高呼:妈,我不怕
不能忘却的抗日英雄王殿阳
《红色记忆》(五十二):刘耕夫传略
最小抗日烈士小金子:临刑前面毫无惧色,高呼妈妈我不害怕
抗日烈士小金子,面对严刑拷打毫无惧色,上刑场时年仅5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