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摩洛哥:菲斯,一个悠悠千年的蓝色之梦
菲斯,一个悠悠千年的蓝色之梦
(2013-08-29 06:30:40)
 


P01.菲斯是北非第一个伊斯兰教的城市,也是摩洛哥第一座皇城



P02.菲斯的皇宫



P03.古城内的街巷



P04.卡鲁因清真寺是北非最古老、最重要的清真寺

 

    具有2800年历史的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菲斯,是该国最早的皇城和现时全国第三大城市。菲斯也是北非第一个伊斯兰教的城市,曾经作为摩洛哥首都达700年之久,12世纪中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一跃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一千多年至今菲斯都是摩洛哥宗教、文化与艺术的中心,被视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

    在阿拉伯世界中,与摩洛哥红色皇城马拉喀什、埃及首都开罗、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相媲美的菲斯老城,是今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持续有人生活的中世纪城市,至今仍保持了浓郁的中世纪风情,在21世纪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因而被誉为世界100个奇观之一。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美国一家著名的旅行杂志,则把菲斯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个城市之一,古城如何与浪漫挂上钩?下篇博文再给大家讲故事。


P05.



P06.



P07.



P08.

    菲斯古都由伊斯兰什叶派创始人哈桑的后人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现存13公里长土黄色的城墙,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并把古都风貌牢牢保存在里面千年不变。

    当年为保护菲斯这座皇城,在城外建有南北各一座要塞,现在这两座要塞遗址还在,却成了俯瞰菲斯古城最佳之处。我们来到北城堡的山上,眺望对面密密麻麻的老城,浅黄粉白色的房屋鳞次栉比,从菲斯河两岸向上伸展到平缓的山坡上,青色屋顶是伊斯兰特有的颜色,与高耸的宣礼塔一样,都是清真寺所在地,全盛时城内有700多座清真寺,现在仍保存有360多座。听当地导游介绍,老城分为187个区,每个区内都有自己的清真寺、古兰经学校、面包房、汲水池和公共浴室,整个老城建筑风格、居民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等,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古老的历史风貌,与千年前唯一不同的是,古城内家家户户房顶上接收电视用的“锅盖”,密密麻麻蔚为壮观,也是古城一景。


P09.拱卫皇城的要塞碉堡



P10.要塞碉堡



P11.当年要塞的大炮



P12.



P13.家家户户房顶的“锅盖”也是古城一景

    占地250公顷、里有9000多条大大小小的街道和巷子,居住了20万居民的菲斯老城,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和最容易迷路的地方,走进杂乱毫无章法的古城穿街过巷,犹如一次时空与历史的穿越。没有当地人带领,进了古城再想走出来无疑十分困难,我们的地陪,一个生活在老城几十年的摩洛哥老头告诉我们,有一次他带的一个团有一个人走失了,四天后才找到他,而他已在这里结婚了!后一句当然是调侃的笑话。


P14.保持中世纪风貌的古城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被城墙包围着的古城,有十几个门,其中以布日卢蓝门最出名,从古城门进入老城,仿佛走进中世纪的迷宫,狭窄的街巷密不透风、不见天日;曲折的小路看不到头,喧闹的集市人声鼎沸,泉水边挤满取水和洗濯的人群,置身老城,无法分清东南西北,街道两边都是店铺和摆摊的,市场里卖鱼卖肉卖蔬菜卖水果卖香料卖百货,手工作坊有人工制革的、敲打铜具的、手缝衣服和鞋子的,喧声闹语充耳,五光十色让人目不暇接,戴三角帽长袍的柏柏尔人,蒙头巾的穆斯林妇女,摩肩接踵来来往往,仿佛走进《一千零一夜》的场景,来往的人们擦肩而过都要侧身相让,而运货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和驴子,人们都要为它们让路,一幅浓郁的阿拉伯草根生活的市井风情图。伊斯兰教规定女人不能抛头露面,而市面上几乎全部行当都是清一色的男人当家,其中包括织布和缝纫这些传统由女人为主的行业。


P22.13公里长的古城墙



P23.



P24.



P25.最出名的布日卢蓝门(网载)



P26.



P27.代表各选举人的标志



P28.古城有十几座城门



P29.



P30.马匹和毛驴是古城里的交通工具



P31.喧嚣热闹的市集



P32.



P33.手工缝制衣服和织布的男人


 

    代表菲斯古老历史和文化的古迹,就深藏混迹于这些小街小巷之中。这里有比牛津大学还年长300年的卡鲁因大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当然它是一所教授和传播古兰经的学院,大学图书馆里藏有各类的伊斯兰图书几十万册,其中珍贵的手抄本就有8000多册。卡鲁因清真寺是北非最古老、最重要的清真寺,菲斯在伊斯兰世界的突出地位,实际上很大程度与这座清真寺有关。在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之前,它一直是摩洛哥最大的的清真寺,可容纳2万人同时做礼拜。清真寺的建筑装饰分三层,顶部是用珍贵的雪松木雕成的穹顶,墙身上半部分是花纹繁复的石膏花板,下半部则是以蓝色为主调的瓷砖,大门也是雪松木雕花厚木做成。离卡鲁因清真寺不远处,则是菲斯城的奠基人伊德利斯二世的陵墓,清真寺和陵墓不对非穆斯林开放,我们只能在门口拍几张照片而已。


P34.比牛津大学还年长300年的卡鲁因大学



P35.同时也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



P36.



P37.当地导游讲解有关情况



P38.



P39.菲斯城的奠基人伊德利斯二世的陵墓



P40.穆斯林在诵读古兰经



P41.


 

    皮革和铜器是菲斯的传统产品,尤其是纯手工制作的皮具和铜器,在摩洛哥甚至全世界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菲斯的手工制作皮具,据说已有千多年的历史,从熟皮脱脂到染色,都是用天然的材料和手工制作,这种人工制革的方法世代相传,全城共有150户家庭世代传承这种工艺。参观著名的皮革制造作坊是菲斯观光的主要内容之一,制皮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皮上的毛脱掉,然后用鸽子粪混入石灰水,再加上人的小便,倒入大缸浸泡毛皮三天,所以工场内奇臭无比,参观时每人用一块薄荷叶闻一闻,以减轻臭味。一个个大缸如蜂窝一样,脱脂后的皮子再放入滚筒内清洗揉搓,变软后的皮子再放入染缸浸泡几天,所有染料均为天然的矿石或植物作原料,期间还要不断翻转让染色均匀,最后晾晒干了,制好的皮革柔软而耐用,色泽鲜艳不易褪色,深受青睐,意大利的皮革很多就是从这里进口的,然后再加工成名牌畅销全球。


P42.传统手工制革的作坊



P43.



P44.马蜂窝般的染缸



P45.染色后的皮革晾干



P46.外国游客选购皮制品


    菲斯另一样著名手工艺就是手工制造铜具,现时菲斯的王宫大门,就是手工一锤一锤手工敲打制造的铜门,雕花精美金碧辉煌。这个老工匠的后人现在也开了一家手工作坊,依然靠着祖先传下的手艺谋生,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傍身,那才是用不完的财富,真正的金饭碗呢。许多游客都帮衬购买手工打造的铜盘,铜盘的后面还请那位传人师傅打上了摩洛哥菲斯和日期的字样留作永久的纪念。


P47.手工打造的皇宫大门



P48.纯手工打造的铜工艺品



P49.手工制铜的传人

   

    所谓菲斯蓝,主要是讲这里出品的马赛克的独特蓝色,在清真寺等许多建筑,随处可见这种菲斯蓝,而马塞克在菲斯也是用手工制造的,一小块一小块打造,镶嵌,拼花,比机械制造的费工多了,但也更显质朴。

  


P50.手工拉坯



P51.手工绘花



P52.手工制作马赛克



P54.典型的菲斯蓝色



P55.手工马赛克制品



P56.琳琅满目的菲斯蓝工艺品深受外国游客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摩洛哥】菲斯古城:2800年的古老皇城,运输工具是毛驴
多彩摩洛哥,感受这彩色的万花筒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摩洛哥篇
北非掠影〜摩洛哥游记
海坤定制 | 4月极致浪漫摩洛哥,让你一次爱个够!
摩洛哥之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