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海淀:秋日黄昏中金色的玲珑塔

周日难得的大晴天,不出去走走,实在辜负老天对北京城的眷顾。于是就近去了玲珑公园,现在天黑的早了,才四点多,太阳已经要落山了。赶快抓紧时间,捕捉最好的光线,夕阳把公园里中心湖区四周的树木都染上一层温暖的颜色,让我想起了再别康桥中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而湖南岸边的狼牙草已经是枯黄一片,但与红色的小木桥交相呼应,别有一番情趣。湖中的倒影组合起来就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层层叠叠,内容和色彩都尤其丰富,让人百看不厌。在浓密的柳帘下,可以遥望到玲珑塔,为了赶在夕阳落下去之前去拍塔影波光,我连忙加快了脚步,在林间小路上又发现一些美丽的叶子,正由绿向红色过渡,夕阳透过交错的枝叶透射下来,照在这几棵有着彩色的子的灌木上,显得特别迷人,赶快拍下来。玲珑塔西侧也被落日的光晕熏染成橘红色,显得格外生动。这座万历年间修建的塔原名叫永安万寿塔,因为建在在慈寿寺内,所以又叫慈寿寺塔,塔和慈寿寺是明朝皇帝的母亲--神宗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的,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传说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由于出身卑微,是个草根皇后,过去就是一个宫女,因为生了皇子才得以封为贵妃,但后宫何其凶险,她为求自保,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世,大兴土木建了慈寿寺和慈寿寺塔。后来慈寿寺被一场大火烧毁,就只剩下这座砖石结构的塔。现在人们也称这座塔叫玲珑塔。1990年海淀区政府把这里修建成一个街心公园,起名为玲珑公园。

在黄昏时分仰望玲珑塔,这还算是第一次呢。绕玲珑塔走了一圈,感觉西侧最美,塔周围植被丰富,春天有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秋天有红色、绿色、黄色叶子的映衬,再加上夕阳渲染,让古老、斑驳的玲珑塔显得更加恢弘生动了。

玲珑塔南侧广场上的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水池,名为鉴池,晴朗的日子里,池水也显得清亮澄净,水中倒映着蓝蓝的天空,金色的玲珑塔和塔两侧茂密的银杏树的影子,上下左右互相呼应,把如画的景色呈现在游人面前。鉴池边的空地上,小朋友们欢笑着追逐嬉闹,中年人兴高采烈地踢毽子锻炼,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悠闲的谈天。我看到有一对外国情侣支起三脚架,用单反来拍摄夕阳中玲珑塔影,他们一定也是摄影爱好者,他们似乎并不急于按下快门,而是在耐心等待夕阳变得更温存妩媚一些,他俩热络地聊着天,似乎在讨论如何拍的更漂亮,还拿出手机自摆着姿态拍合影,古老的玲珑塔让他们也为之着迷。

风吹走了雾霾,还北京以蓝天白云,走在玲珑公园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一边观景,一边感受生活的美好。

火车头广场上的火车头是利用1937产的日本蒸汽机车,在1956年中国对其进行了改造,机车全长22.634m,设计时速80km/h,于20世纪70年代退役,于1991年移至。

轨道上玩耍的孩子。


公园里休闲的人们

遥望中央广播电视塔

林荫间的玲珑塔





玲珑公园的中心湖区,湖四周都种着柳树,湖边还点缀叠石拙山,水生花卉,曲水流觞,秋意浓浓。湖东侧有往来亭,东西两面开门,门的立柱上,各镌刻了一幅楹联,东边的一幅是:寺废塔存遗古韵,水流鱼跃颂新风;西面一幅是:新亭夕照留伊倩影,古塔朝霞寄我诗情。

垂柳织帘,碧绿一片

银杏树叶子在秋天是最美丽的

游玩的人们

夕阳让湖边的柳树染上了一层金色,让我想起了再别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狼牙草变得枯黄了







玩耍的孩子

外国人也为玲珑塔着迷

如此美景不拍张合影可惜啦。

等待最美的黄昏


夕阳西下

彩色的叶子

绿向红的变幻

红叶

黄栌叶

落叶缤纷

斜阳晚照玲珑塔,我站在玲珑塔西侧拍摄的

银杏林

夕阳照射下的玲珑塔被染上了橘红色。

光景台

慈寿寺塔为密檐式八边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约50米。塔基为3层,上为双层须弥座,呈八角形,下面一层须弥座束腰,每面开壶门形龛6个,每龛中各雕狮首1尊,已无存。龛与龛之间雕有轮、螺、伞、盖、盘长、双鱼、瓶、花八件佛教吉祥宝物的浮雕。转角处雕瓶状角柱,上雕仰、俯莲花瓣图案。上面一层须弥座束腰上各面均开有7个长方形龛,龛中雕有佛教故事图案,描述善财童子拜师修身成佛的故事,53幅画面,刻有200多个人物像。各幅画面之间,各雕有立势金刚力士像1尊。在须弥座的转角处,雕有蟠龙角柱。塔基上面是3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为八角形,南向,东、西、北三面有砖雕拱券式假门,其余四面为券窗,门窗两侧原有木胎泥身金刚力士神像,已残破。南面券门额书“永安万寿塔”,西面券门额书“辉腾日月”,北面券门额书“真慈洪范”,东面券门额书“镇静皇图”。塔身八面转角处立浮雕盘龙圆柱,上为十三级塔檐,每层檐下以砖雕斗拱承托,拱眼壁上开有佛龛,每面3龛,每龛均供有佛像,佛像内藏佛经,共供奉佛像312尊。檐角悬铜铃,共3304枚。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鎏金宝瓶,下有覆莲承托,自刹顶垂铁链8条,与刹座下垂脊相连,用于加固。塔后东西两侧立有石碑,东侧为万历十五年立,正面刻紫竹观音和赞词,背面刻瑞莲赋;西侧为万历二十九年立,正面刻鱼篮观音和赞词,背面刻关圣像和赞词。密檐上每根檐椽都挂有铁制风铎,共3000多个;每层檐下均有24个佛龛,内供铜佛。塔刹为铜质鎏金宝瓶。为明代密檐塔的代表作。塔的两侧立有石碑,左刻紫竹观音像,右刻鱼篮观音像及关圣帝像并赞。

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隆庆皇帝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遂母以子贵,被加封为贵妃。隆庆皇帝在位6年后驾崩,死时只有36岁。李氏虽早年丧夫,但被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所以内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执掌,但因她出身微贱,表面上虽贵为太后,实际上却处处受制,甚至在用膳时也不能和万历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着。宫廷中的生活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于是她声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生,并在她主政其间在全国各地、京城内外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慈寿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间太监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多么的豪华富丽。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齐,规模宏大。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李太后手书,后殿内供奉九莲菩萨像。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现今的一座砖塔,这就是现在位于京西八里庄玲珑公园内的玲珑宝塔。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

秋色渐浓





通往玲珑公园东侧正门的台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重点文物
古塔今昔睹沧凉:北京海淀慈寿寺塔特写
离万寿寺7公里,这条路凭什么叫万寿路?︱万寿路这座塔竟然和《丁丁历险记》有关?!︱北京地名58
【跟我逛北京6】玲珑塔 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
五台山游记【4】显通寺
北京西八里庄玲珑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