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宣城】 广教寺双塔
2016-02-0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第三批)】

  进安徽,必到宣城。太白诗篇,千古绝唱。又有谁不知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有谁不知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朓楼?
  虽然现在宣城市区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太多重量级的古迹了,但光凭着敬亭山下的广教寺双塔,就足以让寻古者不虚此行。

  二月六日一早,先去看宣城市内开元小区里的景德寺塔。很遗憾,这座塔依然还是包裹地严严实实,大修仍在进行中。徒叹无益,抓紧时间去敬亭山。
  现在的敬亭山是个免费的健身公园,环境怡人。连日来烦人的雾霾也终于被风吹散,清晨和煦明媚的阳光带来了同样明媚的心情。无意流连于水光山色,直接打听广教寺双塔所在。广教寺双塔原来就在路边上,从敬亭广场停车处转过弯来一眼就能看到。等到了门口方知大事不好,门口告示上写的明白,要等到上午九点才能开门。看看时间,现在才刚刚七点啊!后面还有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众多行程在等着呢!试着敲开值班室,跟师傅好言相商。看门人念我远道而来,好心地提前开门放我进去。广教寺双塔,就这样华丽丽地出现在眼前。

  明嘉靖版《宁国府志》中记载:“广教寺,府北五里敬亭山之南。唐大中中建。何儒行诗:山中不雨花常润,林下无人兰自馨。”建于唐代的广教寺已经了无痕迹,现场所遗就只剩下双塔。

  现存古塔中号称双塔的也还不少,但其中很多并不是‘双’塔。或者长相迥异,或者不在同一年代段,或者压根就不属于同一寺院。而广教寺双塔则是一对标准的严格意义上的双塔。双塔的外观、大小十分接近,分东、西排列。清晨的阳光被林木遮挡着,使得双塔在颜色上呈现出一明一暗的鲜明对比。

  两座塔为方形,现残存七层。各层四面辟拱券门,只有底层是三面辟门。塔门现在封闭,不让登塔,从远处看到的对开门洞中可以推测塔内中空。

  塔身上的各层面为三开间,明间辟拱券门,两次间砌出破子直棂假窗。二层以上各层檐口均为重檐,叠涩砖出檐,出檐深远。檐上初看上去似为仿木的飞椽瓦垄,其实是平砖层和菱角牙子层夹杂而成。

  转角处有凸出墙体的倚柱,柱头上的栌斗是圆盘状。

  各个层面上,柱头上砌出阑额,不施普拍枋。除了转角铺作外,只在中间有一朵补间铺作,绞头把项作。但从仿木结构的角度上来看,明显比例失当。其跨度已经超出了当心间,略显诡异。





  各层在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间嵌有佛像砖,上面几层上基本上都已缺失,下面还有若干完好。


  两座塔除了在体量上的细小差别外(陈从周教授《宣城广教寺双塔勘察》中的数据:“东塔比西塔略大一些,东塔每边2.65米,西塔每边2.35米“),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东塔的各层重檐都有非常大的升起,曲线十分明显。而西塔则是下檐呈曲线,上檐十分平直。



  关于这两座塔的建造年代,现在各种资料基本都认定为北宋绍圣三年。这种说法可能就是源于陈从周教授的那篇《宣城广教寺双塔勘查》:
  从二塔的平面、外观、结构和建筑细部手法来看,应该是宋代建筑。现在从东西两塔所嵌的苏轼的手书刻石上面的署款均为“元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眉阳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院模上人。”......再根据二刻石的后跋上所说:“绍圣三年元月旦日宛陵乾明寺楞严讲院童行徐怀义摹刊普劝众生同赠善果”......这件事是与双塔建造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塔内壁粉刷部分也已脱落。外壁剥蚀得更甚,从已呈露的地方来看,砖的尺寸并非一致,但是都是属于建造时的原物。因此,从塔的形制、结构和细部手法,再和这二刻石来相证明,在没有发现其他记载之前,我们初步鉴定它是北宋绍圣三年所建。

  刻石上的年代算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但塔身上的仿木结构和我以前看过的宋塔不尽相同。当然,我看过的塔基本上都集中在北方,而一个地方又有一个地方独特的地域风格。所以,还是得听专家的。

http://blog.sina.com.cn/songwany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宣城---广教寺双塔
PF110 宣城广教寺双塔
宣城市宣州区广教寺双塔
PF110.宣城广教寺双塔
宣城敬亭山南麓广教寺双塔,北宋至今!
半日宣城〖安徽宣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