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鸢尾科:家庭种养唐菖蒲

家庭种养唐菖蒲

唐菖蒲(Gladiolushybridus)又名菖兰、剑兰、扁竹莲。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花卉。主要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及非洲中南部,约有300多个野生原种。在二千年前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人已应用野生唐菖蒲作为庆典装饰,以后在16世纪传入欧洲,19世纪英国与法国园艺学家开始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现在栽培的品种都是园艺杂种,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引进,在上海等大城市已有种植。

唐菖蒲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切花之一,享有“切花之王”的美誉。家庭种养常会遇到不易留种及病毒感染造成植株退化丧失观赏价值等问题。现向大家介绍唐菖蒲的生育规律、家庭种养技术要点、防止退化等三个问题,供花友们参考。

 

一、认识唐菖蒲的生育规律

1、唐菖蒲是怎样生长的?

唐菖蒲在一年的生长过程中,具有二种叶的形态,二种根的形态,和三种球茎形态(图-1)。

当唐菖蒲顶芽开始萌发后,先长出的叶称“鞘叶”,这是一种只有叶鞘没有叶片部分的不完全态叶。鞘叶共有5-6枚,前1-4枚不出土,后长的第五、第六叶出土。当第六片鞘叶出土后,再长出的叶有叶鞘也有叶片,称为“完全叶”。一般植株,在长有6-7片完全叶后,即抽出花序(图-2)。

唐菖蒲播种的球茎称为“种球”,种球在播种当年随植株枯萎而消亡;种球顶芽萌发后,长成新株,新植株基部的短缩茎肥大,发育成“新球”(图-3)。通常开花以后,新球迅速膨大。新球收获时外围有干鳞片包裹,这些干鳞片是鞘叶失水后的部分残留物。在新球的球体上有明显6-7个节,这是完全叶的叶痕。 新球的顶部,开花的植株可以看到花茎的残痕,在花茎旁,一般能见1-3个健壮的侧芽; 在新球基部有5-6个密集的节位,这是鞘叶的叶痕。在这些节位上的隐芽萌发,能长成匍匐枝。匍匐枝能分枝,各分枝顶端肥大形成直径0.4-1.0cm左右的小球茎,这些小球茎称为“子球”(图-4),是唐菖蒲扩繁与复壮的重要材料。新球与子球可以在霜前叶片转黄时采收。

唐菖蒲种球播种后,在种球底部会长出弦线状新根,称为“初生根”是植株生长前期吸收营养与水分的根系,开花后随着种球的逐步衰亡而枯萎;在唐菖蒲长有3-4枚完全叶之后,会在新植株基部长出粗壮的新根,称为“支撑根”(图-5),支撑根有将植株牵引固定的作用,并且是新球成长期的主要吸收根系。

2、唐菖蒲是怎样开花的?

唐菖蒲开花需要球体达到一定的营养条件与生长环境的一定温度与日照条件。

球体营养条件 唐菖蒲新球与子球,球体直茎在1cm以上都会开花。在当种球萌芽后,长出2片完全叶时,顶芽已开始花芽分化,当第二片完全叶长到与第一片完全叶的体形相似,植株呈燕尾状时我们可称为“燕尾期”(图-6),这是唐菖蒲花芽分化的重要临界特征。根据唐菖蒲早晚花品种的不同特性,这一时期会略有先后。在第三片叶长成后,顶芽部位用肉眼已能看到花芽(图-7)。当完全叶长有6-7片之后,花芽分化才逐渐完成,开始抽出花穗。营养叶生长量的不足会影响开花。

温度条件   唐菖蒲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是昼温20-25℃,夜温10-15℃。最低生育温度为5℃,3℃以下停止生长。生长期的气候变化会影响展叶的速度,同时也影响了花芽的发育速度。在春夏之际气温升高时,约7天展开1枚叶片,此前3-4月温度较低时约14天长一叶。因此唐菖蒲露地栽培,种球在3月初播种,需经100天左右开花,而在4月初播种经60-70天就会开花。 春播种球在2叶期(燕尾期)遇到过低的温度,或在5-6叶期遇到异常高温,以及生长期出现持续干燥等不利环境状况时,都会阻止花芽分化,发生盲花与花蕾枯死现象。

光照条件   唐菖蒲是喜光的长日照植物,在生长期不仅需要充足的光照,而且在出现3-4叶以后,每天的日照时间需要在14小时以上,才能正常开花。

 

二、家庭种养唐菖蒲的技术要点

唐菖蒲的商品栽培主要是以生产切花为主。在生产流程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土地流转与防止种球退化,常将切花生产与种球生产分为两个不同的栽培管理体系。一般切花栽培在切花采收后,不再留种,而再生产用的种球,另行组织生产或向种球专业生产公司购买。国内花农为节约购种成本,将采收切花后的植株,继续管理养球,以作第二年种用,但也只能再利用1-2年。以后就会出现严重的病毒病,丧失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

唐菖蒲家庭栽培除了对花的观赏要求外,常常喜欢自留种,自扩繁,以增加种花养花的乐趣,因而家庭种养需要重点防范唐菖蒲的退化。现根据家庭栽培的特点,先对种养技术提出几点建议。

1、种球的选择 购进的种球最好是由子球繁殖的复壮球,这种球病毒感染轻。复壮球的特征是:

球体的纵横比大体在0.7-1:1左右。直径在3-3.5cm左右(图-8)。球体过大或过扁,大多是开过花的留种球,球体病毒的含量较高。

检查种球顶部有无花茎残痕。 球茎顶芽饱满未见花茎残痕是子球繁殖的种球,顶端具明显花茎残痕的是开花后留种球(图-9)。 有时利用较大子球生产的种球亦能开花,但其花茎的残痕较小。

检查种球底部脐的大小。 一般脐部小是子球繁殖的种球,脐大是开花后的留种球(图-10)。

种球的顔色大体可判断花色,浅色球一般为白色或黄色花,深色球常为红色花(图-11)。

2、播种期的选定   唐菖蒲栽培温度适宜,可周年播种,周年有花。一般播后具有6-7片叶后,就会开花。露地种植通常气温在5℃以上就可播种,长江流域自3月初开始,即可分期播种,直至8月。8月后种植的植株,因生长后期气温下降,不仅需要加温,而且需要补光,要求栽培温度达到20℃左右,每天光照时数延长到14-16小时。

3、种植方法   唐菖蒲可以地栽或盆栽。地栽宜选光照充足之处,连年种植要更换地方,栽植密度株行距约20cm 盆栽时一个口径18-20cm的容器可种植3个球。种球种植深度应达到5cm以上,以保证种球上部支撑根的生长,与新球发育期的营养吸收。

4、管理要点   唐菖蒲生长期的肥水管理,要求土壤适度湿润,不能干旱失水,也不能积水。特别在燕尾期土壤水分过于干燥,会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此时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磷钾肥。花后,一般营养叶不再增加,新球迅速膨大,需要加重一次追肥。钾肥对球茎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叶片光合作用产物向球茎转移。开花时如需要剪切花葶用于插花,则剪切部位至少要保留4-5片叶,以保证球茎发育的营养。

5、自留种球   唐菖蒲家庭栽培留种,有留开花球与子球两种情况。

开花球的留种   唐菖蒲开花后管理良好,植株基部形成的新球,直径可以长到4-5cm。球茎顶部除留有花茎残痕外,可以看到有2-3个明显的壮芽,第二年播种后会分别开出2-3葶花。 新球根据播种时期的不同,一般在花后2-4个月,叶片转黄时采收。 采收时先剪除球茎顶端茎叶,起挖后掰除残存种球,剪除须根,保留新球外层干鳞片,待外层鳞片凉干后,在通风干燥条件下贮存。利用这种方法留种,只能用1-3年,以后种球会严重退化(图-12)。唐菖蒲新球采收后,有2-3个月的自然休眠期,不能立即播种。

子球留种   唐菖蒲的子球发生在新球基部,开花前后随地下匍匐茎的生长,陆续形成,生长期可以一直延续到新球采收(图-13)。唐菖蒲子球的多少,与品种性状相关;与播种期相关;与播种深度相关。子球春播比秋播多,浅播比深播多。子球与新球同时采收,分别贮存。 子球的大小直径约有0.4-1.0mm,大概由绿豆大到花生大。第二年春播后,除有花生大的子球可以开花外,大部分不开花,当年可以形成直径3cm左右的新球。这种球感病毒少,可用于唐菖蒲复壮。所以唐菖蒲家庭栽培,可用两种方法同时留种,用子球繁殖复壮球逐年替换开花的留种球,保持种源不断,种球健壮不退化。

 

三、防止唐菖蒲退化技术要点

唐菖蒲退化是指连年使用开花球留种后,出现植株矮化,严重感染病害,花的品质下降,种球繁殖能力降低,丧失栽培价值的生理现象(图-1415)。

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的感染,侵染唐菖蒲的病毒,现在知道约有8-10种。由于唐菖蒲种球是用无性繁殖取得的,因而感染病毒的植株就很容易传递给后代,使其种球成为永久性寄主,代代相传,并不断累积,形成严重退化。

植物体内各部位病毒感染程度是不一致的,一般在细胞分裂的生长点是无毒的,而随着组织细胞的成熟,病毒亦逐渐侵染,新组织感毒比老组织轻。所以通过切取唐菖蒲茎尖1-2mm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取得无毒种球。但这种方法经济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一般生产难以实现。实际在生产上就是利用子球感毒轻的原理,进行唐菖蒲种球生产。

植物体感染病毒后,是否发病?常常又与植物种与品种的抗性有关;与栽培环境管理条件有关,特别是夏季高温对唐菖蒲种球感病与发病影响较大。一般在夏季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生产唐菖蒲种球,退化程度较低。唐菖蒲家庭留种可以通过不同播种期,错开种球形成的高温时期,获得健壮种球。

     唐菖蒲家庭种养为处理好种球退化问题,需要认真重视下列几点。

1、轮作与换土  庭园种植唐菖蒲必须更换栽植点,实现3年以上轮作。盆栽必须换土。

2、坚持子球繁殖  开花球留种,可以再应用1-2年,必须坚持用子球繁殖复壮。子球宜选立秋后形成的小球,一般单球重0.3g,直径0.6cm左右的小球种植后生成的种球较好。

3、             加强营养管理  植株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利提高对病毒病的抗性。留球植株花后要加强管理,增加施用磷钾肥有利球茎的发育。

4、秋播复壮  为避开球茎形成的高温期,可以采取秋播方式复壮。长江流域球茎的定植期可按排在7月中下旬,大约在10月上旬开花。花后,新球的发育期已进入秋凉,在霜前球茎有2-3个月的生长期,可以收获到复壮的种球(图-1617)。

秋播的问题是种球贮藏。春季随气温上升,种球在4月后会发芽。家庭贮藏一定要注意干燥通风,一般种球在7月前会发出2-3片鞘叶,紧裹顶芽,芽长1-3cm左右,这不影响秋播后的生长发育。关键是不能让其发根,种球的初生根萌发后,受到损伤,就不会有再生能力。因而春后种球贮存,不能堆积,不能用塑料袋或厚纸袋装,可以用网袋存放后挂在通风处。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蔡曾煜

                                        20157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菖蒲(剑兰)的栽培方法
剑兰的播种方法明细?
球根花卉的栽培特点与应用
每日一花:花语富贵、长寿之剑兰,一年更比一年节节高升
「植培施」?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球根、宿根花卉栽培手册
唐菖蒲 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