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汾阳:“醉美古中国”之太符观
01.汾阳太符观。横片均可点击看大图




  太符观位于汾阳市东北13公里上庙村,始建年代不详,金代承安五年(1196)在此创建醮坛,刻立碑记,后经明、清修葺,始成现状。

  正殿立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躯体高大,形象逼真,从其塑造风格看可能是明代作品。左右配殿内悬塑满壁,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其配殿大于正殿的设计,打破了庙宇建筑的惯例,实为罕见。殿内有来狄青墓碑一座,保存完好。太符观先后在1965年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是比较少见的牌坊式,十分奇特----由并列的一大两小三组牌坊组成,两侧附八字墙。外墙嵌琉璃“二龙戏珠”图案,一条升龙和一条降龙盘绕嬉戏,追逐一宝珠,龙体健劲有力,造型生动,琉璃色泽鲜亮,从造型和风格看,应为明代作品。门前一对石狮为它处移来,雌狮左爪下抚弄两只幼狮,为它处少见,同观内一对铁狮风格类似,约为明中晚期遗物。






02.中间斗拱七踩,两侧五踩。屋面饰漂亮的琉璃脊饰和瓦件


03观前唐代经幢,可惜字迹漫漶





04.琉璃“二龙戏珠”图案,一条升龙和一条降龙追逐宝珠盘绕嬉戏,龙体健劲造型生动,琉璃色泽至今鲜亮





05.观内还保存有外地迁来的隋代造像碑3块、唐碑一通





06.片5左像的背面




07.优美秀丽的太符观,你可以看到它的窗棂,高跷的檐角




  正殿为昊天玉皇上帝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屋面各脊用琉璃檐,檐口呈曲线,出檐深远。此殿外观雄浑、飘逸,极富美感,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殿内筑神台,塑玉皇大帝坐像及待臣、侍女立像,共7尊。塑像神态各异,特别是侍女像神态非常生动,似依真人所塑。殿内三壁满布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元图”壁画。






08.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檐角优美地向上翘起





09.这可能是此观最早的题壁



10.昊天玉皇大帝之殿,漂亮的中花




  殿内神台上设竹木神龛,檐部小木作遍施彩绘,殿内神龛正中供奉昊天玉皇大帝,高2.45米。左右塑侍臣四,侍女二,高约1.85米。这两尊仕女雕像体态均匀丰满,眉目较好、端庄,华贵雍容,栩栩如生,堪称古代艺术的珍品。
  整个雕塑的艺术价值可以同晋祠一绝宋代仕女相媲美(以后会写到晋祠),两侧分别塑有四尊天官,是玉帝的得力干将。柱梁上盘着四条龙是道教的护卫四神的化身,同时也是玉帝的护卫神。






11.龛内正中奉昊天玉皇大帝,左右侍女、天官等像共7尊,接片。点击看大图




  山墙及后壁清代绘道教壁画共93平方米,为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元图”壁画,每组画旁列有榜题。壁画中的人物均为道教诸神,执掌天上人间之事,一年365天,每天一组下界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百姓疾苦,回来向玉帝禀报,轮流循环值日。玉帝身后绘有神农氏,传说中为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12.北右后壁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图”壁画





13.东西侧壁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图”壁画





14.东西侧壁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图”壁画





15.东西侧壁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图”壁画





16.东西侧壁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图”壁画






17.东西侧壁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图”壁画





18.眼角的接引仙人





19.





20.




  五岳殿为西配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
  殿内神坛之上塑五岳四渎神像,两侧山墙上方塑“五岳巡幸”和“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出行”悬塑。






21.西配殿五岳殿





22.就拍了这一张




  东配殿与西配殿结构相同,为后土圣母殿。殿内神坛及两山墙下供奉彩塑35尊。塑各种圣母及圣母侍臣、侍女像,后壁及两山面墙上绘有“燕乐图”壁画,描绘圣母宫中燕乐场景;两山挂圣母去游天界,众神俯瞰人间悬塑。两山墙壁满布悬塑,为圣母“启跸(出行)”与“扶鸾(回宫)”场景。五岳殿与后土圣母殿内壁画、彩塑均为明清两代作品。





23.东配殿,后土圣母殿





24.后天圣母像




  古代,人们生活非常不容易,从能不能怀胎、怀胎生产哺乳、婴幼儿出疹子水痘,处处充满险情;长大以后能不能成为可以安身立命的好人,得以高寿善终,都是令人焦心的事儿。以下都是老百姓自己封的能保佑人生各个阶段诸事顺遂,逢凶化吉分工精细的“圣母。这些“娘娘”都和老百姓十分贴心,并不像高高在上令人仰视的神。





25.引蒙通颖导幼圣母





26.子孙圣母,不但保今生还要保子子孙孙





27.催生顺庆保幼圣母





28.育德广胤圣母




  北山墙下为怀中婴儿喂奶的“圣母”为“乳饮哺侍养幼圣母(娘娘)”,当地民间称之为“奶母娘娘”。圣母怀抱婴儿面带微笑,双目直视前方;婴儿嘴衔圣母右乳,一只小手抚着左乳,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圣母的内衣上下分开,则应是哺乳装。雕像的双腿也极具特色,一脚轻点地面,一腿微抬,撑住怀里婴儿。可以清晰地看出,雕像的脚为典型的三寸金莲。娘娘塑像都塑成小脚,可见当时妇女缠足已经非常盛行(据史家考证,中国缠足之俗,约始于五代末年‘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李后主时代。但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战国时期,缠小脚就已出现了,或许更早还可追溯到商代。)。





29.乳饮哺侍养幼圣母(娘娘),当地民间称之为“奶母娘娘”,把神像雕成小脚还没见过





30.初始立毓稳形圣母和癍疹葆和慈幼圣母





31.催生顺庆保幼圣母和育德广胤圣母





32.圣母旁的侍女和北壁壁画





33.圣母旁的侍女侍官





34.




  神龛后壁绘“宴乐图”描绘圣母宫中生活的场面。画面共四幅,其中两幅,画面上伎乐五人分别执琵琶、笙、笛(打板)、云锣和三弦,作演奏状。另两幅画面上侍女分别捧宝盒、典籍、食盒等,作侍奉状。壁画为当地画匠所作,每一幅均留有匠人姓名题榜。





35.





36.




  后土圣母殿南北两山墙壁上满布彩色悬塑,内容为“启跸圣母出巡”和“扶鸾圣母游归”。悬塑是一种结合雕塑和绘画的艺术形式,整个画面十分立体。画面正中圣母或乘辇或坐轿,前后侍从手执各种仪仗相随,沿途众神仙和官吏正恭敬相迎,仰观整个画面,红色的云海翻滚,云海间掩映着绿树山石,起伏的山峦、升腾的云气与行进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有强烈的时空感。圣母巡游天界,众神俯瞰人间。。。





37.





38.看到圣母身后的“替身”了吗,一会就知道有什么用了





39.圣母乘坐在彩云之间的轿子里





4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41.





42.





43.





44.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45.




  圣母殿内,还保存着几个奇高约两米特的轿子,又叫肩舆。当地人称为神轿,是供“圣母”乘坐的。这种轿子有像庙宇一样的顶部----双檐十字歇山顶式。你会发现圣母殿九个圣母雕像的后面,都有一个一尺多高的小圣母像。小圣母泥头木身像木偶,这是圣母的替身。
  当地的风俗,家里生小孩、老人过寿这样的大日子,就要到这里来迎请相应的圣母,给圣母替身穿衣打扮后,安放在轿子里,由四个轿夫抬着,焚香奏乐,吹吹打打把圣母请回家。






46.请圣母的肩舆




47.回看太符观




  这三座殿宇大量的壁画、泥塑、悬塑,包含了丰富的道教内容,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美术作品。太符观作为道教做法祀神的场所,虽经沧桑,仍保存这么多的文物,实为珍贵。是山西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众多的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汾阳杏花村汾酒无人不晓,但在近旁的太符观却少有人知。
  本次参加“醉美古中国”山西东南部古建、壁画、彩塑5天游学考察活动,由李旭东老师讲解。对我来说,实在是个启蒙,很感兴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旅之声】乐此一游 || 太符观(一)
山西古代壁画细节(明清.130图)
寻古迹的莲莲:摄人心魄的静谧之美——山西太符观彩塑
摄人心魄的静谧之美——山西太符观彩塑
水陆法会与水陆画研究——水陆壁画艺术价值的论述
上线2小时破5万,众筹热度榜第一名!山西壁画,终于等来了它的“拯救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